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20)
2023(20562)
2022(17350)
2021(16203)
2020(13760)
2019(32051)
2018(31951)
2017(60952)
2016(33041)
2015(37283)
2014(37341)
2013(36936)
2012(33829)
2011(30343)
2010(30433)
2009(28457)
2008(28380)
2007(25314)
2006(22019)
2005(19598)
作者
(95519)
(79821)
(79348)
(75637)
(50720)
(38343)
(36153)
(31230)
(30000)
(28528)
(27037)
(26813)
(25318)
(25217)
(24610)
(24559)
(24092)
(23805)
(22947)
(22905)
(19704)
(19543)
(19447)
(18247)
(17851)
(17824)
(17700)
(17700)
(15987)
(15877)
学科
(136298)
经济(136146)
(112731)
管理(106633)
(98629)
企业(98629)
方法(63729)
数学(52762)
数学方法(52073)
(40532)
(39805)
业经(37129)
中国(34963)
农业(27862)
(27477)
(27407)
财务(27389)
财务管理(27337)
(26796)
贸易(26783)
(26053)
(25995)
地方(25986)
企业财务(25877)
理论(25638)
技术(25633)
(23258)
(20842)
(20067)
银行(20011)
机构
学院(475119)
大学(473199)
管理(190409)
(189654)
经济(185539)
理学(164077)
理学院(162356)
管理学(159504)
管理学院(158649)
研究(151697)
中国(116186)
(100478)
科学(94667)
(87780)
(78913)
(75991)
(71253)
业大(71156)
中心(70549)
财经(70180)
研究所(69000)
(63723)
北京(63112)
农业(62050)
(60921)
师范(60323)
(57457)
经济学(56662)
(55088)
财经大学(51922)
基金
项目(318312)
科学(250411)
研究(233053)
基金(229860)
(199687)
国家(197958)
科学基金(170989)
社会(145802)
社会科(138147)
社会科学(138110)
(125731)
基金项目(121729)
自然(111717)
自然科(109162)
自然科学(109133)
教育(108050)
自然科学基金(107199)
(104932)
编号(96052)
资助(94934)
成果(77309)
重点(70812)
(69806)
(68296)
(67702)
课题(65667)
创新(63298)
科研(60887)
教育部(59902)
大学(59557)
期刊
(208019)
经济(208019)
研究(134934)
中国(90332)
学报(73180)
管理(73027)
(72028)
(71124)
科学(67485)
大学(55852)
教育(53447)
学学(52386)
农业(49611)
技术(45311)
(39664)
金融(39664)
业经(36232)
财经(34408)
经济研究(32366)
(29534)
(28624)
问题(27382)
技术经济(25349)
图书(24829)
科技(22742)
(22484)
商业(22067)
现代(21944)
理论(21887)
统计(21756)
共检索到696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反向知识溢出是创新生态系统内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反向知识溢出的引导机制、传导路径以及影响尚未明晰。文章基于核心、非核心企业的性质阐述了反向知识溢出机理,构建了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企业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多种情景拓展。借助Vensim PLE展开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竞争型核心企业与寻求庇佑型非核心企业"搭档"最有利于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但非核心企业容易被核心企业拉开知识差距从而陷入"知识能力陷阱";防守型核心企业与主动进攻型非核心企业"搭档"容易遏制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但存在非核心企业赶超核心企业的阈值点。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政府、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三个视角的发展建议,为企业层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系统惯例通过二元学习机制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然而,系统惯例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机理、模式以及效应尚未明晰。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划分"核心-非核心"企业后,根据知识转移及组织惯例等理论阐述系统惯例对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过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系统惯例对反向知识溢出呈倒"U"型影响;适度的系统惯例有利于保持企业间技术临近性。因此,为促进反向知识溢出,需强化"核心—非核心"共生的协同创新网络,并将系统惯例调整在适中水平。研究结论及建议为企业发展和政府政策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奕莹  戚桂杰  
在互联网思维、企业转型、平台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企业将开放式创新社区作为其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通过开放式创新社区从外部用户寻找、识别、获取和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内部创新绩效的提升。文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管理过程分为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扩散三个重要环节,以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为理论基础,构建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发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奖励水平、用户生成内容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是开放式创新社区成功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旨在为企业能够对开放式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奕莹  戚桂杰  
在互联网思维、企业转型、平台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企业将开放式创新社区作为其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通过开放式创新社区从外部用户寻找、识别、获取和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内部创新绩效的提升。文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管理过程分为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扩散三个重要环节,以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为理论基础,构建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发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奖励水平、用户生成内容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是开放式创新社区成功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旨在为企业能够对开放式创新社区实施有效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奕莹  戚桂杰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用户生成内容(UGC)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作为新兴的用户创新平台,开放式创新社区(OIC)能为企业提供大量低成本、高质量的UGC。如何有效管理OIC中UGC以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实施,成为OIC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结合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的理论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OIC中UGC管理的开放式创新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与建模。[结果/结论]发现企业OIC中UGC的管理过程可分为创意的产生、转化和扩散三个阶段,具体包括创意的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在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研究了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对核心企业知识转移以及知识获取的影响,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市场结构对知识流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知识整合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边际递增的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网络关系能力参数的提高不断递增,但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性;平衡型的创新市场结构(知识源方和知识接收方创新率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利于企业隐性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韧  陈福集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成长过程的发展,企业常常面临着转型问题。企业转型意味着战略的变化,制度的变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实现成功的转型,离不开企业知识的承接和吸收。文章针对企业转型中知识转移的特点,分析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和知识源,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企业转型中知识转移吸收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给出企业转型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的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力  胡振华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吸收能力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对集群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的量化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揭示了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提出了三个仿真模型:一是渐近增长模型,较小的吸收能力制约了初创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二是指数增长模型,适当提高吸收能力可以突破知识存量增长的瓶颈,激进式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三是S型增长模型,动态的吸收能力与研发投入产出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成熟企业的表现,拐点的出现标志着企业自主创新进入巩固阶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晓兰  汪贤裕  
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是知识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以组织的视角为出发点,首先根据组织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将组织的隐性知识管理任务划分为三部分,然后根据影响组织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若干因素设计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明确在组织实施隐性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及反馈关系,最后提出提高组织隐性知识管理效率的若干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郑飞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推动了创新生态系统演进,但影响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的机制尚未清晰。针对该研究缺口,应用295家高技术企业调查问卷数据,构建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反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的三个特征维度可通过知识集成能力影响反向知识溢出,且外部竞争程度在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多个路径中发挥调节作用。基于此,政府应扩大创新开放程度,促使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分别向行业探路者和技术试验场进行转型;根据本地创新生态系统现状,设定合理的系统惯例程度,协调系统内二元学习行为;打造“外紧—内松”的系统竞争环境,构建“核心—非核心”共生型集群网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创新驱动"①阶段,自主创新已经连续被载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看,应该侧重政策、创新环境的提高和完善。而从微观角度看,则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式创新概念的产生,对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参考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选取新的视角,以知识的流动为研究单元,对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知识特性所引起的基础性创新风险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风险的治理,运用典型性案例的研究方法,拟建一个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机制的理论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前期准备,同时也希望为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提供参考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春发  赵乐生  
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主导作用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将激励机制划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工作价值、心理契约两种内在激励机制以及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就两类激励机制及二者互动对转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能有效促进新创企业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耦合效应,据此可为提高新创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钟元  李腾  
将创新价值链(IVC)结构与非核心企业创新组织(IONE)结构组成企业创新双元结构,分析在两种不同结构组合下非核心企业的知识增长效应。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利用式学习中的9种模式均具有极值点,但并不支撑长期发展,其中,IVC结构越短则创新曲线梯度越大、IONE稳定性越高则曲线周期越短,5年以上并列式IONE结构的知识存量更多;探索式学习具有延时性,IVC结构对其影响较小,而IONE结构是影响知识增长的主要因素;长期来看,科学组合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关系,可实现非核心企业在知识存量上对核心企业的赶超。最后,基于结论,提出非核心企业创新发展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欢   高华  
本文依据资源基础观和商业模式理论,构建了大数据能力、商业模式与物流企业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模拟和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大数据能力对物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能力可以直接正向作用于物流企业创新绩效,且大数据基础设施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大数据能力也可以通过商业模式间接影响物流企业创新绩效,其中构成商业模式的市场定位、经营过程和利润模式三个要素分别对市场增长率、企业留存收益和客户数量的变化最敏感。另外,大数据能力通过商业模式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效果相较于其直接作用于创新绩效的效果更明显。本研究从动态角度明晰了大数据能力、商业模式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多重反馈关系,揭示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为物流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泽明  杨敏  何山  
基于空间经济学与开放创新视角,对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和空间结构进行系统性梳理,厘定企业创新三维空间的概念;将"知识流"作为重要维度纳入企业创新与三维空间之间动态反馈机制的研究,形成对三维空间、知识流、企业内生创新互动机理的系统性认识,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经济空间、地理空间、人文空间共同构成了企业外部知识流动的三维空间;开放式创新系统中,企业的边界是非严格的,为外部性知识的溢出、扩散、渗透提供了可能;三维空间与企业内生创新之间通过知识流中介实现系统动力学动态交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