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4)
- 2023(11377)
- 2022(9962)
- 2021(9310)
- 2020(8212)
- 2019(18858)
- 2018(18904)
- 2017(38202)
- 2016(20516)
- 2015(23468)
- 2014(23145)
- 2013(22834)
- 2012(21292)
- 2011(19255)
- 2010(19493)
- 2009(18807)
- 2008(18937)
- 2007(17142)
- 2006(15114)
- 2005(13803)
- 学科
- 济(86599)
- 经济(86495)
- 管理(67214)
- 业(66746)
- 企(56802)
- 企业(56802)
- 方法(45558)
- 数学(40552)
- 数学方法(40261)
- 财(29643)
- 农(23132)
- 中国(22113)
- 务(21195)
- 财务(21162)
- 财务管理(21116)
- 企业财务(20242)
- 制(20116)
- 业经(18554)
- 贸(17641)
- 贸易(17634)
- 易(17161)
- 银(15145)
- 银行(15115)
- 学(14975)
- 农业(14819)
- 行(14291)
- 融(13809)
- 金融(13807)
- 体(13386)
- 地方(13283)
- 机构
- 大学(302764)
- 学院(301422)
- 济(125997)
- 经济(123437)
- 管理(120939)
- 理学(103712)
- 理学院(102733)
- 管理学(101315)
- 管理学院(100734)
- 研究(91312)
- 中国(73678)
- 财(64018)
- 京(62057)
- 科学(52488)
- 财经(51141)
- 经(46295)
- 所(45554)
- 农(45305)
- 江(44267)
- 中心(43901)
- 业大(41081)
- 研究所(40473)
- 北京(39108)
- 经济学(38892)
- 财经大学(38017)
- 范(36484)
- 师范(36142)
- 州(35935)
- 农业(35842)
- 经济学院(35531)
- 基金
- 项目(189160)
- 科学(149503)
- 研究(140162)
- 基金(139094)
- 家(118729)
- 国家(117755)
- 科学基金(102087)
- 社会(89701)
- 社会科(85174)
- 社会科学(85150)
- 基金项目(73479)
- 省(72723)
- 教育(65717)
- 自然(65364)
- 自然科(63870)
- 自然科学(63853)
- 自然科学基金(62788)
- 划(61063)
- 编号(59408)
- 资助(58338)
- 成果(48977)
- 部(43533)
- 重点(41734)
- 创(39047)
- 发(38971)
- 课题(38333)
- 教育部(38138)
- 人文(37582)
- 项目编号(37375)
- 科研(36801)
- 期刊
- 济(137243)
- 经济(137243)
- 研究(86773)
- 财(52941)
- 中国(51565)
- 管理(43316)
- 学报(42634)
- 农(40265)
- 科学(38329)
- 融(32293)
- 金融(32293)
- 大学(32071)
- 学学(30080)
- 教育(26679)
- 农业(26578)
- 财经(26322)
- 技术(24293)
- 业经(24000)
- 经济研究(22689)
- 经(22372)
- 问题(18780)
- 理论(16861)
- 图书(16845)
- 贸(16622)
- 商业(15703)
- 技术经济(15265)
- 实践(15202)
- 践(15202)
- 财会(15106)
- 统计(15056)
共检索到443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增基 蒲海泉
在提出信息交流程度概念的基础上 ,对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 ,得出经理人员持股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及在目前情况下不宜将激励人员范围过于扩大的结论 ,并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持股机制设计中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增基 张宗益 朱健
上市公司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最高形态,如何实施股权激励,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证分析表明,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之间基本不相关。国有股份所占比例对经理人员持股比例无显著性影响,法人股份与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社会公众股对公司经理人员的持股情况无显著性影响。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风险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中非执行董事所占比例愈高,公司更倾向经理人员多持有公司股票。研究得出结论,要使股权激励真正发挥作用,从公司内部来看,必须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并建立和完善经理市场,从公司外部来看,必须完善证券市场。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经营者持股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孙月静
在保持公司特征同质性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民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主成分构建对经营者的约束水平。综合考虑约束水平对股权激励的影响,细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激励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数学模型分析认为:国内民营上市公司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能发挥激励效果,但激励强度有待加强;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与约束水平能彼此增强各自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但实证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经营者 股权激励 约束水平 激励约束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会起
本文选取2004——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在抑制经营者为增加自身效用而进行盈余管理方面失效,经营者持股比例低或股权激励不足并不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经营者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建波
在激励机制设计不当或公司内部治理弱化的情况下对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不仅不能起到激励经营者像关心自己的利益一样真正关心企业利益的作用,相反,会“名正言顺”地沦为经营者掠夺股东利益为自己谋利的工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现杰 王怀庭
建立健全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营者持股、国家股股东(国有资本注资持股)和流通股股东(中小股东持股)具有不同的股权激励效果。其中经营者持股具有最强的激励功能,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国有资本容易出现投资者主体缺乏保护机制的问题,进而扩大委托代理关系的距离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引发企业效率低下;在流通股股东的激励环境下,股权流动性分裂从根本上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可能导致经营者持股和国家股的激励减弱。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经营者 股权激励 公司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增基 郭桂玺 张宗益
本文选取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研究经营者升迁的决定因素对公司绩效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董事长更多的关注政治激励,总经理更多的关心物质激励,当存在晋升机会时,政治激励、物质激励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年轻管理者的对公司绩效的作用往往主观地被低估,任期、政治关联、学历同晋升机会、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上级对高级管理人员经营能力的判断时,应剔除高级管理人员个人特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经营者报酬 政治激励 公司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茂平
文章以中国1997—1999年上市的公司运行到股权分置改革前(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结构的激励效应。实证研究显示: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法人股比例则与公司绩效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明显。同时,实证研究发现,以前人们研究中所讲的U型关系并不存在。这一研究结论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而改善公司绩效,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波 孙菊生
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治理特征、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提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 ,在实行股权激励前业绩普遍较高 ,存在选择性偏见。 (2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与由第一大股东选派的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的公司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高于两职分离的公司。 (3 )成长性较高的公司 ,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正相关。 (4)强制经营者持股、用年薪购买流通股以及混合模式的激励效果较好。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对于那些内部治理机制弱化的公司 ,经营者存在利用股权激励机制为自己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华
文章在回顾与股权激励有关的文献基础上,以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之间公告股权激励预案的8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在事件窗口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预案公告事件前后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然后将样本公司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细分,对各组之间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及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进行了比较,以探求各组间的差异,同时发现事件存在提前泄露的情况,并反映出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问题。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事件研究法 短期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邦贵
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防止他们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是设计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机制会有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
委托-代理问题 股权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孔峰 宋国平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有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合同来消除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委托代理理论遇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结合国有企业经营者双重身份的特点,在经营者市场声誉和政治声誉的双重声誉下,以股权激励报酬为例对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最优合同进行研究,认为最优激励程度与经理人风险规避系数、企业业绩波动性及各种努力的成本系数成反比,与努力之间的相关性成正比;随着短期努力对当期业绩的贡献系数和长期业绩对当期业绩的负效应系数的增大,最优激励水平不断弱化。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政治声誉 市场声誉 最优合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