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2)
2023(8453)
2022(6791)
2021(6103)
2020(5350)
2019(11807)
2018(11722)
2017(22792)
2016(12232)
2015(13405)
2014(13186)
2013(13302)
2012(12125)
2011(10280)
2010(10609)
2009(9819)
2008(10510)
2007(9582)
2006(8370)
2005(7909)
作者
(33862)
(28381)
(28323)
(26589)
(18471)
(13569)
(12741)
(10836)
(10647)
(10396)
(9637)
(9448)
(9253)
(9004)
(8956)
(8536)
(8463)
(8280)
(8250)
(8039)
(7041)
(6956)
(6809)
(6542)
(6368)
(6354)
(6321)
(6196)
(5539)
(5486)
学科
(79242)
(76403)
企业(76403)
管理(61052)
(59066)
经济(58996)
(28919)
方法(27872)
业经(24895)
(23708)
财务(23702)
财务管理(23682)
企业财务(22427)
数学(20379)
数学方法(20280)
(19674)
技术(15223)
农业(14767)
(13653)
贸易(13646)
(13632)
(13408)
(12996)
(12940)
企业经济(12141)
(11863)
(11639)
经营(11554)
(11124)
中国(10802)
机构
学院(181322)
大学(174093)
(82502)
经济(81252)
管理(78637)
理学(67546)
理学院(67055)
管理学(66411)
管理学院(66089)
研究(50097)
中国(44075)
(42739)
(35259)
财经(33601)
(30628)
(29310)
(27999)
科学(26984)
经济学(24847)
财经大学(24835)
商学(24727)
商学院(24524)
(24303)
业大(24176)
中心(23576)
农业(23006)
经济学院(22689)
经济管理(21838)
北京(21673)
(21565)
基金
项目(112640)
科学(91890)
基金(85959)
研究(82788)
(72745)
国家(72065)
科学基金(65537)
社会(56003)
社会科(53425)
社会科学(53412)
基金项目(45548)
(44500)
自然(42765)
自然科(41917)
自然科学(41911)
自然科学基金(41282)
教育(36717)
(35187)
资助(35146)
编号(31692)
(31550)
(27265)
(25698)
创新(24476)
重点(24423)
(23954)
国家社会(23522)
成果(23512)
(23360)
人文(23031)
期刊
(93806)
经济(93806)
研究(51646)
(41414)
管理(35411)
中国(31331)
(27673)
科学(22100)
学报(21545)
(19088)
金融(19088)
农业(19006)
财经(18040)
大学(17610)
学学(17241)
业经(17198)
技术(17171)
(15545)
经济研究(14657)
财会(14237)
(13378)
技术经济(12181)
问题(12136)
会计(11971)
(11453)
现代(10075)
世界(10026)
通讯(9551)
会通(9539)
商业(9419)
共检索到273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克兢  
非控股大股东可以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和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有效的制约。传统研究认为,非控股大股东通过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来实现公司治理,但对退出威胁机制的作用关注不足。本文以1999-2015年中国沪深A股26 485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并考察了退出威胁在股权分置改革、股价崩盘风险和股市行情等情境下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两类代理成本。平均来说,退出威胁每上升一个标准差,第一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68个百分点,第二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14个百分点,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退出威胁之所以能发挥治理作用,是因为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在乎公司股价;进一步检验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价崩盘风险越高或当股市处于熊市阶段时,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更强。本文揭示了退出威胁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监管层和投资者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洋洋  吴昊旻  
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且这种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退出威胁可信度高、管理层持股、控股股东财富集中度高,以及所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公司中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通过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以及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抑制了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长期金融资产持有;相比于自然人和短期投机型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外资及长期战略型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基于外生政策冲击的拓展性检验显示,上市公司减持管制政策削弱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而放松卖空管制政策则会强化这种效应。经济后果检验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作用具有正向价值效应,即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建华  姬琳琳  
基于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短贷长投,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而实现;在非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程度低以及退出行为可信性高的样本组中,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培友  杨贝贝  高太光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独立董事、监事等传统治理手段作用受限。在逐渐兴起的非控股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现实背景下,非控股大股东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此,文章以2009—2020年沪深A股26 570个年度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退出威胁通过抑制两类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绩效;高战略差异度可增强退出威胁治理效应,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或退出更可信时,退出威胁治理效应更加显著。文章丰富了企业绩效研究,从退出威胁角度验证了非控股大股东治理效应,为非控股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志鹏  高师师  
本文选取沪深A股市场2015-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股权集中度以及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质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股权集中度对两者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机制研究中引入第二类代理成本,研究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第二类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第二类代理成本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第二类代理成本为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异质性研究中,先后按照市场行情、企业性质、高管持股情况、两职合一进行分组,结果表明当处于熊市、企业性质为非国有、高管持股比例越低、非两职合一时非控股大股东对审计质量的治理效果更突出。本文拓展了非控股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研究视角,并对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洋洋   王生年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效率变革是促进质量变革的有效手段,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以2012~202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增加,企业投资效率先升后降,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投资效率呈倒U型关系,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地,探究了倒U型关系的拐点。以自由现金流理论与宏观环境动态变化为基础的机制检验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在有充足自由现金流、获得政府补助以及面临较高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中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结论为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爱群  刘耀娜  
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研究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透明度和融资约束是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影响创新效率的中介机制,且当企业为非国企或工业企业、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越高、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对股价越敏感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创新效率促进作用越明显;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通过提升创新效率提高了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芳  索成瑞  
非控股大股东作为并购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其退出威胁方式的隐性治理作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基于此,以2013—2019年沪深A股的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及其间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有效改善和提升企业并购绩效,作用方式为抑制管理层私利及吸引媒体关注,且在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更为可信、威胁程度更强、非国有及信息环境质量较好的企业中,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提升企业并购绩效的有效性,为非控股大股东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参与公司治理和完善公司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证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松   莫星兴  
能否将企业的杠杆率控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阈值内,事关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杠杆”战略的稳步推行。选取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否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降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区分偏离方向发现,相较于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更能加快对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降低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两类代理问题是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治理机制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退出威胁可信性、退出威胁强度及市场化程度越高,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治理效应越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伟艳  胡士集  
本文以我国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影响路径。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定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主要是通过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而影响审计定价。进一步分析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定价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样本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利  袁美琪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是否会对高管薪酬粘性产生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有效地抑制高管薪酬粘性,当股权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和分析师对企业较高的关注度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在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以约束控股股东掏空和高管自利行为,从而降低高管薪酬粘性。最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有效降低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促进高管员工薪酬分配规则公平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洋洋  王生年  
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机制分析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在非国有、退出威胁可信性高、无委派董监高、分析师关注少和面临较高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中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作用路径主要是通过抑制管理层的代理问题,进而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检验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作用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丰富了大股东退出威胁的相关研究,也为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提供了新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燕  谢泉  曾森  刘芳  秦楚旖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信息透明度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有效促进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通过路径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在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资本成本间发挥了中介作用,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资本成本,提升资本市场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低在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权益资本成本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退出威胁治理效应发挥的作用也越强,权益资本成本下降得越显著;同时,非控股大股东的治理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市场化程度的情况下存在异质性。据此,提高市场效率,降低融资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融资氛围,需政策、市场、公司治理等多层面的协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还能够通过促进战略型社会责任的履行,进一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而自利型社会责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中介效应存在滞后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培友  杨贝贝  高太光  
高管薪酬在公司业绩上升时的增加幅度大于在业绩下降时的减少幅度的薪酬粘性现象,受到政府监管部门及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从非控股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微观层面入手,研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是否会影响高管薪酬粘性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影响高管薪酬粘性的异质性,结果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有效抑制高管薪酬粘性;高管教育、职业和海外背景异质性越大,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高管薪酬粘性的治理效果越好;在未设立薪酬委员会的企业,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效果显著好于设立薪酬委员会的企业;相较于短期非控股大股东,长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更能抑制高管薪酬粘性,相较于国有非控股大股东和非国有自然人非控股大股东,非国有机构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治理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抑制高管薪酬粘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