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8)
2023(11311)
2022(9820)
2021(8982)
2020(7810)
2019(17600)
2018(17823)
2017(34007)
2016(18804)
2015(21465)
2014(21371)
2013(20553)
2012(18756)
2011(17100)
2010(17210)
2009(16587)
2008(16492)
2007(15299)
2006(13203)
2005(11965)
作者
(53055)
(44548)
(44411)
(42503)
(28043)
(21258)
(20533)
(17162)
(16602)
(15945)
(14885)
(14846)
(14030)
(13952)
(13824)
(13765)
(13716)
(13104)
(12945)
(12854)
(11129)
(11043)
(10614)
(10285)
(10034)
(10021)
(10011)
(9893)
(8947)
(8868)
学科
(70118)
经济(70018)
管理(59253)
(52116)
(43853)
企业(43853)
方法(32080)
数学(27778)
数学方法(27478)
(23264)
(20117)
中国(18681)
(18529)
业经(16774)
(15006)
财务(14964)
财务管理(14922)
(14434)
企业财务(14124)
(13825)
贸易(13820)
(13440)
农业(12768)
理论(12633)
(12411)
地方(12391)
(12211)
银行(12184)
(11657)
(11529)
机构
大学(268188)
学院(266069)
(104664)
经济(102250)
管理(100646)
理学(85710)
理学院(84814)
研究(84529)
管理学(83246)
管理学院(82746)
中国(64564)
(55475)
(52996)
科学(51393)
(43450)
(42696)
(41759)
财经(41132)
中心(40388)
业大(38947)
研究所(38276)
(36919)
(35380)
师范(35039)
北京(34544)
农业(34233)
(33230)
经济学(32268)
财经大学(30161)
(30023)
基金
项目(171902)
科学(134083)
研究(129463)
基金(122167)
(104864)
国家(103983)
科学基金(89055)
社会(80401)
社会科(76043)
社会科学(76020)
(68767)
基金项目(64645)
教育(61452)
(56976)
自然(56125)
编号(55842)
自然科(54795)
自然科学(54777)
自然科学基金(53797)
资助(49590)
成果(47537)
重点(38665)
(38087)
课题(37806)
(36305)
(35988)
(35727)
项目编号(34927)
创新(33605)
大学(33364)
期刊
(117315)
经济(117315)
研究(77161)
中国(55091)
(44661)
学报(41245)
(39835)
管理(35645)
科学(35465)
教育(34048)
大学(31085)
学学(28290)
农业(26469)
(23475)
金融(23475)
技术(22878)
财经(20682)
业经(20002)
经济研究(18803)
图书(18757)
(17691)
问题(15207)
理论(14027)
(13940)
(13233)
财会(13115)
书馆(12944)
图书馆(12944)
实践(12792)
(12792)
共检索到39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绪兵  
在政府规制实践中 ,规制者和被规制者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本文运用委托 -代理模型的基本思想 ,分析了 L M机制和伯圣科 -萨平顿规制合同等模型的内在机理 ,指出政府可以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来打破被规制者对信息的垄断 ,从而提高规制效率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提出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我国政府规制应引入激励性规制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臧振春  吴国蔚  贾兴民  
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日益复杂,银行对企业的放贷面临新的挑战。企业为了获得贷款想方设法隐瞒自己信息,银行为了避免损失,极力加强监管力度。由于商业银行(放款者)与企业(贷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所以它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风险决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媛媛  李帮义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框架,通过引入进化博弈模型,建立了一个存在并购破裂风险的无限期企业并购定价模型,并以并购方为例,对影响并购谈判的主要因素及应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模型表明,并购方策略稳定性主要受被并购方对谈判破裂风险的态度影响,并与其报价以及真实价值紧密相关。因此,并购方可以采用先试探后改变出价的谈判方式,试探出被并购方的真实价值,进而操纵被并购方策略调整速度,以维护自身利益。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嘉明  张晓美  
信息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活动的前提和依据。企业所获得的信息精度越高,信息的价值越大,所进行的税收筹划也就越有实用性,越有可能成功。在现实条件下,企业进行的税收筹划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税收筹划的实践中,企业应根据税收筹划的不同领域制定多套筹划备选方案,筹划的方案越多,筹划的实际效果就越佳,获得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万华  白永亮  
文章针对环保产业的外部性和环保产品的公共产品性质,讨论了财政政策支持环保产业的必要性。基于信息不对称,构建政府部门与环保企业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分析,得出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并分析偏离分离均衡条件时,支持环保产业财政政策的两种不同效果;找出影响支持环保产业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据此提出改进支持环保产业财政政策效果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忠镖  魏兰霞  
由于代建项目一般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关系复杂、隐蔽性较强,很多质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项目代建单位比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工作及其环境更为了解,因此,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项目代建单位在信息占有方面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项目代建单位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损害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利益来最大化地提高自己的利益,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无理索赔等等。在此,文章针对在这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完善代建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臧振春  吴国蔚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最能直观体现人才价值量大小的指标就是薪酬。企业在人才市场上招聘人才,需要支付相应的薪酬;而人才为了事业和金钱需要寻求更适宜的公司,从而获得较高的薪酬。笔者根据人才市场的现状,对人才与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超薪酬战略”在人才招聘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阳旭  
在现行的医疗服务制度中,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这会扭曲医患者的行为选择,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本论文通过对医疗服务过程中价格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及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医患行为问题分析,提出缩小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规制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的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玉华  谢承蓉  
本文以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国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政府规制下的合谋和滥用权威的寻租行为,认为信息不对称和政府的监管不力是诱导国企从事寻租活动的主要因素,只有稳步推进国企改革并强化对寻租行为的惩戒机制,才能有效遇制腐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华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王志华引言银行是经营货币资产、接受信用的特殊经济机构。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经营目标,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原则。我国所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标志着国内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的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筱  顾春龙  
传统物流外包由于缺乏激励机制,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都可以获得外包企业提供的固定收益,而不用承担相应服务风险。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物流外包激励模型,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外包业务投入一定比例资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该激励机制能有效避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最大化降低物流外包企业经营风险。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物流外包企业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加绝对信息量、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体系、形成长期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完善的物流外包合同约定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后平  凌弈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传统农地信贷市场中,银行与农户经过多轮博弈,金融交易仍难达成,土地资源错配严重。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激发农村经济活力,针对农地金融贷款难问题,四川省创新性引入第三方中介,即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农户提供借款担保,该融资方式称为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运用博弈论理论与方法分析传统农地贷款和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两种模式下,相关利益方的博弈行为与期望收益。证明了后者优于前者,得出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