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7)
2023(6749)
2022(5679)
2021(5320)
2020(4554)
2019(10739)
2018(10976)
2017(21751)
2016(11550)
2015(12889)
2014(12967)
2013(12649)
2012(11662)
2011(10643)
2010(10776)
2009(10252)
2008(10414)
2007(9047)
2006(8219)
2005(7647)
作者
(31254)
(25923)
(25911)
(24814)
(17004)
(12474)
(12159)
(10116)
(9894)
(9526)
(9265)
(8916)
(8385)
(8242)
(8220)
(8194)
(7889)
(7687)
(7585)
(7260)
(6696)
(6388)
(6216)
(6120)
(6051)
(5821)
(5806)
(5599)
(5299)
(4980)
学科
(55860)
经济(55792)
管理(39117)
(37589)
(33628)
企业(33628)
方法(30920)
数学(28350)
数学方法(28186)
(18684)
(14541)
(12882)
财务(12866)
财务管理(12839)
企业财务(12554)
中国(12388)
业经(11007)
(10984)
金融(10984)
(10752)
(10400)
(9686)
银行(9684)
(9223)
体制(9205)
(9062)
贸易(9056)
(8731)
地方(7928)
(7734)
机构
大学(171503)
学院(166516)
(76785)
经济(75383)
管理(70733)
理学(60410)
理学院(59934)
管理学(59260)
管理学院(58904)
研究(51534)
中国(42630)
(40777)
(33993)
财经(32153)
(29401)
科学(25439)
中心(25218)
经济学(24982)
财经大学(24402)
(24364)
(24094)
经济学院(22641)
北京(21589)
研究所(21080)
(20550)
商学(20287)
商学院(20107)
业大(19607)
(19298)
(19292)
基金
项目(105743)
科学(85351)
基金(81465)
研究(78372)
(69024)
国家(68526)
科学基金(61178)
社会(53212)
社会科(50783)
社会科学(50769)
基金项目(42407)
自然(38646)
自然科(37846)
自然科学(37840)
(37554)
自然科学基金(37235)
教育(37150)
资助(35013)
(32042)
编号(31187)
成果(26510)
(25588)
教育部(23355)
国家社会(23199)
重点(22717)
人文(22401)
(21643)
大学(21312)
(21265)
项目编号(20439)
期刊
(79910)
经济(79910)
研究(53944)
(34400)
中国(31561)
管理(26677)
(23682)
金融(23682)
学报(21636)
科学(19388)
财经(18118)
大学(17275)
(16735)
学学(15784)
(15358)
教育(15093)
经济研究(14076)
技术(13294)
业经(11429)
理论(11042)
图书(10911)
问题(10601)
农业(10267)
实践(9852)
(9852)
统计(9818)
(9245)
(8682)
技术经济(8575)
财会(8122)
共检索到258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时兴  
在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框架下揭示知情交易者对股票交易市场的操纵,并运用计量模型检验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上海股市的信息非对称性冲击与"杭萧钢构"的内幕交易。研究表明,基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反馈效应是知情交易者利用交易策略操纵股价的重要原因,加强制度设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抑制操纵股票价格的行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阳  赵大玮  
本文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一和第二批试点公司作为样本,以事件研究为基础,进行了累积超常收益率的波动分析、相对交易量的变化分析、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三个不同的分析指标都表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这一结论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以及给投资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华一  庞遥  
一、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本文以沪深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证券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对内幕信息的定义,选取了2008年以来现金分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傅勇  谭松涛  
本文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合谋问题以及合谋的可能途径——内幕交易。文章的基本发现有两个:第一,在控制了影响股改对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后,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股改对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全体流通股股东以及大个体流通股股东对方案的赞成比例与对价水平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机构投资者对方案的赞成比例越高,公司的内幕交易程度也越高,而其他流通股股东的表决意见与内幕交易程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内幕交易进行了合谋,合谋的结果使得非流通股股东得以支付一个较低的对价水平,而机构投资者则通过内幕交易获得额外收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田满文  
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样本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累积超常收益率(CAR)、超常换手率(AAT)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泄漏从而导致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削弱了资本市场效率。因此,必须强化信息披露与监管,促进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刚  郭立夫  刘清恩  
我国股票市场最近一年多来的长期低迷,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悦  赵建军  
笔者将分形、混沌等复杂科学理论引入中国股票市场交易的研究。沪深A股市场价格并不呈随机行走状态,收益序列之间存在趋势持续的特性且呈现出低维确定性混沌过程,表现出强烈的复杂性系统特征。实证的结果为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正反馈行为提供了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利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控股股东集团净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显著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实证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影响到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改革的政策效果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权结构最不合理的公司中最为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南春  
本文收集了45家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的1800个原始财务指标,采用T检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选择样本企业2003年至2006年的"每股收益"等10个财务指标作为检验元,评估这些企业改革前后财务绩效的变化,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短期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在改革前后无显著变化,而企业的长期债务风险在改革后有所加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海城  
1873年,中华第一股——轮船招商局股票顺利发行,晚清华商股票交易市场继而产生。最初,华商股票交易市场交投清淡,后来形势逆转,股价持续攀升,然而股市泡沫累积,最终导致1883年上海股市危机。晚清上海还出现了股票交易组织。交易组织的演进,既活跃了市场,也促进了股票交易的规范化。股市逆转,大起大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开连  王凯涛  陈金贤  刘宽虎  
内幕交易是我国股票市场常见的一种现象,但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经验数据和定量分析来支持这一立论。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以资产重组作为内幕信息题材,以大户持股集中度作为反映该内幕信息的敏感指标,通过选取深圳证券市场2000、2001两年有重组题材和无重组题材公司各40家,通过采取24析因分析方法,来验证这一论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郭粤  傅李洋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2009年进行重组、高送转、业绩预增和预亏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信息透明度较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法律制度环境不佳是影响内幕交易行为的主要因素。此外,还证实了在缺乏卖空机制的中国股票市场中,内幕人员利用利好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概率大于利空信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蒋竞  黄皖璇  罗荣华  
盈余公告作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已被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相对而言,盈余公告对股票交易量的影响却较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至2013年的数据,从盈余公告信息含量的角度,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特征,研究了盈余公告对股票交易量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发现有:第一,总体来看,好消息和坏消息对交易量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好消息对异常交易量的影响强度要显著高于坏消息;第二,非对称性很可能来源于我国股票市场广泛存在的卖空约束;第三,非对称的特征在机构投资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蒋竞  黄皖璇  罗荣华  
盈余公告作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已被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相对而言,盈余公告对股票交易量的影响却较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至2013年的数据,从盈余公告信息含量的角度,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特征,研究了盈余公告对股票交易量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发现有:第一,总体来看,好消息和坏消息对交易量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好消息对异常交易量的影响强度要显著高于坏消息;第二,非对称性很可能来源于我国股票市场广泛存在的卖空约束;第三,非对称的特征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流动性较好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维奇  牛晋霞  张信东  
股权分置改革自实施以来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上市公司2/3非流通股的流通举措是否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截至1996年12月31日已上市的沪市A股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4月29日为实质性股权分置改革分界点,分析比较股改前后三因子模型的市场拟合情况,并以此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效率改进的效果。实证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三因子模型在截距上全部无异于0,25组合均没有超额收益率,资本市场趋于有效;市场风险因子对股票组合收益率的解释度上升,规模SIZE及账市比BM值这二项公司层面因子对组合收益率的解释度也有所上升;相对于股改前,股改后的拟合系数R2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