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7)
2023(17476)
2022(14937)
2021(13843)
2020(11628)
2019(26036)
2018(25988)
2017(50366)
2016(27370)
2015(30469)
2014(29967)
2013(29617)
2012(27087)
2011(24225)
2010(24270)
2009(22560)
2008(22099)
2007(19706)
2006(17624)
2005(15811)
作者
(77949)
(64442)
(64345)
(60998)
(41404)
(30729)
(29228)
(25084)
(24338)
(23331)
(21824)
(21788)
(20674)
(20425)
(20010)
(19703)
(19296)
(19104)
(18555)
(18520)
(16077)
(15897)
(15658)
(14880)
(14473)
(14408)
(14344)
(14272)
(12814)
(12796)
学科
(111848)
经济(111722)
(102468)
管理(96270)
(92139)
企业(92139)
方法(48329)
数学(38277)
数学方法(37811)
(34444)
(34186)
业经(34183)
中国(27710)
(24690)
财务(24613)
财务管理(24585)
技术(24079)
农业(23901)
企业财务(23291)
环境(22447)
(21734)
(21448)
理论(21248)
地方(21227)
(21203)
(21039)
(20659)
(20493)
贸易(20484)
(19911)
机构
学院(389429)
大学(383357)
管理(158495)
(157627)
经济(154241)
理学(136111)
理学院(134746)
管理学(132699)
管理学院(131992)
研究(126090)
中国(96277)
(81325)
科学(76529)
(73681)
(62764)
(61744)
(58826)
财经(58401)
中心(57018)
研究所(56695)
业大(56113)
(53006)
北京(51259)
(49111)
师范(48679)
农业(48150)
(47286)
(46279)
经济学(45742)
财经大学(42968)
基金
项目(259096)
科学(204958)
研究(193766)
基金(187425)
(161653)
国家(160198)
科学基金(139177)
社会(121602)
社会科(115266)
社会科学(115238)
(102429)
基金项目(99059)
自然(90021)
教育(88217)
自然科(87861)
自然科学(87844)
自然科学基金(86280)
(84836)
编号(80254)
资助(76735)
成果(64060)
重点(57587)
(56636)
(56126)
(55972)
课题(54713)
创新(51608)
项目编号(49757)
国家社会(49327)
科研(48863)
期刊
(179801)
经济(179801)
研究(114728)
中国(72721)
管理(63045)
(58799)
(57088)
学报(55263)
科学(53622)
教育(42749)
大学(42424)
学学(40137)
农业(39891)
技术(37200)
(34128)
金融(34128)
业经(31937)
财经(28265)
经济研究(27860)
(24245)
问题(22737)
(22696)
技术经济(21613)
现代(19469)
科技(19306)
图书(18633)
商业(17955)
理论(17857)
(17752)
财会(17360)
共检索到578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汉杰  唐洪雷  彭定洪  于法稳  周建华  
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转移扩散对于全人类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LCEFT扩散难和减排责任公平性的问题,立足于混合碳减排机制下的市场环境,论文采纳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非对称减排压力下企业采纳LCEFT的条件与策略,并通过Matlab模拟仿真分析了LCEFT市场价值、投机概率、初始碳权和碳税税率等参数对于企业采纳决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收益与政府补贴激励以及减排收益之和大于采纳成本与对方投机带来的损益之和是企业采纳LCEFT的必要条件。实施混合碳减排机制能够有效促进LCEFT扩散,但需满足以下条件:配置的初始碳权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竞争力;同时,控制碳交易市场整体配额使其与国家总减排目标保持一致;另外,政府补贴水平应与碳减排量直接挂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汉杰  彭定洪  王华  
在全球积极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了心理压力和信息条件因素对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转让企业与受让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引入对谈判区间、还价策略和不同心理压力的假设,构造了非对称信息下的LEFCT转移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收益贴现参数、心理压力参数和谈判区间等因素对博弈双方报价策略、还价策略以及成交价格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和信息条件都会直接影响博弈双方的报价策略、还价策略和最终的成交价格,并得出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受让企业"见好就收"和"对半侃价"的还价策略。本文为受让企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面对不同的心理压力和信息条件所应采取何种还价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小哩  丁志刚  晚春东  
本文在碳交易政策背景下,从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出发,利用实物期权理论探究高耗能企业采纳低碳技术的投资时机问题。通过引入碳价波动率、低碳技术减排效率、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等参数,构建了面向"碳排放权"与"低碳产品"2个市场的期权模型。研究发现:当碳交易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时,企业会延长等待投资的时间;当采纳的低碳技术减排水平较高时,企业也会推迟投资的时机;当消费者低碳偏好较强时,企业则会缩短等待投资的时间。最后,从完善碳交易机制,将碳价稳定在合理区间、加强对消费者环保宣传和低碳消费引导,以及投入专项资金促进高耗能企业加快采纳低碳技术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高耗能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徐莹莹  
为实现CO2减排目标,针对我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整体表现较差的问题,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企业低碳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稳定性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市场机制下只有当采纳低碳技术能够获得额外净收益时企业群体才会向全部选择采纳的"理想状态"演化,反之,企业选择不采纳策略,此时政府实施低碳技术投入和碳减排两种补贴政策可诱导系统向"理想状态"演化,但应将补贴系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其最大激励效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昊  夏英  李芸  
通过构建一个两期动态投融资的理论框架,分析信贷需求抑制、非农收入对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黑龙江、浙江、河南和四川4省957份农户数据采用IV-Heckit和cmp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以家庭其他成员参与金融项目数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需求抑制问题,信贷需求抑制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及强度,非农收入对此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非农收入对于资金需求大、普及程度高的有机肥采用影响显著,对资金需求小的秸秆还田采用影响不显著。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渠道建设、推动绿色金融、深化金融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敏   翁贞林   鄢朝辉  
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选取了水稻种植常用的五项环境友好型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稻草还田、绿肥还田、灯光诱杀害虫、生物农药),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和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和互联网使用均能显著促进其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互联网使用能够提升农业保险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老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和使用互联网对中青年农户的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更好;农业保险对加入合作社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互联网使用对未加入合作社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基于此,提出需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加大农村互联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关注老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和使用互联网的需求和困难、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等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训民  张希良  王若水  
促进低碳环境友好技术的国际转移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论文探讨博弈论方法在此类技术转移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建立起转移双方国家间宏观博弈、企业间微观博弈的双层、非合作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从企业、国家、国际社会三个层面综合分析重点影响因素。该模型中宏观参与人为双方国家,微观参与人为双方政府、企业和公民。研究表明,企业层面的项目投资回报率要求,国家层面的税收水平、项目管制或补贴资金水平,以及国际社会层面的气候变化应对项目支持资金水平是主要直接影响因素;双方的公民环保意识水平通过干预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而成为重要间接影响因素。最后,就促进我国引进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佳贵  
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类无限增长的欲望使得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世界性问题,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灾害性气候频发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曾经风光无限的GDP指标也因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而饱受诟病。基于这一背景,天津财经大学张英华教授、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莹莹  綦良群  徐晓微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是快速有效的途径。为了探究影响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研究框架,提炼影响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六个主范畴:低碳技术创新采纳收益、流行性规范压力、制造企业间相互作用、政府规制、中介机构参与行为和低碳技术创新采纳障碍,并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间的关系、主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阐释,最后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为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决策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红  
信用风险控制既是风险控制研究的理论难点,也是风险控制实践的难点。从非对称信息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非对称信息下信用风险形成的机理,可以得出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在于事前阶段的结论。加强客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企业降低信用风险的关键,也是实现企业信用风险标本兼治的第一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梦  张露  张俊飚  
利用湖北省1 710份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细碎化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土地细碎化对农户是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以及采纳密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面积/总农地经营面积)均产生负向影响;(2)对男性和低自我效能感知主体而言,土地细碎化对其是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决策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而对女性和高自我效能感知主体,则未产生显著影响;(3)土地细碎化对强社会网络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产生影响,对其采纳密度决策不产生影响,土地细碎化对弱社会网络主体的是否采纳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4)土地细碎化对低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采纳密度决策以及高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产生负向影响,对低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以及高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采纳密度决策不产生影响;(5)土地细碎化对平原地区农户的是否采纳决策不产生影响,对其采纳密度决策产生影响,土地细碎化对非平原地区农户的是否采纳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据此,建议着力推进高水平良田建设,激励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决策的政策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农户异质性影响,实施精准施肥政策,并充分考虑不同自然环境特征(如地形等)的影响,针对平原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户,采取差异化的激励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汉杰  于法稳  唐洪雷  彭定洪  周建华  
在气候变化应对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政产学研金)参与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创新的条件和策略。以企业合作关系为假设条件,引入金融主体和科研机构,构建了LCEFT的政产学研金协调创新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碳权质押、信用等级、投资回报等因素对博弈系统群体协调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的决策受到政府奖惩机制、绿色信贷项目盈利和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多主体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性正是LCEFT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关键;政府部门的奖惩机制能够促进多主体合作,但难以使得整体获得最优,达到整体最优的关键是有效地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本文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化管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一定的决策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都晶晶   贺娟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老龄化引致的人力资本的弱化和风险态度的转变,会影响到高质量发展中对广泛应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要求。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否能缓解老龄农户在绿色技术采纳中存在的困难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华中三省785份农户的微观数据,考虑了多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利用有序Probit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了农业保险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对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技术采纳的抑制作用。在影响机制上,农业保险主要通过影响老龄农户学习能力和务农风险承担两个渠道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采纳。因此,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技术促进作用,应在加强老龄农户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有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