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7)
2023(4589)
2022(3636)
2021(3552)
2020(2803)
2019(6234)
2018(6346)
2017(12437)
2016(6570)
2015(7232)
2014(7132)
2013(7254)
2012(6652)
2011(6163)
2010(6292)
2009(6159)
2008(5985)
2007(5628)
2006(5275)
2005(4680)
作者
(18575)
(16439)
(15610)
(14914)
(9655)
(7726)
(7060)
(6195)
(6161)
(5724)
(5471)
(5347)
(4986)
(4799)
(4791)
(4746)
(4729)
(4623)
(4374)
(4289)
(4049)
(3986)
(3888)
(3866)
(3790)
(3707)
(3669)
(3360)
(3297)
(3255)
学科
(47660)
农业(31864)
(31701)
经济(31680)
(29206)
业经(15241)
管理(13347)
农业经济(12215)
(9298)
农村(9281)
(8854)
企业(8854)
(8790)
方法(8271)
发展(7725)
(7723)
数学(7362)
数学方法(7301)
建设(7209)
地方(7142)
土地(6918)
(6877)
中国(6757)
及其(6496)
(6475)
劳动(6475)
农业劳动(6307)
收入(6234)
(6111)
人口(6058)
机构
学院(97668)
大学(91938)
(41410)
(41146)
管理(40769)
经济(40620)
理学(35032)
理学院(34790)
管理学(34364)
管理学院(34202)
研究(30723)
农业(30711)
中国(28488)
业大(22635)
农业大学(18377)
(18264)
科学(18029)
中心(17686)
(16609)
(15712)
(15064)
经济管理(14561)
(14501)
研究所(13437)
财经(12959)
(12710)
(12486)
(12210)
(12160)
师范(12091)
基金
项目(64134)
研究(51259)
科学(50677)
基金(46561)
(39638)
国家(39152)
科学基金(33894)
社会(33434)
社会科(31128)
社会科学(31121)
(26660)
(25697)
基金项目(25403)
编号(24247)
教育(20499)
(20130)
自然(19705)
成果(19386)
自然科(19226)
自然科学(19224)
自然科学基金(18901)
资助(17202)
(15020)
(14221)
国家社会(13961)
(13877)
课题(13644)
(13490)
(13307)
(13233)
期刊
(53619)
经济(53619)
(50504)
农业(33894)
研究(24374)
中国(21849)
业经(17310)
(17130)
金融(17130)
学报(16005)
科学(14420)
农业经济(14170)
(14162)
农村(13993)
(13993)
大学(12856)
学学(12326)
(11448)
农村经济(8927)
问题(8453)
(8188)
管理(7580)
图书(7500)
世界(7474)
经济问题(7323)
社会(7248)
技术(6910)
社会科(6910)
社会科学(6910)
业大(6095)
共检索到151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颖  
从非对称信息理论出发,联系泰国农业合作银行(BAAC)的经营实际,笔者认为非对称信息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阻碍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的重要原因。解除金融抑制,实现农村利率自由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正规金融弱化的问题,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应该重点采取制度创新方式,帮助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励正规金融部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富民  
在非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而目前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必须发展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和乡村银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士华  李伟毅  
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当同时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贷款人必须考虑非对称信息对行为(工作努力)和类型(生产力)的影响,他们将根据自身的可获得信息量、信贷处理成本、借款人担保禀赋等因素,设计出适应于不同类型借款人的信贷合约,从而实现信贷资金配置。对两类贷款人("小贷"贷款人和"农信"贷款人)的信贷交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贷"的信贷合约条件比"农信"的信贷合约条件更具有可变性;"小贷"借款人比"农信"借款人更富裕且生产力更高;"农信"中的高生产力借款人更可能转移到"小贷"来申请贷款。政策启示在于创新农村信贷合约、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国华  肖兰华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落后,且治理结构不规范,讲信用不够,特别是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与银行的信贷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交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银行的信贷配给,也使农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信贷难。为此,本文提出一些缓解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臧振春  吴国蔚  贾兴民  
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日益复杂,银行对企业的放贷面临新的挑战。企业为了获得贷款想方设法隐瞒自己信息,银行为了避免损失,极力加强监管力度。由于商业银行(放款者)与企业(贷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所以它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风险决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段小波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银行信贷段小波一、非对称信息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交易中,当交易双方获得某一事件的真实信息的程度存在差异时,或者说,当交易一方知道得比另一方多时,交易双方就存在非对称信息,或者说,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有海  周玲  
目前我国住房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住房消费的特点决定了住房消费必须有银行的信贷支持。在开展消费信贷过程中 ,由于借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 ,使消费信贷资金的市场运行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 ,资金运行中存在流动性小、风险性大和收益不确定性的特点。解决的办法应该从国家、借贷者和银行三个方面入手 ,采取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措施 ,促使信贷资金证券化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体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磊  伍新木  
本文通过对斯蒂格利茨和威斯关于信息不完备的信贷市场研究的扩展 ,提出了在引入抵押信贷的情况下 ,抵押的作用在于抵消更高的贷款风险 ,并具体讨论了抵押值与贷款利率两种金融工具的变动对于逆向选择和信贷配给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鸿卫  田璐  
本文基于某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特征,从而判断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技术的使用效果。研究发现,"熟人"和"关系"是农村信贷市场比较重要的资源;道德风险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形式;"相关交易成本"高;抵押并未发挥甄别借款人的作用,但能刺激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关系型贷款是一柄"双刃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未能有效平衡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技术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这也为信贷技术的优化提供了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兰华  杨刚强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落后,且治理结构不规范,信用缺失,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与银行的信贷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交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银行出现了信贷配给问题,也使农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信贷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缓解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勇兵  罗永方  
信息的完全性可促进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稳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信社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信息非对称问题,认为农信社可从内外部环境两方面探寻减少信息非对称的方法,提高经营效益,并建议从法人治理、存贷款业务及内控管理方面增强内部信息的充分性,从建立贷款的担保体系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方面为农信社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信息的完全性,以促进农信社的金融生态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治  胡迪  
本文在梳理总结中国农户信贷违约机理的基础上,从家庭金融的微观视角重构农户信贷违约的完整逻辑框架,提出农户违约行为动机背后存在以往研究忽略的被动性违约因素,并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2012年吉林省3096条农户正规金融信贷记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违约行为动机包括主动性违约与被动性违约,且以被动性违约为主导;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被动违约动机因素的信息失控以及对主动违约动机因素的信息非对称,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内生性特征;改变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格局的关键在于变革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违约行为分析中以主动违约为前提假设的分析逻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隽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中,由于对企业信息掌握的不对称给银行发放贷款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农村信用社的脆弱风险防范体系更加要着重提防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发放的负面影响,将由此而带来的信贷风险将至最低成为了农村信用社的迫切需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华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银行信贷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王志华引言银行是经营货币资产、接受信用的特殊经济机构。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经营目标,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原则。我国所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标志着国内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的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