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7)
- 2023(13351)
- 2022(11752)
- 2021(11273)
- 2020(9691)
- 2019(22442)
- 2018(22168)
- 2017(42561)
- 2016(23557)
- 2015(26867)
- 2014(26841)
- 2013(26603)
- 2012(24109)
- 2011(21610)
- 2010(21593)
- 2009(20215)
- 2008(20130)
- 2007(18063)
- 2006(15971)
- 2005(14395)
- 学科
- 济(85404)
- 经济(85262)
- 管理(80177)
- 业(75247)
- 企(65931)
- 企业(65931)
- 方法(42268)
- 数学(35668)
- 数学方法(35229)
- 财(31125)
- 中国(23317)
- 务(22016)
- 财务(21936)
- 财务管理(21889)
- 制(21788)
- 农(21170)
- 企业财务(20929)
- 学(20119)
- 业经(19815)
- 理论(16713)
- 银(16606)
- 银行(16553)
- 地方(15530)
- 行(15484)
- 和(15038)
- 贸(14643)
- 贸易(14634)
- 易(14218)
- 划(14167)
- 技术(14145)
- 机构
- 大学(332188)
- 学院(327895)
- 管理(134567)
- 济(124312)
- 经济(121206)
- 理学(114468)
- 理学院(113237)
- 管理学(111291)
- 管理学院(110691)
- 研究(106400)
- 中国(85409)
- 京(72050)
- 科学(67335)
- 财(63935)
- 所(54179)
- 农(53348)
- 中心(49644)
- 业大(49611)
- 财经(49470)
- 江(49232)
- 研究所(49009)
- 北京(45936)
- 经(44946)
- 农业(41901)
- 范(41059)
- 师范(40576)
- 州(40215)
- 院(38776)
- 财经大学(37007)
- 经济学(35794)
- 基金
- 项目(220330)
- 科学(171766)
- 基金(159742)
- 研究(158565)
- 家(139804)
- 国家(138644)
- 科学基金(118918)
- 社会(97407)
- 社会科(92079)
- 社会科学(92052)
- 省(85341)
- 基金项目(85237)
- 自然(80189)
- 自然科(78259)
- 自然科学(78238)
- 自然科学基金(76880)
- 教育(72692)
- 划(72569)
- 资助(66999)
- 编号(64699)
- 成果(53028)
- 重点(48903)
- 部(48457)
- 创(45568)
- 发(44485)
- 课题(44231)
- 科研(42777)
- 创新(42513)
- 教育部(41380)
- 大学(41099)
- 期刊
- 济(139255)
- 经济(139255)
- 研究(98212)
- 中国(67016)
- 学报(54064)
- 财(52892)
- 管理(52515)
- 科学(49250)
- 农(46779)
- 大学(40862)
- 学学(38378)
- 教育(35173)
- 融(34302)
- 金融(34302)
- 农业(31914)
- 技术(27632)
- 财经(24566)
- 业经(21186)
- 经(20745)
- 经济研究(20486)
- 业(18518)
- 图书(17587)
- 问题(17188)
- 理论(16913)
- 财会(16029)
- 技术经济(15654)
- 版(15633)
- 会计(15585)
- 实践(15562)
- 践(15562)
共检索到494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燕燕 张晓 郭金龙
本文运用2001年~2006年20家保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保险监管与基于比率法得到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差别,认为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制定过低,并且发现我国基于净赔款支出的方法在偿付能力额度制定中不能发挥作用;实证研究了保险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认为中资保险公司现金持有量主要受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率、非投资资产率和流动资产率四个因素的影响,而外(合)资保险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则主要受赔付率和非投资资产率的影响,差异较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仿先 李湘华
新会计准则增加了信息披露的透明性以及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从分析会计准则在寿险会计计量和确认上的变化入手,探讨了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的评估的影响,并结合实证案例分析了会计准则调整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的影响。对资产和负债使用相同的会计基础有助于消除保险会计的不匹配,反映寿险公司真实偿付能力。
关键词:
偿付能力额度 会计准则 寿险公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占梦雅
分析我国现行寿险业偿付能力额度标准理论,探讨现行标准的审慎性,并根据修正后的寿险业偿付能力额度的理论模型,采用中国寿险保险市场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寿险 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审慎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占梦雅
在综合分析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的理论根源的基础上,该文探讨了现行标准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并利用我国非寿险市场的统计数据,重新计算了以净保费为计算基础的计算比率,对现行标准的不足进行了修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县华 王云波
本文基于Campagne(1961)模型,利用中国非寿险行业2009~2012年公开披露信息数据,对中国"偿一代"中所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标准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偿一代"中关于最低资本要求的比率落在本文的估计区间内并偏最小值近一些。这表明现行标准是偏激进的,但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2)以自留保费为分母计算的赔付率并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赔付率与承保风险状况。以已赚保费为分母计算出来的最低资本需求比率要比以自留保费为分母计算出来的结果平均高3.5个百分点。(3)正态分布条件下估计出来最低资本需求比率要比Beta分布条件下的结果高,平均要高出近3个百分点。本文的研究是中国保监会公布"偿二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詹肇岚
当前,我国保险业监管,已由最初的"全面的市场行为监管"逐步向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架构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应该从以偿付能力评估代替偿付能力管理的初级模式向以偿付能力评估为基础,以公司风险管理为手段,以市场监督为重要辅助的多层次偿付能力管理体系进行转变,以更好地适应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持公司长期持续、稳健的经营。
关键词:
寿险公司 偿付能力 风险资本 风险管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冰清 张艳 王晶晶
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业监管的三大支柱之一,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中国保险业的监管系统结合了欧盟和美国的监管方法,制定了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措施。但是由于我国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旧有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相关参数的调整具有时滞,不能准确及时反映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通过回顾非寿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资本设置原理,基于我国18家营业时间长于5年的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数据,本文重新估计了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的相关参数,并进行了一定调整,使之更适应当前市场环境。
关键词:
最低偿付能力资本 非寿险 保险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绪风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的目标 ,是实现其偿付能力监管要求与盈利最大化的统一。寿险公司应在满足国家保险监管部门对法定偿付能力监管要求的同时 ,努力提高其信用评级和维持充分的技术偿付能力 ,运用资产负债管理 ,实现稳健经营和利润最大化目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勇 李秀芳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对寿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目前,中国保监会借鉴国外偿付能力监管经验,逐步运用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来加强对寿险企业的监管。但深入了解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之间的有效性差异,才是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取舍的关键。本文从有效性的定义入手,深入阐述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评价标准。随后介绍了近年来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相关结论,最后,本文指出了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指出了在中国开展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有效性 偿付能力监管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粟芳 俞自由
本文试图计算适合于中国非寿险保险业的偿付能力额度,供保险决策部门参考。文中利用了国际上常用的非寿险偿付能力计算模型,包括比率法、风险理论法和破产理论法,对中国非寿险业1980年~1999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了适合中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额度。最后还就三个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分析了我国目前偿付能力额度规定中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
偿付能力额度 比率法 风险理论 破产理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志刚 王上文
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设定偿付能力资本要求,是保险监管"三支柱"框架下的"财务监管支柱"中的一项核心指标之一。该指标的设置是否合理,对保险业的发展影响重大。本文通过将我国非寿险业务最低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的现行标准与欧盟及美国的相应标准进行比较,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现行标准的合理性问题。初步研究表明,我国现行标准低于欧盟和美国的现行标准。
关键词:
偿付能力 资本要求 保险监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粟芳 俞自由
本文对影响中国非寿险保险市场偿付能力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然后根据我国保险市场有效数据少的特点,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了各种风险对偿付能力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偿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并且还分析了目前中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应该防范的最大风险,提供给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参考。
关键词:
偿付能力 灰色关联分析 偿付能力因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蒯同文
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寿险公司的生命线 ,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线 ,是振兴民族寿险业的起跑线。影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风险因素主要是授权风险、价格风险、经营风险、资产风险、道德风险。寿险公司要提高偿付能力就必须端正经营思想占领有效市场 ;理顺内部关系 ,构建利益共同体 ;完善业务、财务、信息三个中心 ,强化业务管理 ;争取政策支持 ,盘活寿险资金 ;维护法人权威 ,加强内部监控。
关键词:
寿险公司 偿付能力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奎 张露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用来承担所有到期债务和未来责任的金融支付能力。偿付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保险公司资产的风险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强弱。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中国境内主要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分析,虽然目前国有保险公司和中资股份制保险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偿付能力的绝对值也很大。但是,从与偿付能力密切相关的财务比率指标等相对值来看,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的保险公司已经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中资保险公司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现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人寿保险 偿付能力 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