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8)
- 2023(6620)
- 2022(5841)
- 2021(5591)
- 2020(4707)
- 2019(11039)
- 2018(11074)
- 2017(22642)
- 2016(11793)
- 2015(13393)
- 2014(13154)
- 2013(13395)
- 2012(12772)
- 2011(11615)
- 2010(11606)
- 2009(10772)
- 2008(10345)
- 2007(9261)
- 2006(8493)
- 2005(7612)
- 学科
- 济(54961)
- 经济(54909)
- 管理(30365)
- 业(29744)
- 企(22290)
- 企业(22290)
- 方法(20503)
- 数学(17668)
- 数学方法(17543)
- 农(16572)
- 地方(16557)
- 中国(15372)
- 业经(13626)
- 贸(11082)
- 贸易(11071)
- 农业(10868)
- 制(10785)
- 易(10647)
- 产业(10607)
- 财(9268)
- 地方经济(9050)
- 学(9001)
- 技术(8336)
- 银(8070)
- 银行(8059)
- 和(7796)
- 行(7782)
- 体(7582)
- 环境(7561)
- 融(7206)
- 机构
- 学院(172838)
- 大学(172594)
- 济(72528)
- 经济(70968)
- 管理(66987)
- 理学(57484)
- 研究(56881)
- 理学院(56735)
- 管理学(55993)
- 管理学院(55642)
- 中国(43637)
- 京(37138)
- 科学(33989)
- 财(33368)
- 所(27783)
- 中心(26736)
- 财经(26623)
- 江(25752)
- 研究所(24965)
- 范(24869)
- 师范(24668)
- 农(24078)
- 经(23845)
- 北京(23488)
- 业大(22513)
- 经济学(22095)
- 州(21576)
- 院(20641)
- 经济学院(20176)
- 师范大学(19974)
- 基金
- 项目(112268)
- 科学(89221)
- 研究(85017)
- 基金(81173)
- 家(69382)
- 国家(68884)
- 科学基金(59531)
- 社会(54622)
- 社会科(51794)
- 社会科学(51783)
- 基金项目(44795)
- 省(44081)
- 教育(37542)
- 自然(37182)
- 划(36844)
- 自然科(36244)
- 自然科学(36236)
- 自然科学基金(35576)
- 编号(35372)
- 资助(31652)
- 成果(28572)
- 发(26222)
- 重点(24688)
- 部(24612)
- 课题(23867)
- 创(23603)
- 国家社会(22391)
- 创新(22044)
- 发展(21528)
- 展(21250)
共检索到257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智团
本文探讨了产业网络中非对称网络权力的形成机理,构建了非对称网络权力与产业网络空间组织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我国台湾地区流行音乐产业网络案例的分析获得实践支撑。结论表明:在产业网络中企业因要素占有或支配能力差异,形成由技术权力区、渠道权力区和权力塌陷区构成的非对称网络权力,产业网络的组织层级与空间层级间呈现相互对应的"海默关系",而企业空间组织行为的区位"锚定效应"进一步强化网络权力的非对称结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郭鸿昌
简要介绍了台湾地区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详细叙述了NCL自动化的发展及台湾的几个主要网络,并对其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台湾,图书馆,网络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段小梅 孙娟 冯晔
台商投资大陆在当地形成的产业网络是其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台湾制鞋业在广东东莞产业网络的形成,既与其以中小企业为主有关,也与台湾地区的政策引导、商誉和信用以及人际关系有关;产业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台商降低交易成本、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生产技术,并保持企业间稳定的关系,保证货源的充足和供货的及时,有利于营运效率和竞争优势的提升。东莞制鞋业由于有着完善的产业网络而仍将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但也应在区域转移的同时积极转向高端发展;中西部地区应以"全产业链"模式吸引台商投资,注重感情招商,实现产业转移从"外生性嵌入型"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胜利
本文通过分析揭示台湾产业集群的网络特质在于:产业网络里中小企业的独特性格,分工网络的出口(外销)导向;“社会网络——地方企业家——地方政府”区域产业集群系统,并指出台湾经验对于大陆集群发展的启示为:全球化市场与本地社会资源必须有效整合。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特质 协力网络 包容式行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斌 冯娟 曾菊新
经济全球化催生的区域竞争引发地区合作需求,基于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城市群战略备受推崇。产业集群网络是区域产业集群的一种空间组合型式,也是一种具有生产效率和创新效应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目前的武汉城市圈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邦”,但存在区域整合的产业、空间和创新基础。其产业发展潜力分析表明:以钢铁、汽车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为依托,构建区域集群网络,能够充分发挥武汉市的产业组织和创新扩散功能,从而推动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靖里 谭小金 李建平
在简要阐述国内人际情报网络(HIN)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嵌入"到跨国社群的HIN演化与作用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台湾地区IC产业创新网络成长中HIN发展轨迹的实际案例,初步总结出"嵌入"跨国社群的HIN动态演化过程的理论规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靖里 谭小金 李建平
在简要阐述国内人际情报网络(HIN)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嵌入"到跨国社群的HIN演化与作用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台湾地区IC产业创新网络成长中HIN发展轨迹的实际案例,初步总结出"嵌入"跨国社群的HIN动态演化过程的理论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涛 HENNEMANN Stefan LIEFNER Ingo 李丹丹
知识网络是由创造、转移、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行为主体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国际ISI和国内VIP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和国内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Pajek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和扩散规律。总体上看网络仍处于量的扩张期,网络的稳健性正在逐步提高,网络结构开始向成熟型转变。国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现象明显。国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由等级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一极向多核再向多中心发展的过程。依据知识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将知识交流区域分为知识集聚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佚名
通过MSN,让好友间彼此散发优惠券,这便是2008年台湾Friday's的营销策略。当年Friday’s只投入了110万元的网络广告预算,却得到了300万元的利益,投资报酬率接近300%。早在1996年,在很多人对 "网络"这个名词还一知半解的时候,台湾Friday’s就已经有自己的官方网页了;1999年台湾Friday’s更是推出了答对问题就送网友优惠券的互动营销方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臖
台湾电脑及外设产业从最初作为旗舰企业的简单元器件和产品的加工制造商,发展为现在的高层级供应商,在全球电脑及外设生产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剖析其升级路径对中国电脑及外设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小飞 王仰麟 李正国 薛怡珍
生态网络的构建具有保护环境、稳定生态及提高城市开放空间价值等功能。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的区域尺度生态网络,可整合区域自然环境特性与生态功能差异,进而指导区域景观生态建设工作。本研究选择台湾岛为研究区,以县、市为研究单元进行全岛生态功能网络构建,通过能值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整合全岛生态效益、生态格局等数量、空间指标,目的在于明确各个县、市在全岛尺度的景观功能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以作为制定各县市发展策略的参考。目前,台湾岛生态功能网络以东部花莲县、中部南投县为中心,向西部功能逐渐减弱。通过与生态需求的对照分析可知,台湾岛以台北市及台北县迫切需要改善境内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生态功能网络 生态效益评价 台湾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昕 姜马
本文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对我国生物产业1986—2011年的共性技术进行了遴选,无论从各阶段专利数据总量及技术领域的拓展过程来看,还是从生物产业内部各技术领域的联系广度和联系深度来看,制药、基本化学、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是现阶段我国生物产业的共性技术。而农药及农用化学品、纺织品、其他化学品、食品饮料和专用机械等领域的联系广度和联系强度都在不断增强,这些领域未来可能成长为生物产业的共性技术。
关键词:
专利 技术共现网络 共性技术 生物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丹宁 唐晓华
产业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协调方式,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本文在网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主体、行为、资源三个网络要素出发,构建了产业网络的组织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嵌入式"、"浮游式"、"主导式"、"群居式"、"竞争式"、"合作式"、"紧密式"和"开放式"八个标准对产业网络进行分类。同时,本文还研究和探讨了产业网络分类体系的动态性问题,提出了"游离态"和"稳定态"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网络分类体系的动态转化路径。
关键词:
产业网络 分类体系 动态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成林 黄丹
基于多极网络空间组织的特征,从空间经济网络发育、多个增长极共存、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的共生关系等方面,构建了多极网络空间组织识别方法。除借鉴已有的空间经济网络、增长极分析方法之外,建立了能综合反映增长极经济属性和关系属性的测度指标,并根据位序-规模法则筛选出备选增长极,从而构建了多增长极共存识别方法;通过引入生态学的共生思想和理论,首次分析了多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的共生关系。运用这套方法,揭示了广东的多极网络空间组织现象。其一,广东空间经济网络的规模和连通度在持续增大,网络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与理想状态存在差距,且空间上偏集于珠三角。其二,已经形成了深圳、广州两个增长极共存的格局,而且,佛山和东莞有发展成为增长极的潜质。其三,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之间形成了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这说明所建立的多极网络空间组织识别方法是有效的,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晓燕 孙丽娜 单晓红 韩晟熙
创新网络社团绩效提升不仅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且可以提升社团吸引力,从而获得更多异质性知识。基于嵌入性理论,从组织嵌入性与网络嵌入性两个维度构建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分析框架,借助NCA、fsQ CA方法探索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实证分析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果发现:第一,知识宽度、知识深度、社会价值、凝聚性、合作强度是影响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其中,知识宽度对创新绩效具有中等水平的影响,但单个条件均不是高创新绩效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二,社团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可分为知识资源驱动型和社会资源驱动型。知识资源驱动型包括“纵深—研发”型、“跨界—开拓”型,社会资源驱动型包括“协同—探索”型、“聚力—深耕”型。第三,在知识资源驱动型中,合作强度与社会价值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相互替代;在社会资源驱动型中,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凝聚性组合存在替代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