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7)
2023(10798)
2022(9014)
2021(8523)
2020(7077)
2019(16277)
2018(15614)
2017(31933)
2016(16983)
2015(19359)
2014(19132)
2013(19000)
2012(17991)
2011(16138)
2010(16816)
2009(16304)
2008(16056)
2007(14981)
2006(13445)
2005(12480)
作者
(46798)
(38817)
(38550)
(36822)
(25454)
(18764)
(17804)
(14912)
(14726)
(14481)
(13209)
(13165)
(12520)
(12432)
(12315)
(12065)
(11504)
(11493)
(11422)
(11121)
(9753)
(9586)
(9175)
(8908)
(8892)
(8866)
(8577)
(8529)
(7868)
(7556)
学科
(76171)
经济(76087)
(62778)
管理(58909)
(55133)
企业(55133)
方法(36906)
数学(33079)
数学方法(32753)
(29191)
金融(29191)
(28281)
(27006)
银行(26999)
(26070)
中国(25314)
(21208)
(20718)
财务(20684)
财务管理(20648)
企业财务(19952)
(19537)
业经(16504)
地方(15208)
(15166)
贸易(15149)
(14754)
(14150)
(13804)
农业(12837)
机构
学院(247509)
大学(246989)
(112405)
经济(110145)
管理(99476)
理学(84397)
理学院(83690)
管理学(82637)
管理学院(82155)
研究(77823)
中国(71365)
(59297)
(50190)
财经(46272)
(41982)
科学(39032)
中心(39003)
(37912)
(37364)
经济学(35608)
财经大学(34537)
研究所(32401)
(32292)
经济学院(32212)
北京(32206)
(31351)
(30853)
金融(30786)
商学(29169)
(29147)
基金
项目(147830)
科学(118567)
研究(112607)
基金(110764)
(92448)
国家(91633)
科学基金(81176)
社会(74406)
社会科(70931)
社会科学(70914)
基金项目(56859)
(55312)
教育(52363)
自然(50373)
自然科(49309)
自然科学(49303)
自然科学基金(48511)
资助(48128)
(46025)
编号(45696)
成果(38983)
(34994)
重点(32292)
教育部(31602)
(30984)
(30942)
人文(30898)
课题(30862)
(30830)
国家社会(30624)
期刊
(126216)
经济(126216)
研究(79879)
(49583)
中国(48936)
(48435)
金融(48435)
管理(40040)
(29376)
学报(29031)
科学(28942)
财经(25239)
大学(24051)
学学(22763)
教育(22055)
(21405)
经济研究(20286)
技术(19998)
业经(19265)
农业(18283)
问题(16172)
(15784)
国际(14643)
理论(14016)
技术经济(12863)
财会(12508)
实践(12349)
(12349)
统计(12102)
世界(11787)
共检索到394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云红  周春生  
本文讨论非有效证券市场中最优股权再融资策略。我们构造了一个公司管理者利用窗口机会优势,通过选择最优股权再融资策略来最大化现有股东收益的模型。我们首先得到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优执行策略——股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之比的对数的临界值,当股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之比的对数值达到(超过)此临界值时,公司就实施股权再融资。其次,通过数值计算,我们得到了最优执行策略的重要性质:(1)市场的有效程度越高,最优执行策略越小,通过股权再融资所得的收益也越低;(2)股票价格回归其内在价值过程的波动越大,最优执行策略越大,通过股权再融资所得的收益越高;(3)管理者使用的主观折现率越大,或者股票内在价值期望回报率越低,最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云红  王亚平  周春生  
本文构造了一个公司管理者利用信息优势,通过选择最优股票增发策略来最大化现有股东发行收益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公司管理者拥有的信息优势导致了逆向选择———股票增发公告不仅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回归其基本面,而且回归速度是公告的股票增发量的增函数,本文得到了公司管理者在这种逆向选择条件下的最优股票增发策略,公司管理者不仅需要挑选公告的发行量,还需要挑选公告的时间来最大化股票增发所得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非对称信息的市场中,上市公司不仅存在着高价增发股票的动机,而且确实可以通过选择较好的发行策略获取超额发行收益。这些结果可较好地解释股票增发中的热发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晓聪  王慧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发行股权类证券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行为,不仅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非对称、我国金融领域法律的不完善等问题,倒逼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对2000~2017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监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通股比率越高,投资人收益越低,即当前我国股权再融资手段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因此,需拓展监管主体,提升监管效率,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尹林辉  
依据公司终极控制人的差异将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进一步划分为中央企业、地方企业、事业单位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采用2004~2013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民营企业作为参照基准,实证检验终极所有权性质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民营企业和地方企业,中央企业具有显著更低的股权融资成本;(2)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股权融资成本没有系统性差异;(3)事业单位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没有系统性差异;(4)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具有显著更低的股权融资成本;(5)在五类企业中,中央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更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更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莫春兰  
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和再融资,是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公司特有的筹资优势。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能力受到各种宏观、微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发掘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能力,文章以我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条件的规定为依据,从股权融资准入资格、股权融资规模、股权融资结果三个层面对评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能力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并以财务比率的分解和分析为基础,提出培植上市公司长足、稳健、可持续的股权融资能力的若干策略和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万军  任昀月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了国内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敏感度的治理作用,并且将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其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深入研究制度出台时间段不同导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多时,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机率越大。由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存在,使得企业权益筹资的股利要远远高于债务筹资,后者的股利会被债务公司承担一部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董珊珊  杜威  张天西  
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考虑到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性,有必要对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动机进行分析。本文以199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增发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影响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我们发现,与成熟市场的研究结论类似,在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开增发与定向增发)主要是为了利用市场高估状态的"机会之窗"行为,市场择时理论在不同样本间均得到一致支持;投资与成长理论得到部分支持;由于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不同的发行机制,上市公司大股东更倾向于利用定向增发方式侵蚀中小股东的利益,代理理论在定向增发样本中得到支持,而在公开增发中没有获得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玫  侯晓莘  
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功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股权再融资筹集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股权再融资被当做是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进而使得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下降,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得不到有效发挥。当前对股权融资多采用传统金融理论进行研究,缺乏对融资者非理性心理偏差的深入考虑。行为金融学以微观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为研究基础,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融资和资源配置问题,其研究思路、理论及方法更适合我国当前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场。由连英祺撰写的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周运兰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变化的统计性描述,得出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下滑的结论。并将公司区分为大公司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将他们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滑确实比大公司下滑严重,这也跟某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一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静  
一、引言已经大量的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Rangan,1998;Teoh et al.,1998;Shivakumar,2000;DuCharme et al.,2004;张继伟,2006;张祥建,2006;洪明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胜  
本文利用中国A股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新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无论是以配股还是增发形式发行新股,高溢价的新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不高于甚至低于低溢价的新股,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定价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行的新股定价方法存在着局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后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筹集资金,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证券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章卫东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都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珺  
本文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中的12支股票,并运用单位根检验、自相关系数的Q检验和游程检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弱有效性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除两支股票外,其余样本均能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因此笔者认为与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类似,经历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仍然体现出弱有效性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