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7)
2023(5235)
2022(4298)
2021(4229)
2020(3264)
2019(7432)
2018(7081)
2017(11864)
2016(7763)
2015(8515)
2014(8476)
2013(7276)
2012(6909)
2011(6476)
2010(6781)
2009(5892)
2008(5756)
2007(5327)
2006(4914)
2005(4533)
作者
(17423)
(14188)
(14140)
(13934)
(9064)
(6764)
(6655)
(5715)
(5547)
(5129)
(4919)
(4692)
(4578)
(4576)
(4506)
(4400)
(4394)
(4289)
(4115)
(4036)
(3701)
(3471)
(3418)
(3398)
(3364)
(3309)
(3217)
(3068)
(2915)
(2911)
学科
管理(20728)
教育(19004)
(16912)
经济(16873)
(14661)
中国(12242)
(12146)
企业(12146)
(9261)
(8138)
理论(7753)
(7440)
国家(7269)
(6781)
工作(6492)
教学(5896)
财政(5807)
方法(5742)
(5371)
农业(5073)
(4998)
人事(4957)
人事管理(4956)
业经(4933)
(4882)
(4638)
机关(4334)
国家机关(4332)
发展(4232)
技术(4220)
机构
大学(99178)
学院(93454)
研究(34738)
管理(31928)
(28643)
经济(27749)
教育(27732)
理学(27429)
理学院(27045)
管理学(26628)
管理学院(26394)
(23535)
师范(23440)
(22072)
师范大学(19528)
中国(19002)
科学(18216)
(17760)
(15961)
(15277)
中心(14686)
北京(14652)
研究所(14254)
职业(13183)
财经(13055)
技术(12771)
(12660)
(12061)
(11976)
教育学(10770)
基金
项目(59285)
研究(53857)
科学(48889)
基金(40304)
(33523)
国家(33069)
社会(33016)
教育(32895)
社会科(30775)
社会科学(30767)
科学基金(27927)
编号(25090)
成果(24723)
(23457)
(21994)
课题(20319)
基金项目(19924)
(17705)
规划(15539)
项目编号(15498)
(15448)
(15293)
资助(15035)
重点(14709)
教育部(14406)
自然(14361)
自然科(14008)
自然科学(14007)
(13818)
自然科学基金(13768)
期刊
教育(47124)
研究(39248)
(33984)
经济(33984)
中国(29532)
(14628)
职业(11562)
学报(11303)
管理(10983)
科学(10852)
(10721)
技术(10650)
大学(10450)
学学(8060)
技术教育(7429)
职业技术(7429)
职业技术教育(7429)
图书(7162)
农业(7075)
财经(6741)
(6705)
论坛(6705)
(5886)
(5847)
书馆(5542)
图书馆(5542)
高等(5513)
业经(5342)
(5256)
金融(5256)
共检索到151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绍荣  刘新智  
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教育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现实的公共教育治理过程中,由于受政治制度、法制建设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治理的"深度性不够、独立性不强、法制不健全",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民主效应、补偿效应和积能效应"。为此,非政府组织自身必须走"三个转变"的路向,即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从"外在培育"到"内在修炼"的转变、从"单一作为"到"多元整合"的转变,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推动我国公共教育治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尚华  
税权源于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权,是纳税人将部分私人财产权让渡给公共权力而置换来的权利。税权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社会税权意识的觉醒、法律和制度保障的跟进,还依赖于政府、市场和纳税人三者维权实践的水平。一个发达、良性的NGO与公众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都较政府要小,因此能比政府更敏感地发现社会弱势群体的维权诉求,并通过自身可以动员的资源,直接地或间接地为其提供公益性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现象,多中心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公益性、低成本优势、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非政府组织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非政府组织供给还面临一定困境,表现在非政府组织自身性质的制约、外部制度缺失、内部制度不健全、供给范围有限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自身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在政府层面,应建立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非政府组织层面,应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积极拓宽供给范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得志  
农村治理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顺利推进。理论上,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有望在农村治理中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率,扩大农村社会福祉。但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农村治理还面临着合法性、资金、人才、治理能力等现实障碍,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并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更高效地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海洋  
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无政府治理的传统全球治理思想受到巨大挑战,政府间合作网络尤其是新兴国家对全球治理开始享有更大发言权。政府间合作网络对非政府治理主体的控制趋势的日益加强对全球治理的长期前景造成了重大威胁。非政府治理主体只有重建自身的合法性基础、加强其价值和功能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全球治理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爱军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在社会领域的巨大作用,促进了公民和政府在公共事务上的合作管理,促进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良性互动。本文明确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提出"善治"模式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的路向—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及其合作关系的建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广泛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或制约,还存在着诸如资金不足、生存能力较弱等问题。文章将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促使我国的非政府组织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开云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缺位现象,以及非政府组织本身的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非政府组织对农村供给产品的供给。为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有必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明确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主辅地位;调整相关法律规制,拓展非政府组织发展空间;强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合作,探索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农村项目的后续管理,保证项目成果的实际成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埃里克·D.沃克  费萨尔·Z.艾哈迈德  刘铎  程宇  
文章探讨了具有非营利承包商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在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捐赠者结构、雇员薪酬及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特征,并以美国为例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描述。文章还通过文献及相关实例讨论了非政府组织的评估及其导向、当前非政府组织发展模式的潜在挑战,以及未来非政府组织的可能发展路径等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凤江  庞晶  
非政府组织在政府决策中的有效参与,是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城市中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呈现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效能不高、参与途径不多的局面,推进其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应从非政府组织和地方政府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非政府组织应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解决资金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威信度不高的问题;政府应推进立法和改革,转变行政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公开政务、优化决策过程,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有利的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玉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社会组织是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渊源,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在认可度、发展现状、参与度、服务形式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通过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大力发展内生型乡村社会组织、引导外生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大力推进乡村志愿服务发展等手段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寿奎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是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供给侧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施中面临诸多困境。该文通过对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与现状分析,得出现行制度壁垒、权责利失衡、监管缺失是合作困境的制度性诱因;法规短板、价值取向与信用缺失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供给困境的主观诱因;需求不确定、合约不完全、市场风险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实施困境的客观诱因。进而提出落实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配套法规、投资补偿,完善监督评价与服务定价机制,健全权责利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多维度治理机制及相关治理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世潋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鼓励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职业教育治理成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契约化治理的关键所在,但传统观念形成的文化阻滞、参与空间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使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职业教育治理陷入困境,影响了职业教育治理水平的提升,而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构建"政府-职业院校-社会力量"契约型关系为突破口,通过推进职业教育治理文化的转型、打造服务职业教育治理的新型职业教育智库、提供制度供给,将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治理水平,契合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新期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发展新阶段,农村扶贫问题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单单政府的反贫困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农村扶贫的需要,扶贫越来越需要动用更多的社会力量,在这之中,NGO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将从NGO在我国的发展、NGO参与扶贫的必要性、NGO参与农村扶贫的相关问题等视角来对我国农村扶贫中NGO的参与做一个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彩霞  
目前,非政府组织以"法庭之友"的身份间接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比较可行的方式。经历过"美国禁止某些虾与虾制品"案、英国钢铁公司案和欧盟石棉和含石棉制品案,非政府组织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法律地位逐步提升。但非政府组织递交"法庭之友意见书"仍存在一些制度障碍。文章提出在主体资格、参与方式、"寻求信息权利"的解释、参与的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