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3)
2023(6825)
2022(5730)
2021(5147)
2020(4250)
2019(9580)
2018(9102)
2017(17249)
2016(9085)
2015(9791)
2014(9390)
2013(9172)
2012(8164)
2011(7196)
2010(6927)
2009(6345)
2008(6365)
2007(5464)
2006(4674)
2005(4012)
作者
(26780)
(22600)
(22467)
(21088)
(14242)
(11090)
(10161)
(9006)
(8476)
(7725)
(7639)
(7251)
(7235)
(7035)
(6911)
(6909)
(6860)
(6752)
(6480)
(6369)
(5772)
(5453)
(5227)
(5116)
(5105)
(4871)
(4810)
(4794)
(4547)
(4461)
学科
(36493)
经济(36456)
管理(27321)
(26378)
(23658)
贸易(23651)
(23099)
(21042)
企业(21042)
方法(18889)
数学(16656)
数学方法(16573)
(13369)
(12163)
(10190)
出口(10189)
出口贸易(10189)
(9923)
中国(8766)
业经(7636)
(7206)
财务(7203)
财务管理(7189)
关系(7154)
(6549)
企业财务(6377)
农业(6331)
地方(6226)
技术(6165)
环境(5737)
机构
大学(128749)
学院(128103)
(60765)
经济(59974)
管理(49503)
理学(44039)
理学院(43607)
管理学(42983)
研究(42915)
管理学院(42787)
中国(31380)
(27068)
科学(26067)
(25312)
(24991)
业大(22980)
农业(21856)
(21461)
财经(20757)
研究所(19794)
经济学(19737)
中心(19302)
(19086)
经济学院(18357)
(17736)
(15749)
财经大学(15557)
(15313)
农业大学(15047)
北京(15024)
基金
项目(92927)
科学(72931)
基金(70463)
(63899)
国家(63418)
研究(61722)
科学基金(53649)
社会(42615)
社会科(40781)
社会科学(40773)
基金项目(37685)
自然(35887)
自然科(35156)
自然科学(35143)
(35052)
自然科学基金(34562)
(29867)
资助(28094)
教育(27397)
编号(22050)
(20949)
重点(20912)
(19979)
(19570)
国家社会(18940)
科研(18783)
创新(18754)
计划(18164)
(18047)
教育部(17925)
期刊
(56033)
经济(56033)
研究(33231)
学报(25402)
(22822)
科学(20560)
中国(19918)
(19380)
大学(18747)
学学(18241)
管理(16010)
农业(15503)
(15298)
国际(13291)
经济研究(11490)
财经(9894)
(9608)
金融(9608)
业经(9556)
问题(9503)
(9129)
(8508)
技术(7900)
(7868)
贸易(7868)
商业(7566)
世界(7114)
(6954)
业大(6844)
国际贸易(6644)
共检索到17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俊伟  魏浩  代中强  
本文利用1995-2013年CEPII BACI及全球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中国的出口边际及非对称关税等价贸易成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和2SLS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检验了中国与TPP协议国双边贸易成本对分解后5种不同出口边际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双边经济总量、汇率、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效技术研发水平及其他变量之后,贸易成本与出口边际呈显著"U型"关系,成本拐点显著存在;出口边际扩张存在显著时序惯性,价格边际和广度边际受到的影响幅度普遍偏高,敏感性高于数量边际和密度边际。未来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静  曹芳芳  武拉平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1992—2017年HS-6位农产品贸易数据,测度中国与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成本及中国农产品出口边际,并运用企业异质性理论模型检验双边贸易成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成本不断下降。(2)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3)双边贸易成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边际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表现为双边可变贸易成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集约边际均有抑制作用;双边固定贸易成本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具有负向影响;双边可变贸易成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的阻碍作用大于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集约边际的阻碍作用。为此,本文就如何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扩展边际在农产品出口中的贡献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施炳展  谢申祥  赵春明  
已有考察贸易边际影响因素的文献大都强调了贸易成本的重要性,但并未明确考察贸易成本组成要素各自的作用。贸易成本中包含的贸易壁垒因素会显著影响贸易的增长方式,因而考察贸易壁垒对贸易边际的影响能揭示出贸易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本文聚焦于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壁垒对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所产生的影响。在考察期内,内涵边际稳步上升,而外延边际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从总体上看,外延边际的年均增长率显著低于内涵边际的增长率。计量结果稳健地表明,贸易伙伴发起的反倾销措施显著抑制了中国出口增长的内涵边际和外延边际,并且反倾销措施对外延边际的抑制效应要大于对内涵边际的抑制效应。为保证对外贸易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各界需要探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阵  隋岩  
本文运用中国海关数据,从多产品企业的微观视角分解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发现融入产品维度和市场维度后,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略高于集约边际,而随截面静态变化的集约边际在中国出口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发现,贸易成本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其中对中国出口企业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为此,中国应进一步降低多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以扩展边际的增长提高中国出口企业数量并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闫林楠  邰鹿峰  钟昌标  
文章通过考察城市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试图从互联网发展的视角探寻中国贸易结构转型的新路径。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出口增长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出口广延边际的扩张,对出口的集约边际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在充分考虑内生性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贸易成本降低、本地市场潜能和一般贸易占比扩大是互联网促进企业出口广延边际的重要路径,而且在贸易过程中互联网降低沟通成本的作用比降低合约成本的作用大。互联网发展对一般贸易、差异化产品、东部地区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低运输成本行业的出口广延边际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研究为优化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典范  杨翘楚  陈磊  
本文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2006—2016年中国地区-行业-时间层面的贸易成本,并构造了地区间有向的互联网联系,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探讨互联网联系对地区间贸易成本的非对称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联系能够显著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这一结论在利用工具变量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当贸易目的地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时,互联网联系的提高更有利于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体现了互联网发展的普惠性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提升地区间双边信任程度是互联网联系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的重要渠道。本文进一步论证了随着地区间互联网联系的加强,互联网联系对贸易成本的降低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对于我国而言,通过加强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贸易成本、推进内部大市场建设的空间依然巨大。本文的研究为互联网如何有效降低地区间双边贸易成本提供了新的证据,为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冰  卫平  
本文针对中国与5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HS六位贸易数据,在把贸易成本进行细分并构建解决"多贸易零值"问题的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细分贸易成本变量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进而研究在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农产品、非农产品的子样本中,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自由度、共同边界与是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贸易成本因素对中国出口产品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是正向的;国家距离、是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清廉程度等贸易成本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对不同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冰  卫平  
本文针对中国与5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HS六位贸易数据,在把贸易成本进行细分并构建解决"多贸易零值"问题的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细分贸易成本变量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进而研究在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农产品、非农产品的子样本中,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自由度、共同边界与是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贸易成本因素对中国出口产品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是正向的;国家距离、是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清廉程度等贸易成本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区)来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地区)二元边际的提升不受距离和经济自由的限制;就不同的产品类型而言,经济自由度对中国出口农产品集约边际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蒙英华  
本文在考虑以环境成本和贪腐成本为代表的非期望产出情况下,核算了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结合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从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和出口价格4个维度研究了政府治理对中国企业出口边际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治理虽然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却也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政府治理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带动更多体现在"量"而非"质"上;这一结论在考虑企业资本密集度、所有制属性和贸易方式后呈现出显著的差别化特征;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纳入政企间的交互影响后,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并不存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长林  
本文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中,从理论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边际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知识产权保护变量的扩展贸易引力模型,基于2002-2013年中国对95个出口市场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数据,利用OLS和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出口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显著为正,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显著为负,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扩展边际促进了中国的出口增长。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固定贸易成本、多边阻力等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上述估计结果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边际的不同分解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蒙英华  
本文在考虑以环境成本和贪腐成本为代表的非期望产出情况下,核算了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结合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从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和出口价格4个维度研究了政府治理对中国企业出口边际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治理虽然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却也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政府治理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带动更多体现在"量"而非"质"上;这一结论在考虑企业资本密集度、所有制属性和贸易方式后呈现出显著的差别化特征;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小碧  
在特定经济空间集聚及带来的出口信息外溢是贸易中介推动企业出口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异质性理论框架下,文章通过匹配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及其沟通外溢性对出口边际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中介空间集聚优势降低了出口企业生产率门槛值下限,并对高生产率出口企业选择间接出口方式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不同行业贸易中介的多样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出口扩展边际,而同行业专业化集聚则主要在于扩张企业出口规模;出口信息沟通外溢效应是集聚影响出口发展的核心中间传导机制,相对而言,基于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的非正式信息外溢方式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提升,而通过培训等可编码化的正式合作方式则促进了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增长;一般贸易企业主要通过集聚型贸易中介拓展出口扩展边际,而加工贸易企业则主要利用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外溢性促进出口规模增长;由于固定贸易成本较高,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及其沟通外溢性对进入中低收入目的国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而进入高收入目的国企业则对双方是否签订自贸协定更为敏感;成立年龄越小和所在城市规模等级越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贸易中介集聚及信息外溢效应促进出口规模扩张。文章不仅改进了新新贸易理论有关出口企业生产率门槛值的固有结论,也是对国际贸易是否会"去中介化"的初步回应,同时对中国企业优化出口方式与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锦然  
基于2002、2007、2010和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利用改进的Head-Ries指数对非对称贸易成本进行测度,并在区域流出增加值分解的基础上测度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研究发现,非对称贸易成本将拉大区域间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且空间结构是潜在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区域间网络异质性差距拉大与区域内低效率多中心集聚的出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修正后依然成立。此外,非对称贸易成本的负面效应在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欠发达市场环境中更为明显。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培育国家价值链分工贸易体系,应注重降低区域间非对称贸易成本,以实现区域间国家价值链地位差距收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本叶  张永亮  
"新新贸易理论"为研究贸易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其成为研究贸易增长方式的新维度。文章运用2001-2011年中国与30个主要国家(地区)的HS-6位数细分产品贸易数据,在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进行特征性事实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细分贸易成本的各种构成要素,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成本各组成部分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增长仍然主要归功于集约边际的拉动作用,与扩展边际相比,集约边际更具有"绝对主导、小幅震荡、稳步增加"的特征;不同贸易成本构成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不同。总体上看,"距离在消亡"的同时,与一国实体经济相关的成本因素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而扩展边际则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陆蒙华  
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框架,利用2000—2005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刻画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征事实,进一步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考察贸易成本对多产品企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产品出口企业主导了中国的出口增长,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扩展边际为主,而对企业内二元边际都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国的出口增长路径必须由集约边际尽快转向扩展边际,同时,出口激励措施的制定应更多着眼于降低市场进入成本,为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提供更便捷的通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