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8)
2023(17645)
2022(14714)
2021(13547)
2020(11331)
2019(25083)
2018(24234)
2017(46156)
2016(24511)
2015(26995)
2014(26193)
2013(25612)
2012(23267)
2011(20910)
2010(20685)
2009(19943)
2008(19019)
2007(16586)
2006(14667)
2005(13445)
作者
(68217)
(56649)
(56546)
(53469)
(35746)
(27124)
(25667)
(21941)
(21785)
(19878)
(19378)
(18914)
(17846)
(17829)
(17620)
(17546)
(16855)
(16758)
(16452)
(16208)
(13891)
(13880)
(13527)
(12889)
(12733)
(12719)
(12468)
(12336)
(11289)
(11168)
学科
(96262)
经济(96123)
管理(74449)
(71006)
(57451)
企业(57451)
方法(39894)
数学(35217)
中国(34968)
数学方法(34948)
(30914)
(29605)
金融(29602)
(28972)
银行(28936)
(27810)
(26360)
(26200)
业经(22933)
(21294)
贸易(21277)
(20849)
(20065)
财务(20026)
财务管理(19988)
地方(19806)
企业财务(19092)
(17453)
农业(17426)
(16766)
机构
大学(339716)
学院(338736)
(147218)
经济(144515)
管理(129892)
研究(115865)
理学(111275)
理学院(110075)
管理学(108489)
管理学院(107857)
中国(99081)
(72366)
(70284)
科学(67214)
财经(57233)
(56951)
中心(55444)
(55303)
(52232)
研究所(51613)
(48744)
业大(47634)
经济学(47550)
北京(44005)
农业(43482)
经济学院(43036)
财经大学(43022)
(41573)
(40719)
师范(40231)
基金
项目(229081)
科学(182163)
基金(170639)
研究(166616)
(149704)
国家(148529)
科学基金(127541)
社会(111266)
社会科(105698)
社会科学(105678)
基金项目(89527)
(86382)
自然(80560)
自然科(78760)
自然科学(78733)
自然科学基金(77361)
教育(75002)
(73615)
资助(68643)
编号(65685)
成果(53426)
重点(51896)
(51562)
(49137)
(48726)
国家社会(48057)
(46510)
创新(45773)
教育部(44848)
课题(44338)
期刊
(155986)
经济(155986)
研究(102950)
中国(67536)
(56565)
学报(53366)
(50214)
(49314)
金融(49314)
科学(48473)
管理(46618)
大学(40236)
学学(38208)
农业(33059)
财经(28837)
教育(28240)
经济研究(27253)
(24700)
技术(24692)
业经(24480)
问题(20088)
(18771)
(17767)
国际(17214)
理论(16864)
世界(16016)
(15793)
技术经济(14995)
实践(14927)
(14927)
共检索到511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桂芬   陈倩   王佳莹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非对称信息视角下中国区域金融风险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采用TVP-SV-VAR模型探究不同地区区域内金融风险影响机制的异质性。研究表明,非对称信息下金融系统委托代理行为致使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配给,资金倾斜助长了地方债扩张和房地产泡沫累积,一旦债务违约及泡沫破裂造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积聚,将引发区域金融风险。异质性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中房地产泡沫是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主导因素;经济次发达地区中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是引致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冲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金融风险是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与房地产泡沫共同作用所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应严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并对地方债扩张和房地产泡沫等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实行“属性+对策”的差异化监管,构建风险治理的区域协作平台,提高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能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浙江省重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课题组  潘广恩  谭波  陶永诚  姚星垣  
"十一五"期间,浙江将从"金融大省"大步迈向"金融强省"。根据《浙江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浙江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年平均增长18%,占全省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分别达到6.5%和14%,金融产业对浙江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浙江省将基本形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协调发展,具有多种融资平台、具备各种金融交易工具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浙江省将建设成为"金融改革的先行区、金融发展的繁荣区、金融生态的优质区、金融运行的安全区",以此初步确立"金融强省"的地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擎  刘军  毛锐  
基于"CAMELS"评级体系构建区域银行业风险系数,计算大型、中型、小微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从全国和地区层面系统性地研究杠杆率水平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大型企业杠杆率的提升将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中小型企业杠杆率提升将降低区域性金融风险;东部地区企业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与全国保持一致,中部地区大型企业、小微企业杠杆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西部、东北地区影响则不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稳杠杆和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政策的制定应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通过采用中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极端气候灾害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极端气候能够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极端气候对不同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冲击更大;第三,极端气候主要通过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两种渠道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其中中西部地区居民部门中介效应最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棕伟  顾伟忠  
本文以区域为研究空间载体,同时兼顾区域内与区域间,试图探究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区域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区域内研究着重以经济运行主体的四大经济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内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家庭部门以及金融部门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及其传导路径;区域间是通过区域间银行债权债务关系网、企业担保链条以及区域产业分工进行传导。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完善区域金融风险监控和协作体系、提高银行资产质量、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加强企业风险源监测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晓菊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剧增。近二、三年来持续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危机、巴西的金融动荡、日本、韩国、泰国的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从不同角度证明了金融风险对经济稳定发展和银行稳健经营的威胁与挑战。随着经济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沈丽  张影  李文君  刘媛  
文章基于我国2005至2016年的分省数据,采用SMR和基尼系数法刻画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样化空间关联模式,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从经济四部门视角验证了区域金融风险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从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来看,在时间维度上,大部分省份仍存在较高的金融风险,在空间维度上,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风险地区内差异较大,中部较小,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风险的地区间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小;区域内政府、企业和家庭部门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时空演化的主要原因,且区域间的风险外溢效应加大了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冲击作用。因此,国家防控金融风险要切中要害,从区域金融风险的源头抓起,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防止区域内外驱动机制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放大作用,避免决策偏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献东  
区域金融风险介于微观个体金融机构风险和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日益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国家审计。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国家审计是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重要力量,在管理区域金融风险中以"维护区域金融安全、推动区域金融改革、促进区域金融发展"为总体目标,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一功能定位需要通过事前预警机制、事发参与机制和事后整改机制来实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人行南通市分行课题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庆君   赵志尚   孟新新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能源结构转型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结构转型与区域金融风险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且能源结构转型可以通过经济杠杆效应影响区域金融风险;科技创新可以显著缓释能源结构转型引致的区域金融风险,路径创新能显著缓释由路径依赖和脆弱诱发的金融风险。异质性检验发现,能源结构转型与区域金融风险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此外,政策制度创新也可以缓释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可能引致的区域金融风险。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确保能源结构转型的“顺滑、平稳”过渡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娟娟   李笃蒙   刘溪源  
区域金融风险的滋生蔓延与金融体系的权力分配状况密不可分。本文首先从“央—地”之间的金融权力博弈阐析了地方政府“隐性”争权的内涵和历史沿革,然后以此为基础探究了隐性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理与溢出机制,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临近、地理位置较为毗邻的地区之间,隐性金融分权与区域金融风险都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隐性金融分权对本地区和临近地区的区域金融风险皆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中部金融欠发达地区的隐性金融分权的风险效应更为强烈。隐性金融分权抬升区域金融风险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繁荣时,这种风险效应会减弱。由此,推进金融分权制度化建设、弱化地方政府过度干预金融动机对于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孙悦  
国际经济一体化加剧了金融领域的竞争。金融创新已成为促进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但金融创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金融风险。本文分析了区域金融创新和区域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规避金融风险的需求激发了金融创新,而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又可能从多方面造成区域内的金融风险。因此,在经济区域内实施风险控制,以降低区域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信用风险转移在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理想的信用风险转移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和效率,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威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的低效,这将导致风险的不适度集中、风险定价不准确以及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将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霞  
近年来我国各地方政府陆续开展购买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目前对政府购买服务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主体之间广泛分布的信息非对称导致购买服务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合谋与寻租等多重风险,对服务购买对象、供应方选择、合同履行以及购买绩效等均具有消极影响。解决购买服务中的信息非对称和委托代理难题,推进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顺利开展,亟需构建代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多元监督和评估、促进信息透明与信息共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凌峰  叶永刚  
本文基于部门结构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性质和传递进行分析,通过构造部门风险指标来度量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部门金融风险,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区域金融风险构成中,企业部门和公共部门是主要风险来源,并进一步向金融部门传递和累积。有必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和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进行约束来改善财政缺口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