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21)
2023(20029)
2022(17376)
2021(15980)
2020(13771)
2019(31562)
2018(31222)
2017(60309)
2016(32824)
2015(37270)
2014(37394)
2013(37001)
2012(34338)
2011(31171)
2010(31334)
2009(29232)
2008(28919)
2007(25763)
2006(22772)
2005(20310)
作者
(97216)
(81346)
(80853)
(77114)
(51835)
(39064)
(36810)
(31763)
(30769)
(29004)
(27602)
(27530)
(25983)
(25683)
(25142)
(25104)
(24397)
(24137)
(23384)
(23303)
(20155)
(20140)
(19702)
(18527)
(18242)
(18073)
(17957)
(17925)
(16476)
(16048)
学科
(146552)
经济(146375)
管理(97259)
(90021)
(74928)
企业(74928)
方法(62890)
数学(54163)
数学方法(53462)
(36690)
(36684)
中国(34822)
(31761)
地方(31482)
业经(31041)
(27980)
农业(24553)
(23691)
贸易(23679)
(22893)
理论(22752)
(22580)
财务(22491)
财务管理(22437)
(21442)
环境(21439)
企业财务(21259)
(20827)
银行(20762)
(20655)
机构
大学(480620)
学院(479331)
(195995)
经济(191686)
管理(185402)
研究(162703)
理学(159919)
理学院(158055)
管理学(155152)
管理学院(154268)
中国(120614)
(101901)
科学(101400)
(91201)
(83061)
(78820)
研究所(75442)
中心(73689)
财经(72487)
(72248)
业大(71436)
(65506)
北京(64375)
(63704)
师范(63064)
农业(61664)
经济学(59702)
(58680)
(57626)
财经大学(53589)
基金
项目(321033)
科学(251658)
研究(232448)
基金(232295)
(202583)
国家(200946)
科学基金(172008)
社会(146244)
社会科(138496)
社会科学(138458)
(126427)
基金项目(123075)
自然(112349)
自然科(109669)
自然科学(109640)
自然科学基金(107645)
教育(107192)
(105660)
资助(96569)
编号(94522)
成果(77113)
重点(72151)
(70647)
(68718)
(65680)
课题(65456)
科研(61535)
创新(61429)
教育部(60318)
国家社会(59839)
期刊
(220259)
经济(220259)
研究(140828)
中国(89918)
学报(77025)
(71359)
(71165)
科学(70294)
管理(67636)
大学(58144)
学学(54936)
教育(49771)
农业(48379)
技术(42126)
(40619)
金融(40619)
财经(35848)
经济研究(34943)
业经(34919)
(30720)
问题(28496)
(24508)
技术经济(24107)
统计(22981)
(22845)
图书(22631)
理论(22411)
科技(21829)
商业(21295)
资源(21227)
共检索到707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凌欢  程励  
我国旅游经济长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然而,鲜有研究对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机制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旅游经济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进行非对称建模探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具有非对称性,高/低旅游经济收入存在不同的形成路径;大部分因素的作用效果会受到其他前因条件影响,表现出不对称的非线性效应;形成高旅游经济收入的核心条件是交通便利,原因主要表现为交通驱动,而导致低旅游经济收入的原因则是后天发展受限。该研究不仅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引入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影响因素的复杂交互和非线性作用机制,还挖掘了基于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对旅游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实践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岭  王彦杰  
文章以沪市2017—2018年度信息披露的评价结果为D的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6个条件变量即大股东现象、独立董事占比、重述财务报告、公司质量、并购重组、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公司治理和公司经济特征对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情况,得出7种解释构型,发现各因素之间存在并发性和协同性。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和公司经济特征中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最大的因素是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但不是必要条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质量、更换会计事务所、大股东现象、并购重组的直接关系比较明显,与独立董事占比和重述财务报告直接关系不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高启杰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的29个城市为例,以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为视角,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多重并发因素,得出中部城市经济增长的7种组态并划分为4种经济增长类型,剖析各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短板,提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原城市群内,产业结构优和城镇化水平高是影响各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且构成必要条件;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因素具有多重并发性,经济增长的组态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相反,对于对外开放和创新产出的依赖度较低,由此表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中仍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杰  高启杰  
文章以中原城市群的29个城市为例,以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为视角,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多重并发因素,得出中部城市经济增长的7种组态并划分为4种经济增长类型,剖析各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短板,提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原城市群内,产业结构优和城镇化水平高是影响各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且构成必要条件;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因素具有多重并发性,经济增长的组态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相反,对于对外开放和创新产出的依赖度较低,由此表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中仍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宝贵   杨帮兴  
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以中国内地31个省域为案例,探讨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经济增长新动能发展的组态效应和路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的任何单个条件均无法对高或低经济增长新动能发展构成必要条件,存在四大类提升新动能的组态路径:计划资金导向型路径、计划资源导向型路径、开放市场导向型路径和资源要素导向型路径;(2)科技人力、财力资源,计划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开放水平在促进新动能增长中发挥普遍核心条件作用,而此类核心条件的缺失也是导致低新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3)导向高或低新动能发展的组态路径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时空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熊春林   张仕杰   刘芬   贺容煜  
如何更有效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是当下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中国37个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探讨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规划、组织领导、农民数字素质与认同程度等因素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结论:(1)单个因素不构成高质量与非高质量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组态路径具备等效性和多重并发性。(2)产生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四条路径,解释力度为政策驱动型>财政驱动型>全要素驱动型>科技-领导双轮驱动型。(3)产生非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低效治理型路径。高质量和非高质量的组态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性。(4)政策规划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存在替代关系。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随时而动,采取有针对性的组态协同发展措施,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伟   陈艺桐   张晓琪   宋思根  
按照“遵循主流指标、尊重行业特色”原则,以政策资源、文旅支持、社会组织、新媒体、技术知识、人才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指标为维度,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和比较老字号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并非构成引致老字号振兴的必要条件;四种营商环境组态引致老字号振兴工程第一阶段经济效益层面的振兴,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科技助力下的文旅驱动型、政策资源主导下的技术驱动和人口分布型、科技创新缺失下的社会组织驱动型四种组态;在老字号振兴工程完整阶段,引致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政府主导逻辑、市场主导逻辑两种形式,引致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的营商环境组态包括市场经济主导下文旅支持和技术知识联合驱动型、人口分布主导下新媒体驱动型两种形式。另外,两阶段差异和振兴效果差异的进一步比较与分析表明,省域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与制度机会窗口的匹配程度在各阶段均显著影响经济效益层面振兴的效果;老字号营商环境组态实现从以外生性助力为主导向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协同作用发展的重要逻辑变迁;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完整振兴阶段中成为契合老字号外生性助力与内生性成长动力的重点;技术知识在品牌影响力层面振兴中的作用突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宇  沈杨  王杰  
[目的/意义]网络舆论是网络时代公众表达利益诉求与政策意见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政策主体有效地谋求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舆论都能形成正向的治理推力,需要把握网络舆论议程设定的基本逻辑,方能对其进行正向引导,发挥其提升公共治理能力的功能。[方法/过程]文章通过主体行动网络理论,提取"主体—策略—资源"三维度共7个要素的分析框架;进而运用该分析框架,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40例公共事件进行分析,探究网络舆论议程触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论/结果]研究表明,网络舆论议程设定是多条件变量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触发网络舆论议程设定主要有"政府倡导""公共压力""媒体推动""专家引导"等模式。在具备"上一层级"支持的必要条件时,公共压力、大众媒体推动以及专家学者的引导有助于加快政府的关注速度,推动政策议程设定。因此,需要在网络舆论场中充分发挥政府、大众媒体与专家学者的作用,推动公共问题向公共政策问题的转化,进而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彦杰  孙晓曦  江岭  舒钰珊  
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审计人员对上市公司年报的鉴证,但重大审计失败问题仍得不到根本性解决。本文将定性比较分析法运用于管理学领域,选取22个审计失败案例对重大审计失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审计主体特征和审计客体特征两方面入手设定条件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导致重大审计失败的2种最具解释力条件构型,根据结果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对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有效规避重大审计失败的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熊春林   旷乐   刘芬  
基于TOE框架,依据我国34个县域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条件对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影响因素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探索性地识别出三类推动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适配性方案。研究发现,单一条件不是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某个或某些方面不具优势的县域,可以通过组态路径实现快速发展;促使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组态路径,且不同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路径存在差异,不同条件的变量组合可以实现殊途同归,这些组态可分为组织驱动型、环境驱动型和组织环境驱动型三种;行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农力度是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普遍需求的两个核心条件,表明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对数字技术水平较高的县域,在维持一定的政策制度保障和财政支农力度下,行业发展水平可以和特色品牌塑造相互替代。县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条件的联动作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夯实政策制度保障、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和提升特色品牌价值,充分发挥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协同效应,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组合路径,促进农产品网络零售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创收和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吴冰  
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物理学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分析对全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演变格局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上升态势且发展态势趋同,二者阶段之间及内部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入境旅游流发展水平阶段增长率较区域经济阶段增长率快,且阶段发展水平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强;区域经济阶段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弱。(2)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耦合协调度阶段增长率均在20%以上,阶段标准差演变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在减小。(3)各省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郝俊卿  曹明明  
本文选取1998-2007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对陕西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逐渐缩小;(2)空间差异显著但呈现均衡化的演变趋势。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了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表明了陕西省是资源和区域经济双重依赖型旅游经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林  牛屹  刘沛  刘芬  
如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我国62个县域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基于TOE框架,探究设施支撑能力、政府引导能力、财政支持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农民参与能力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各条件有效结合的5种路径促进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与东北、中西部等非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更加多样化。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树立整体性思维,因时因地选择合适路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林  牛屹  刘沛  刘芬  
如何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我国62个县域乡村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基于TOE框架,探究设施支撑能力、政府引导能力、财政支持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农民参与能力对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各条件有效结合的5种路径促进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与东北、中西部等非东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路径更加多样化。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树立整体性思维,因时因地选择合适路径,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孙国强  石文萍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我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的社交网络非理性集群行为多发性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中微信用户非理性集群行为的治理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非理性集群行为产生的关键因子,并通过微信调查问卷对大学校园非理性集群行为的影响因子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网络集群行为各因素相互作用的不同生成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大学校园微信用户非理性集群行为确实是多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并且认为相关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对不同生成路径进行分析,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