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1)
2023(11206)
2022(9329)
2021(8812)
2020(7245)
2019(16633)
2018(15953)
2017(30667)
2016(16340)
2015(18148)
2014(17675)
2013(17456)
2012(16294)
2011(14951)
2010(14756)
2009(13700)
2008(13512)
2007(11577)
2006(10419)
2005(9192)
作者
(47221)
(39694)
(39464)
(37467)
(25262)
(18968)
(17783)
(15703)
(15108)
(13939)
(13636)
(12858)
(12744)
(12608)
(12517)
(12064)
(11855)
(11804)
(11438)
(11238)
(9951)
(9675)
(9532)
(9016)
(8979)
(8782)
(8596)
(8531)
(7928)
(7918)
学科
(70193)
经济(70119)
管理(46941)
(45098)
(34884)
企业(34884)
方法(32484)
数学(29208)
数学方法(28981)
(24782)
贸易(24771)
(24172)
中国(21943)
(19673)
(17989)
业经(13758)
(13208)
农业(12721)
(12416)
(12090)
地方(11817)
(11609)
银行(11572)
(11157)
(11157)
环境(10992)
关系(10893)
(10737)
金融(10737)
技术(10095)
机构
大学(237936)
学院(236615)
(112057)
经济(110372)
管理(90628)
研究(87012)
理学(79113)
理学院(78250)
管理学(77109)
管理学院(76711)
中国(66539)
科学(50462)
(49254)
(48642)
(43795)
(42808)
研究所(40173)
财经(39187)
中心(37883)
(36057)
经济学(35905)
业大(35632)
农业(34003)
经济学院(32616)
(32605)
北京(31325)
(31154)
财经大学(29275)
(28674)
师范(28337)
基金
项目(160415)
科学(127705)
基金(121124)
研究(113369)
(107723)
国家(106879)
科学基金(90612)
社会(76777)
社会科(73102)
社会科学(73089)
基金项目(63058)
自然(58453)
(58182)
自然科(57207)
自然科学(57187)
自然科学基金(56271)
教育(51192)
(50915)
资助(50160)
编号(42323)
(37515)
重点(36345)
(34844)
成果(33699)
(33647)
国家社会(33271)
教育部(32306)
创新(31571)
中国(31510)
科研(31076)
期刊
(115770)
经济(115770)
研究(72412)
中国(42693)
学报(39010)
(37999)
科学(36254)
(34205)
管理(32465)
大学(29444)
学学(28176)
农业(26022)
(23348)
金融(23348)
经济研究(22106)
(20368)
财经(19458)
国际(18360)
教育(18239)
业经(18229)
(16833)
问题(16598)
技术(16355)
(14584)
世界(14430)
商业(11676)
技术经济(11455)
统计(10719)
(10651)
科技(10245)
共检索到348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从双边"资本依存度"、双边资本流动结构以及双边资本循环对两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这3个方面来看,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美国对中国金融的依赖程度。中国对美国金融的过度依赖是从货币依赖到金融市场依赖以及金融政策依赖的复合型依赖。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从而使中国陷入政策困境。中国在后危机时代能否改变这种非对称性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能否成功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珏  谢汶莉  
中美之间存在非对称相互依赖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外交、贸易、投资、经济自由化与技术等领域,不过这种非对称相互依赖正随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逐渐削弱、中国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渐趋增强而发生演变。文章通过构建声誉模型,试图阐释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过程。文章认为这一过程可以分为美国占绝对优势、显著优势、相对明显优势、比较优势四个阶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指出两国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政治与市场的交互影响、要素比较优势的动态差异,其中市场体量尤其是中国市场体量是决定中美权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虽然目前在中美双边关系中美国仍处于有利位势,但是中国的权力位势正在逐步增加。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三  
从上世纪70年代前半期以来的大约1/4世纪里,中日两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极其不平衡,即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中国在日本的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甚低。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的停滞为背景,中日贸易的相互依赖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下降,2004年上半年则出现逆转,即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了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星耀  廖隽安  钱丽萍  
本研究主要探讨相互依赖不对称如何影响弱势方对强势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感知以及关系绩效,考察这两个路径效果随着第三方变量(强势方专用性投资、明确的合同、沟通、私人关系、弱势方参与)作用会有何变化,通过4S店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发现第三方变量可显著弱化、抵销,甚至扭转依赖不对称对关系质量的负面影响,降低强势方的风险,使其最大程度受其利少受其害,此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中有效运营的依赖不对称企业案例。文末针对依赖不对称下的渠道关系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秦放鸣  孙庆刚  
目前中国与哈萨斯斯坦经贸合作处于复合型不对称性相互依赖阶段。在规模上,哈方更倚重中方;在结构上,中方更倚重哈方。目前的中哈合作仍是以中方进口能源矿产资源,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到哈为主要经济合作模式。新形势下必须创新其经济合作模式,以贸易合作为主转变为贸易投资双轮驱动及加强金融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与哈全方位深层次的经济互动,从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地区的推进提供示范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晓玲  王慧慧  
从2018年3月美国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到2019年4月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的第九轮高级别磋商顺利结束,中美经贸关系从一度的剑拔弩张,到目前有逐步趋于缓和的态势。但美国对中国经济政策阴晴多变,中国仍需谨慎对待。近年来中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内含于其中的不对称依赖关系若任其发展,必将阻碍两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合作。本文从中美两国的货物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国债购买等方面,阐述了中美经贸不对称依赖关系的特征性事实、形成机制和未来趋势,最后针对中国应如何建立与美国良性互动的经贸关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非  罗安  
基于2001—2020年中国与8个国家和地区的芯片进口贸易数据,依据权利—依赖理论,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非对称性贸易依赖关系对中国芯片进口贸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依赖的非对称关系不利于中国芯片进口,但权力优势对中国芯片进口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对他国和地区的芯片进口贸易依赖会弱化权力优势对贸易摩擦的对冲作用;同时,汇率波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芯片进口贸易具有抑制作用。为此,应在芯片国际贸易领域建立双多边磋商机制,提高中国在芯片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坚持以我为主、多方合作,实现中国芯片领域的科技研发自立自强,以降低芯片进口依赖度;中国芯片企业应适时适势运用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熨平”芯片进口贸易的汇率风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李明  范国平  
相互依赖理论和博弈论是第三次国际关系理论大论战中引人注目的理论。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中日关系是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近年来,有中国学者提出对日外交新思维,但作者认为,无论从相互依赖理论还是博弈论出发,中国都无法放弃对日外交的现实主义态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曲洪敏  韩文静  刘晓冰  
渠道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具有不同的性质,表现为相互依赖性总额和非对称性,它们分别作用于渠道成员间关系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但环境不确定性(即环境多样性和环境动态性)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相互依赖性总额与关系绩效具有正向的关系,即冲突减少而满意度增加;相互依赖性的非对称性对关系绩效具有负向的影响,即冲突增加而满意度减少。但在环境不确定性条件下,相互依赖性总额和非对称性对关系绩效的影响发生了改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永锋  
关系导向合作主要是基于效率动机、稳定动机和互惠的动机。关系导向合作是企业之间相互依赖和信任的结果;信任与企业关系导向合作之间的关系受到依赖程度的调节影响,信任对关系导向合作的影响因不同的依赖水平而不同;相互依赖程度和关系导向合作之间的关系受到信任水平的调节影响,当信任水平较低时,依赖不对称程度对关系导向合作的影响是反向的;当信任水平较高时,依赖不对称程度对关系导向合作的反向影响就会变得不明显或者甚至是正向的影响;对称的相互依赖和信任之间的互动,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关系导向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云华  
冷战后的 1 0多年时间里 ,中国 -东盟关系迅速发展 ,正在向深度与广度拓展 ,双方的互信也进一步提升 ,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与联合宣言等 ,使双方的合作制度化。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 -东盟合作正在继续推进 ,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正在形成。促进这种新型关系形成的根本动力 ,是双方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佟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对外开放,大量外资涌入我国,而其中日资对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增进了我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性。一方面,利用日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外资对中国产业的控制力,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为了降低我国产业发展的风险,我国应注意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增加支柱产业的中国投资比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金融环境,以促进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形成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债务人逻辑"是对债务国与金融霸权并存和共生关系的阐释。这一逻辑表明,美国可以借助债务国的身份维持其金融霸权;而这一逻辑形成的前提则与美国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政治外交手段以及金融霸权的权力资源转化密切相关。由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暴露出严重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为降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制衡和结构这两个视角,降低在美元体系中的存在成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近年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急剧增长,并成为美国国债的海外第一大持有者,不仅印证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两国之间非对称金融相互依赖关系的迅速发展,而且揭示了这一关系中存在"金融恐怖平衡"。这种"金融恐怖平衡"是由中美两国之间非对称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造成的;而这种非对称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是两国经济失衡及其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情景分析的实证方法,对中美"金融恐怖平衡"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对隐藏在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背后的"债务人逻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缓解"金融恐怖平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