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5)
- 2023(9105)
- 2022(7581)
- 2021(6853)
- 2020(5815)
- 2019(12872)
- 2018(12455)
- 2017(24105)
- 2016(12814)
- 2015(14390)
- 2014(14243)
- 2013(13862)
- 2012(12882)
- 2011(11551)
- 2010(11787)
- 2009(11571)
- 2008(10671)
- 2007(9527)
- 2006(8584)
- 2005(8183)
- 学科
- 济(49198)
- 经济(49114)
- 管理(43366)
- 业(38543)
- 企(33811)
- 企业(33811)
- 融(27139)
- 金融(27136)
- 银(24768)
- 银行(24759)
- 行(23975)
- 中国(19457)
- 财(19048)
- 方法(18957)
- 制(18264)
- 数学(16790)
- 数学方法(16641)
- 务(12788)
- 财务(12760)
- 财务管理(12737)
- 农(12372)
- 业经(12307)
- 企业财务(12223)
- 体(11595)
- 地方(11544)
- 中国金融(11214)
- 贸(10163)
- 贸易(10146)
- 体制(10125)
- 易(9975)
- 机构
- 学院(177054)
- 大学(176613)
- 济(78536)
- 经济(76862)
- 管理(64520)
- 研究(60760)
- 中国(56613)
- 理学(54227)
- 理学院(53673)
- 管理学(52801)
- 管理学院(52480)
- 财(42437)
- 京(36337)
- 科学(33073)
- 财经(32513)
- 中心(30687)
- 所(29755)
- 经(29485)
- 江(27041)
- 农(26482)
- 研究所(26362)
- 经济学(26205)
- 财经大学(24492)
- 融(24363)
- 金融(23974)
- 银(23893)
- 经济学院(23683)
- 银行(23069)
- 北京(23058)
- 业大(22801)
- 基金
- 项目(114246)
- 科学(90626)
- 基金(85024)
- 研究(84297)
- 家(73487)
- 国家(72913)
- 科学基金(62936)
- 社会(56130)
- 社会科(53438)
- 社会科学(53430)
- 基金项目(44366)
- 省(43356)
- 自然(39269)
- 自然科(38299)
- 自然科学(38285)
- 教育(38050)
- 自然科学基金(37627)
- 划(36579)
- 资助(35119)
- 编号(32821)
- 成果(27619)
- 制(27241)
- 重点(26160)
- 部(26016)
- 创(24381)
- 发(24084)
- 国家社会(24084)
- 课题(23288)
- 创新(23042)
- 性(22925)
共检索到284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存
本文从当前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面临的两个现实问题出发,论证了建立金融调控微观调节机制的可行性。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结构差异导致的非最优货币区性质,致使总量性货币政策面临效率不足问题;微观经济主体的特质性风险对央行控制全局性金融风险形成了新挑战。在分析当前宏观调控手段缺陷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信息和工具角度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青 李云山
1998年信贷规模控制取消以后,中国逐步形成了以人民银行总行为主体、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要政策工具的调控体系,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信贷倒逼问题,总量调控效果显著。但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平衡性、信贷供给市场的寡头垄断性,单一总量调控模式客观上加剧了货币信贷供给的区域差异,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和货币政策实施所面临的三个不均衡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化货币供给机制和金融调控模式。
关键词:
总量调控 结构问题 货币供给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志忠 谢军
本文以2002—2010年期间深沪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基础,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评估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从企业投资层面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企业扩张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了企业金融生态环境。2)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激励了企业扩张投资,营造了良好的企业金融生态环境,从而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3)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强化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优化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宏观货币政策及其区域效应的传导机制提供了企业投融资层面的微观证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俭 王岩 林楠
本文从纳入金融安全的均衡汇率研究探讨出发,选取 ERER 模型的基本架构作为创新的工作母机,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模型,尝试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趋势及再次调整的时机把握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指出在近期内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将更多表现为渐进升值与阶段性调整,并且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调控方式沿革是推进中国经济由开放走向更加开放并逐渐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发展货币市场:转变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前提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李扬关于发展货币市场,人们可以举出多方面的理由。但是,对于我国的金融改革来说,或许更重要的是,货币市场的发展,将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使得它的间接调控工具有充分施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才旺
货币扩张与金融宏观调控改革黄才旺一、关于货币扩张的形式必须先对货币扩张的含义进行界定。所谓货币扩张是指流通中货币(在流通和处于储存状态)量的增加和扩大,包括现金量的增加和存款货币增长。货币扩张在形式上分为三种。1.中央银行向流通中注入新的货币,增加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黎鹰
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波动性。不过这个时期的波动与以前历次波动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过去历次波动通常是由商品市场上的变动引起的:过度投资改变了积累和消费间的比例,在压低消费的同时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的增长波动却与货币市场上的变动密切联系:投资的膨胀或压缩不是通过积累-消费结构的变化,而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即通过货币数量的膨胀或收缩实现的。过多的货币供给在加大社会供求缺口、拉动物价水平上涨的同时,也支撑了经济增长。于是,通过金融宏观调控以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便出现了。本文试图从货币、信贷供给过程内生性的角度对此发表一些意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召
利率政策通常作为总量政策出现,但利率调整对宏观调控中出现的结构问题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利率水平难于变动,很大程度是因为信贷管制束缚了手脚。在汇率体制改革方面,开放资本项目和放开汇率浮动区间是一对互动环节,但目前放开浮动区间已经大大落后于开放资本项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瑞安 潘龙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兵 徐良平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货币供给决定与金融宏观调控陈孝兵,徐良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货币供给从原来直接控制的资金供给机制逐步向由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作用稳定情况下)达到对货币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保民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也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货币政策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在经济周期变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应用和调控手段也在变化。因此,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及效果,探讨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发挥的因素,对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工具 基础货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海宽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赵海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贯彻执行的结果,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