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7)
2023(12032)
2022(10653)
2021(9974)
2020(8443)
2019(19345)
2018(19317)
2017(37662)
2016(20556)
2015(23076)
2014(23282)
2013(22911)
2012(20855)
2011(18730)
2010(18742)
2009(17400)
2008(16947)
2007(14870)
2006(13111)
2005(11764)
作者
(58773)
(48479)
(48183)
(45983)
(31056)
(23338)
(21862)
(18968)
(18543)
(17540)
(16716)
(16350)
(15452)
(15354)
(15042)
(14909)
(14567)
(14417)
(13882)
(13802)
(12029)
(11942)
(11669)
(11043)
(10894)
(10880)
(10785)
(10760)
(9774)
(9484)
学科
(76826)
经济(76701)
管理(64594)
(58713)
(50675)
企业(50675)
方法(35640)
数学(30368)
数学方法(30024)
(23686)
(20033)
(20027)
中国(19951)
业经(18224)
(16851)
(15053)
财务(14986)
财务管理(14952)
地方(14749)
(14308)
银行(14268)
企业财务(14201)
理论(13921)
(13693)
贸易(13684)
(13495)
(13285)
(13083)
(13074)
农业(13037)
机构
大学(290706)
学院(287739)
管理(116579)
(111835)
经济(109188)
理学(100849)
理学院(99740)
管理学(98088)
管理学院(97561)
研究(93399)
中国(71123)
(61956)
科学(57486)
(55434)
(46224)
财经(43619)
(43611)
中心(42940)
(42433)
业大(42062)
研究所(41786)
(39509)
北京(39212)
(37888)
师范(37563)
(34401)
(34038)
农业(33688)
经济学(33116)
财经大学(32525)
基金
项目(197430)
科学(155194)
研究(146243)
基金(143311)
(123722)
国家(122716)
科学基金(105981)
社会(91580)
社会科(86723)
社会科学(86701)
(76725)
基金项目(76629)
自然(68767)
自然科(67102)
自然科学(67086)
教育(66847)
自然科学基金(65872)
(64367)
编号(60207)
资助(58696)
成果(49579)
(43711)
重点(43539)
(41161)
课题(40944)
(40711)
(39441)
创新(38321)
教育部(37799)
项目编号(37757)
期刊
(123417)
经济(123417)
研究(87037)
中国(55216)
学报(44901)
(43217)
管理(43192)
科学(41013)
(39654)
大学(34459)
教育(32863)
学学(32259)
(27755)
金融(27755)
农业(27097)
技术(24264)
财经(21423)
业经(19621)
经济研究(18559)
(18050)
问题(15784)
理论(15717)
图书(15548)
实践(14546)
(14546)
科技(14352)
(13281)
技术经济(13253)
(13229)
现代(13197)
共检索到423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邱峰  
现实生活中,居民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大量非恶意逾期记录,这不仅给其本身带来了不便,还可能对征信系统、商业银行等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来加强非恶意个人信用不良记录的防范。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荣  于琳娜  
个人非恶意原因造成的负面信用记录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容易导致金融消费者、数据报送机构和基层人民银行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引发诉讼风险和法律风险。结合苏皖鲁豫交会地带7个地级市基层人民银行的征信业务实践,分析非恶意个人负面信用记录的成因和风险,建议履行告知义务,适当宽限展期,强化征信模块,以逐步减少个人负面信用记录纠纷,不断提高基层人民银行征信业务服务水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捷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因及防范对策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陈晓捷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已成为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诈骗银行资金的一种新的作案手段。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限期,并且经发卡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信用卡市场越发达,...
[期刊] 征信  [作者] 蒋萌  
目前,信用卡恶意套现问题越来越突出。信用卡的恶意套现,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社会诚信环境,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发卡程序,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提高技防水平,建立整治信用卡恶意套现的长效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永斌  刘昱珩  
在分析国内外恶意收购形式演变的基础上,预测注册制的新形势下公开要约收购将取代二级市场举牌收购成为恶意收购的主流工具,并且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化解恶意收购存在的道德风险,更好地发挥其资本市场纠错机制的功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强  
当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尝试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一方起诉用人单位的案例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恶意诉讼"的比例更是陡然增多。本文从恶意诉讼的定义入手,对劳动者在劳动争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意诉讼"行为归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同时从国家、用人单位、国外经验等等角度提出了防范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晨明  
近年来,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然而,个人信用报告违规查询的事件频频曝光,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通过现实案例,对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的三大环节进行剖析,分析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的风险隐患,并提出防范应对措施,以更好地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晓冉  
信用评分日益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公民个人的信用关联信息主要来自于以下途径: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信息、信用服务机构的个人信用评分、地方的个人信用评分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个人信用评分。从规范我国个人信用评分机制考虑,应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个人信用分数,同时,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考察,并区别个人信用与个人声誉评价标准。为建立我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应完善全国征信系统中的个人信用记录,设定个人信用计分卡和计分权重,设置个人信用的风险分数,确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确保个人信用分数计算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规范个人信用评分机制,扩大信用分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董军  
本文通过对欺诈行为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各自的最优的混合策略;通过对欺诈行为最优概率的求解.验证了金融机构对欺诈防范的效果才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的观点,最后提出了金融机构防范行为的无效与失败是造成欺诈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的结论,并阐述了提升金融机构防范恶意欺诈行为所致操作风险有效性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明松  
一、农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农行贷款业务规模庞大,传统的利差收入占据了农行利润空间的大半部分。2016年农行负债总额182484.7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达到了97196.39亿元,贷款占总负债比率为53%以上,可见不良贷款的风险防范对于农行资产安全的重要程度是相当高的。一旦突破了风险防范,形成不良资产,不但清收困难,更会打乱资金流动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苑寿强  
应收款项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债权,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应收款项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管理的水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从夯实应收款项管理工作基础,强化源头控制,完善应收款项管理制度,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应收款项管理的长效机制等方面阐述黄河钻井总公司的应收款项管理现状、取得效果及下一步工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简建辉  何平林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结束,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恶意并购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恶意并购对于帮助股东监控经理人是有效的。具体来说,恶意并购一方面可以改善企业效率,增加股东财富,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或缓解代理成本问题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同时,也应注意恶意并购机制的消极影响,它可能导致恶意并购机制运行的失效。恶意并购机制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中的游戏规则,本身是中性的。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并遏制其消极作用,将是政府关于恶意并购立法的中心思想,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并购法规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明海  张洁  程学斌  
文章针对目前频发的一系列事件提出了恶意疑似产品召回的新概念,明确研究恶意疑似产品召回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引发恶意疑似产品召回的具体原因和方式,提出了应对恶意疑似产品召回的原则和思路,为召回问题和贸易摩擦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瑞  耿涛  
个人征信的投诉内容主要是针对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用记录。不良信用记录的形成,可能由个人主观故意或负面行为造成,也可能是由非本人原因或本人原因造成的但"情节轻微"的不良信用记录,后者是引致目前征信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降低征信投诉、合理处置投诉事件,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同时商业银行应正确运用、合理处置个人信用报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