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7)
- 2023(7807)
- 2022(6703)
- 2021(6267)
- 2020(5184)
- 2019(11462)
- 2018(11536)
- 2017(22094)
- 2016(11667)
- 2015(13054)
- 2014(12603)
- 2013(11943)
- 2012(10882)
- 2011(9761)
- 2010(10123)
- 2009(9670)
- 2008(9402)
- 2007(8543)
- 2006(7867)
- 2005(7136)
- 学科
- 济(42384)
- 经济(42339)
- 管理(40685)
- 业(37916)
- 企(34594)
- 企业(34594)
- 方法(15877)
- 财(15091)
- 农(13323)
- 业经(13272)
- 中国(12285)
- 策(11506)
- 数学(11388)
- 数学方法(11144)
- 务(10325)
- 财务(10291)
- 财务管理(10274)
- 理论(10139)
- 制(9934)
- 企业财务(9755)
- 贸(9055)
- 贸易(9048)
- 地方(8928)
- 易(8799)
- 和(8760)
- 农业(8480)
- 划(7774)
- 银(7610)
- 银行(7608)
- 学(7310)
- 机构
- 学院(160927)
- 大学(157275)
- 管理(64896)
- 济(63463)
- 经济(61952)
- 理学(54622)
- 理学院(54103)
- 管理学(53332)
- 管理学院(52991)
- 研究(51036)
- 中国(40465)
- 财(33559)
- 京(32416)
- 科学(28424)
- 江(25565)
- 财经(25411)
- 中心(24628)
- 所(24370)
- 经(22873)
- 研究所(21452)
- 范(21189)
- 师范(21037)
- 州(20719)
- 农(20598)
- 北京(20361)
- 业大(19103)
- 院(18586)
- 财经大学(18458)
- 经济学(17652)
- 技术(17332)
- 基金
- 项目(99913)
- 科学(79339)
- 研究(79007)
- 基金(71360)
- 家(60202)
- 国家(59649)
- 科学基金(52192)
- 社会(49292)
- 社会科(46498)
- 社会科学(46492)
- 省(39218)
- 基金项目(36563)
- 教育(36393)
- 编号(35257)
- 划(32610)
- 自然(32453)
- 自然科(31719)
- 自然科学(31711)
- 自然科学基金(31154)
- 成果(30325)
- 资助(29091)
- 课题(23470)
- 项目编号(22768)
- 重点(21798)
- 部(21673)
- 发(21577)
- 性(20827)
- 创(20796)
- 年(20232)
- 制(19498)
共检索到252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莉 厉军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与报酬确定方法 ,指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确定代理人报酬参数的思路。为了激励责任中心代理人 ,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对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核及确定代理人的报酬时 ,既要遵循可控性原则 ,也应让代理人分担部分风险 ,同时可以参考同行业的业绩来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丽君 张晓鸥
本文讨论了两种情况下产品转让价格的确定问题 :(Ⅰ)签约前生产商不了解销售商的销售能力 ,可能出现“逆向选择”问题。(Ⅱ)签约后生产商不了解销售商的销售努力 ,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针对这两种情况 ,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讨论了最优转让价格的确定思路。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谷水亮 鞠彦兵 马海燕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对代理的激励和约束影响双方的利益,而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使问题更为复杂。为此,建立了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条件下,对代理的激励和约束如何影响双方利益的博弈模型。基于该模型,可以定量和定性地分析影响双方签订的合同的因素,因此可以获得一个最优的激励合同。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文霞
当前我国保险代理人中存在大量的违规操作行为,本文运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保险代理人的佣金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对保险代理人的薪酬激励不应单纯地重视业务数量,而应促其重视业务质量,最后给出相关激励机制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立龙 夏同水 许可
基于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两级供应链如何制定产品质量控制策略问题。构建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期望收益函数模型,制造商存在单边道德风险问题(降低其产品质量水平),此时销售商将支付"信息租金"以减少道德风险。运用最优化原理,求解了制造商的最优价格折扣、产品质量预防水平与销售商的最优外部损失成本分摊比例、质量检验水平,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制造商产品质量预防水平的提高,制造商的质量预防成本将显著减少;随着销售商产品质量检验水平的增加,制造商所分摊的外部损失成本将减少,外部损失成本的分摊比例呈下降趋势,制造商产品质量缺陷概率将降低,制造商的期望收益也将增加,而销售商为激励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绪兵
在政府规制实践中 ,规制者和被规制者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本文运用委托 -代理模型的基本思想 ,分析了 L M机制和伯圣科 -萨平顿规制合同等模型的内在机理 ,指出政府可以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来打破被规制者对信息的垄断 ,从而提高规制效率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提出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我国政府规制应引入激励性规制制度。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性规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浩 傅强 王艺颖
设计有效激励合约一直是治理委托代理合作的关键。将代理人的努力投入和拆台两种行为同时纳入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比较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平均支付激励合约、锦标赛激励合约和两者的混合激励合约对代理人行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激励合约是一种比平均支付激励合约和锦标赛激励合约更为有效的激励合约,它能有效治理"平均支付带来搭便车、锦标赛激励导致拆台"的代理人行为取向难题;混合激励合约的有效性取决于平均支付激励合约中的产出分享比例和锦标赛激励合约中的报酬差距这两个关键变量;数值模拟分析显示,在相对低报酬差距情形下,能找到最优产出分享比例并最大化委托人的收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钢 郭文旌
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一方面迫于业绩压力寻求贷款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手握投资项目的借款人又急需信贷资金的支持。针对该问题,在传统的银行信贷过程中引入了多阶段信号模型,银行根据借款人投资项目披露的阶段性信号值锁定该笔贷款风险情况,决定本阶段及后续阶段的信贷策略。研究发现:多阶段信号模型的引入对银行信贷资金形成了很好的保护机制,在督促借款人提高自身努力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信贷资金对于优质项目配置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信贷资金违约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书新 王稳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高赔付率、高亏损率特征及其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政府支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政府、保险公司和投保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会引发道德风险而降低政府补贴的使用效率。本文构建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这种效率损失,并应用Kreps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预期补贴政策变动时的策略性反应,进而提出了降低这种效率损失的对策,即政府补贴政策的设计与运行应力求克服信息不对称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津津 朱东辰
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是现代企业家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现代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及其实现形式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最优报酬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现金(短期激励)以及股票期权(长期激励)的组合报酬契约模型,最后对我国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万华 白永亮
文章针对环保产业的外部性和环保产品的公共产品性质,讨论了财政政策支持环保产业的必要性。基于信息不对称,构建政府部门与环保企业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分析,得出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并分析偏离分离均衡条件时,支持环保产业财政政策的两种不同效果;找出影响支持环保产业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据此提出改进支持环保产业财政政策效果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保产业 信号传递博弈 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宝光 孙振
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由于未能考虑信息不对称因素,造成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本文引入市场竞争中现实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约束条件,提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质量成本决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现实中传统质量成本理论无法说明的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从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并给出了尚未界定的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适应条件。
关键词:
质量成本管理 非对称信息 决策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健柏 伍如昕 杨涛
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形下过度自信的代理人的报酬契约设计问题,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过度自信对报酬契约设计的影响机制,包括对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工资水平、代理成本、委托人次优期望效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有效地验证了模型推导的结论。研究表明: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越高,要求的工资水平越高,风险分担系数越高,并且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委托人雇佣过度自信的代理人时不仅能增大委托人的次优期望效用,而且代理人本身得到的工资效用水平也是增加的,从而使代理成本有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代理人 过度自信 报酬契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雅慧 罗守贵
企业在申请研发资助的过程中可能会通过策略性创新释放虚假信号,将自身伪装成高创新能力企业,而处于信息劣势的政府难以识别其真伪。本文考虑这种逆向选择行为,构建一个包含创新引领者和创新追随者的两阶段模型,探究企业进行策略性创新的条件并提出两种政府应对措施,即信号甄别和差异化资助。结果表明:在不完全信息下,高研发资助鼓励创新追随者开展策略性创新。两种应对措施中,信号甄别仅能限制却无法消除策略性行为,而差异化资助则打破了策略性创新条件,鼓励创新追随者开展实质性创新。因此,在政府信号甄别精确度不高的情况下,实施差异化资助是更好的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有海 周玲
目前我国住房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住房消费的特点决定了住房消费必须有银行的信贷支持。在开展消费信贷过程中 ,由于借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 ,使消费信贷资金的市场运行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 ,资金运行中存在流动性小、风险性大和收益不确定性的特点。解决的办法应该从国家、借贷者和银行三个方面入手 ,采取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措施 ,促使信贷资金证券化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体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