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2)
- 2023(7264)
- 2022(5585)
- 2021(5066)
- 2020(4171)
- 2019(9102)
- 2018(9311)
- 2017(17703)
- 2016(9863)
- 2015(11146)
- 2014(11561)
- 2013(10699)
- 2012(9629)
- 2011(8589)
- 2010(8646)
- 2009(8174)
- 2008(8006)
- 2007(7551)
- 2006(6939)
- 2005(6210)
- 学科
- 济(37130)
- 经济(36977)
- 管理(28476)
- 业(23804)
- 企(20056)
- 企业(20056)
- 中国(14626)
- 农(13332)
- 方法(12091)
- 财(11840)
- 业经(11687)
- 制(10439)
- 理论(9303)
- 学(9133)
- 体(8873)
- 地方(8563)
- 农业(8402)
- 数学(8009)
- 数学方法(7920)
- 和(7779)
- 家(7308)
- 国家(6861)
- 银(6818)
- 银行(6800)
- 行(6571)
- 发(6524)
- 融(6427)
- 金融(6420)
- 教育(6274)
- 财政(6034)
- 机构
- 大学(137380)
- 学院(137045)
- 济(53298)
- 经济(51988)
- 研究(49694)
- 管理(49397)
- 理学(41756)
- 理学院(41293)
- 管理学(40498)
- 管理学院(40246)
- 中国(36804)
- 科学(30078)
- 京(29801)
- 财(28717)
- 所(25252)
- 农(24668)
- 研究所(22708)
- 中心(22333)
- 江(22261)
- 财经(21591)
- 业大(19871)
- 经(19513)
- 范(19451)
- 师范(19208)
- 农业(19049)
- 北京(18631)
- 院(17965)
- 州(17310)
- 经济学(16459)
- 财经大学(15758)
- 基金
- 项目(89697)
- 科学(70452)
- 研究(68118)
- 基金(63849)
- 家(55728)
- 国家(55224)
- 科学基金(46705)
- 社会(44778)
- 社会科(41181)
- 社会科学(41165)
- 省(35529)
- 基金项目(32948)
- 教育(31479)
- 划(29540)
- 编号(28449)
- 自然(27881)
- 自然科(27249)
- 自然科学(27241)
- 自然科学基金(26759)
- 资助(25122)
- 成果(25114)
- 课题(20563)
- 重点(20462)
- 部(19736)
- 发(19491)
- 国家社会(18338)
- 创(18125)
- 性(17801)
- 项目编号(17401)
- 制(17167)
共检索到21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祖荣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关键词:
社会救助 主体多元化 非政府社会救助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徐祖荣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新机制。
关键词:
社会救助 主体多元化 非政府社会救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琳,薛许军
在我国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中,国家承担着第一责任主体角色。此外,由慈善机构、扶贫机构、社会救助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之间开展的社会互助是我国社会救助的又一重要主体,是对政府救助必不可少的补充。承认并确立社会救助的多元主体,给予社会互助以必要的扶持并营造其良性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多元化主体 政府救助 社会互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竹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存在着多元化的保障主体及其与之相匹配的保障模式,家庭、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都可成为保障的主体,就社会保障而言也是如此。不同国家的国情决定了可选择的社会保障主体形式不是唯一的,仅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难以充分体现社会要求。本文从各种形式的保障主体存在的必然性出发,得出不同经济形态下可选择的社会保障主体形式,培育多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将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
保障主体 多元化选择 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樊勇明
全球化反映为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扩张、经济技术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全球问题的兴起三个层面。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跨国公司、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日趋活跃。超国家关系论和地球共同体论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景宗贺
作者认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国的政府投资都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出投资领域。今后,政府投资仍是多元化投资主体中的重要主体,同时我们应对政府投资范围界定、立法。要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大力下放财权,重新划分收支,明确中央财政与地方、部门、企业之间的收支范围;缩小政府投资范围,扩大企业、地方投资能力。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谁的钱,谁决策,谁承担风险,谁受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祁峰
本文通过对养老保障的界定,全面分析了养老保障主体的历史变迁、单一养老保障主体存在的缺陷,最后阐述了培育我国多元化养老保障主体的对策。
关键词:
养老保障 政府 老龄化 公共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德云
政府在对贫困群体进行社会救助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救助对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救助对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者的利益目标各不相同。三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诸多环节上存在着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过程中政府间博弈问题,以期为我国政府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贫困群体 社会救助 政府 博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林 刘佳
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管理逐步放开,使得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的范围逐步扩大、能力逐步增强、救助内容更丰富、参与成员越来越多。但也应该看到,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管理机制不规范,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扶持资金不充足,培训体系不专业,协调模式不科学这些主要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救助 政府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静 焦文敬
随着国有林区改革的深入,黑龙江国有林区由于自身历史遗留问题严重、"政企分开"还在改革进行时期,导致林区参与社会救助的主体之间出现了主体职责不明、参与失衡、缺少社会救助协作规章制度、信息共享度低和协作缺乏信任监督等问题。社会救助多元主体如何进行有效协作、提高社会救助效率成为国有林区政府关注的重点方面。因此需要引入网络治理理论指导国有林区社会救助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协作,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议,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救助提供协作思路。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社会救助 多元主体 网络治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成有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我国专业银行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走向市场的重大抉择。专业银行要全面走向市场,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商业银行的方向,加快企业化进程,积极拓展业务,重塑自身形象,努力“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要达此目地,可供选择的途径与措施当然不止一条,但是,实行金融资产多元化却是其中不可舍弃的必然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学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资源向旅游产品的开发转化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如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和乐山大佛等世界级文化遗产资源,现在都已开发成为具有明显区域带动效应的王牌旅游产品。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美等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开始推广和发展文化遗产旅游。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洁 庞雅莉 吴自聪
现阶段,我国弱势人群“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政府应该在完善针对弱势人群的医疗财政、组织和制度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为全社会每一位成员提供最基本的健康保障。对弱势人群的医疗救助,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政府 弱势人群 医疗救助 主体地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传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救助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是大势所趋。本文着眼于社会救助领域,分析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角色扮演及相互合作存在的问题,对二者建立合作关系面临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研究,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新型合作关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组织 平等合作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传铭
一、我国社会救助政府管理现状社会救助制度是一项与现实社会中处于贫困境地的社会成员摆脱生活困难,维护其基本生存条件,保护人权以及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有着密切联系的制度。我国一直重视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正在逐步形成制度较为健全、衔接配套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应对贫困问题上,我国推进了一系列的重大转变:观念上由传统恩赐救济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