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2)
- 2023(18548)
- 2022(15793)
- 2021(14779)
- 2020(12231)
- 2019(27765)
- 2018(27412)
- 2017(52708)
- 2016(28353)
- 2015(31521)
- 2014(30931)
- 2013(30566)
- 2012(27765)
- 2011(24993)
- 2010(25068)
- 2009(23491)
- 2008(22284)
- 2007(19946)
- 2006(17740)
- 2005(15606)
- 学科
- 济(111444)
- 经济(111326)
- 业(84575)
- 管理(77874)
- 企(62362)
- 企业(62362)
- 农(51938)
- 方法(47757)
- 数学(41636)
- 数学方法(41217)
- 农业(34391)
- 中国(33440)
- 业经(30173)
- 财(30014)
- 融(29434)
- 金融(29432)
- 银(28129)
- 银行(28059)
- 行(26971)
- 制(25089)
- 地方(24116)
- 学(23900)
- 贸(21448)
- 贸易(21429)
- 易(20852)
- 务(19810)
- 财务(19739)
- 财务管理(19706)
- 企业财务(18808)
- 理论(17873)
- 机构
- 学院(398939)
- 大学(396540)
- 济(159159)
- 管理(156569)
- 经济(155784)
- 理学(135606)
- 理学院(134156)
- 研究(133453)
- 管理学(131821)
- 管理学院(131121)
- 中国(108046)
- 农(85918)
- 科学(83758)
- 京(83106)
- 财(72169)
- 业大(67561)
- 所(67456)
- 农业(66652)
- 中心(64093)
- 研究所(61570)
- 江(58349)
- 财经(58183)
- 经(53055)
- 北京(51710)
- 范(50305)
- 师范(49703)
- 州(48070)
- 经济学(47425)
- 院(47151)
- 财经大学(43173)
- 基金
- 项目(274800)
- 科学(214497)
- 基金(198993)
- 研究(198497)
- 家(174961)
- 国家(173447)
- 科学基金(148097)
- 社会(125167)
- 社会科(118363)
- 社会科学(118330)
- 省(108452)
- 基金项目(106166)
- 自然(96949)
- 自然科(94698)
- 自然科学(94672)
- 自然科学基金(93015)
- 划(90435)
- 教育(89287)
- 编号(81733)
- 资助(81101)
- 成果(65120)
- 重点(61350)
- 部(59684)
- 发(59210)
- 创(57192)
- 课题(54790)
- 创新(53399)
- 科研(52741)
- 国家社会(51391)
- 教育部(50602)
- 期刊
- 济(175747)
- 经济(175747)
- 研究(113320)
- 农(84800)
- 中国(76182)
- 学报(70179)
- 科学(61342)
- 农业(56471)
- 财(53911)
- 融(52991)
- 金融(52991)
- 大学(52468)
- 管理(52346)
- 学学(50015)
- 教育(37321)
- 业经(34107)
- 技术(30978)
- 财经(28208)
- 业(26994)
- 经济研究(26809)
- 经(24046)
- 问题(23690)
- 版(21455)
- 理论(20629)
- 图书(20543)
- 科技(19676)
- 业大(19354)
- 实践(18912)
- 践(18912)
- 技术经济(18408)
共检索到587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富民
在非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而目前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必须发展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和乡村银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农村金融 市场结构 信贷配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大庞
信贷配给现象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并且将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这会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试图在S-W模型的基础上,从信用成本的角度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模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机理,为缓和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配给问题、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刘祚祥 孙良媛 黄权国
利用修正的S-W模型论证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与其风险及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引入农业保险,分别考察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利率、风险及贷款人收益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岳阳市辖内六县市的调查案例和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降低了农村信贷配给,降低了信贷机构风险并增加了信贷机构收益,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朝春 邢祖礼
经济运行是有信息成本的。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贷契约各方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价分歧,压缩契约空间,贷款机构依赖非价格手段配置信贷,形成信贷配给。信贷配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贷款机构对市场信息不足作出的信息挖掘和信号增强响应,贷款机构借助信贷合约条件,获取有关道德风险、风险分担机制、违约制裁可行、长期合作意向等信息,来识别评估风险,从而达成合意的利率—风险组合,实现信贷资金使用的收益最大化。改进信息生产和信息供给机制,降低信息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拓宽契约空间,对于缓解信贷配给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四平 顾海峰
本文以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切入点,在分析农村中小企业金融市场信贷配给形成的宏观与微观机理的基础上,认为信贷配给问题正是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治理思路是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银保协作机制。本文从组织基础、风险分担、战略合作、信贷运作、金融生态五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建立银保协作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配给 银保协作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江春
本文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特殊设计的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对农户面临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进行调查和识别,并实证分析影响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灵活的利率差异化管理作为弥补潜在贷款损失的手段。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多种类型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并存,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合约特征和放贷行为偏好使得一部分农户被配给出信贷市场,一部分农户主动退出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倾向于与农村地区少数生产规模较大、具有稳定收入和身份特征的农户建立稳定的、以重复放贷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机制,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农户将面临配给,这与利率管制时期的放贷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祚祥 黄权国
本文通过对S-W模型有关假定条件的修正,建立了修正的S-W模型,论证了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在模型中引入农业保险,考察了农业保险对贷款利率、信贷风险及贷款人收益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湖南省岳阳市辖内6县(市)的调查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展示了农业保险能够增加农村信贷机构的收益并降低参保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与信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但可以降低农村信贷配给,而且能够降低信贷风险并增加贷款人收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澎 张龙耀 李心丹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对如何改进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展开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正规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及对其实现改进的基本思路。然后,基于目前实践中已有的"政银保"模式,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就其如何改进农村正规信贷配给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银保"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发放单位贷款的期望利润来增加信贷市场的供给水平,从而缩小供需缺口、改进农村正规信贷配给。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5年的专题调查为数据来源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政银保"的确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受到的配给程度,这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实现。
关键词:
信贷配给 “政银保” 期望利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兰华 杨刚强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落后,且治理结构不规范,信用缺失,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与银行的信贷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交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银行出现了信贷配给问题,也使农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信贷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缓解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颖
从非对称信息理论出发,联系泰国农业合作银行(BAAC)的经营实际,笔者认为非对称信息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阻碍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的重要原因。解除金融抑制,实现农村利率自由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正规金融弱化的问题,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应该重点采取制度创新方式,帮助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励正规金融部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
关键词:
农村信贷 非对称信息 泰国BAAC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震
本文选取2005-201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金融效率与农村消费结构的关系。研究显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和金融效率的提升,都能显著地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调整;而从区域特征看,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消费结构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成立,而农村金融效率对消费结构的促进作用仅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满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宇 魏宇 程宏伟
针对金融市场呈现出的非对称结构,以新兴市场的中国大陆沪市上证综指(SSEC)和成熟市场的标准普尔指数(S&P500)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运用有偏学生分布(SKST)来刻画金融收益的有偏非对称分布形态;运用APARCH等模型来刻画金融收益条件波动率的非对称波动性,并以此来开展风险测度研究;最后运用返回测试中LRT和DQR来检验风险测度的准确性。实证结果表明:没有哪种金融收益的条件非对称波动模型具有绝对优越的风险测度能力;在标准收益服从的分布上,新兴市场SSEC与成熟市场S&P500市场却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同,Normal分布并不适合SSEC,但能适合S&P500;ST能够适应SSEC,却不能适应...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非对称结构 风险测度 返回测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令安
0.1 198T——1988年,“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投资与生产率”研究课题在全国4省5县1000样本农户中进行。这次大规模的农户问卷凋查选择了三大类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吉林为玉米、江苏为水稻、河北和河南为小麦。本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考察中国农村信贷水平、制约因素及其对投入和生产率的影响。 0.2 吉林200样本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吉林农村的金融活动相对频繁,而且,伴随着大量农户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国华 肖兰华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落后,且治理结构不规范,讲信用不够,特别是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与银行的信贷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交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银行的信贷配给,也使农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信贷难。为此,本文提出一些缓解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