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7)
- 2023(12386)
- 2022(10226)
- 2021(9311)
- 2020(7837)
- 2019(16956)
- 2018(16965)
- 2017(32313)
- 2016(17238)
- 2015(19043)
- 2014(18643)
- 2013(17986)
- 2012(15817)
- 2011(13932)
- 2010(14232)
- 2009(14038)
- 2008(13905)
- 2007(12710)
- 2006(11335)
- 2005(10661)
- 学科
- 业(85220)
- 企(80147)
- 企业(80147)
- 管理(75177)
- 济(68854)
- 经济(68733)
- 财(29690)
- 业经(29398)
- 方法(27198)
- 农(25003)
- 务(22839)
- 财务(22792)
- 财务管理(22766)
- 企业财务(21608)
- 制(20419)
- 数学(18954)
- 数学方法(18683)
- 农业(17748)
- 技术(17361)
- 中国(15950)
- 体(15474)
- 理论(15426)
- 划(15143)
- 策(14885)
- 和(13965)
- 体制(13650)
- 企业经济(12521)
- 经营(12396)
- 贸(11440)
- 贸易(11432)
- 机构
- 学院(247893)
- 大学(239737)
- 管理(101890)
- 济(99937)
- 经济(97910)
- 理学(86546)
- 理学院(85819)
- 管理学(84679)
- 管理学院(84211)
- 研究(71062)
- 中国(58660)
- 财(52894)
- 京(48787)
- 财经(40692)
- 科学(39977)
- 江(39025)
- 农(37817)
- 经(36647)
- 中心(34198)
- 所(33896)
- 业大(33268)
- 州(30984)
- 北京(29890)
- 财经大学(29643)
- 研究所(29633)
- 农业(29489)
- 经济学(29212)
- 商学(28651)
- 商学院(28368)
- 范(27249)
- 基金
- 项目(156467)
- 科学(125283)
- 研究(119426)
- 基金(114148)
- 家(96637)
- 国家(95729)
- 科学基金(85537)
- 社会(76951)
- 社会科(72948)
- 社会科学(72932)
- 省(63219)
- 基金项目(60029)
- 教育(54652)
- 自然(54070)
- 自然科(52881)
- 自然科学(52869)
- 自然科学基金(51982)
- 划(50366)
- 编号(50029)
- 资助(45538)
- 成果(40312)
- 创(36204)
- 制(35719)
- 业(35665)
- 重点(34060)
- 部(33930)
- 课题(33130)
- 创新(32896)
- 发(32834)
- 项目编号(32132)
- 期刊
- 济(120679)
- 经济(120679)
- 研究(70775)
- 中国(49141)
- 财(47442)
- 管理(44860)
- 农(37440)
- 学报(31127)
- 科学(29944)
- 农业(25666)
- 技术(25019)
- 大学(24929)
- 学学(23614)
- 融(23373)
- 金融(23373)
- 业经(23311)
- 教育(23192)
- 财经(20782)
- 经济研究(18536)
- 经(17851)
- 财会(15315)
- 业(15154)
- 问题(14692)
- 技术经济(13589)
- 会计(13160)
- 现代(13135)
- 商业(12365)
- 图书(11855)
- 理论(11411)
- 贸(11408)
共检索到377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棉阳 张小娜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员工道德风险的发生,企业的利益将受到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参考经典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道德风险下含有股权激励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企业激励机制的影响。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道德风险 业绩激励 股权激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天菊 姚平
基于博弈论构建了隐性声誉激励与显性收益激励相结合的动态激励机制,分析了企业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声誉激励因素的激励效应,探讨了非对称信息下隐性声誉激励机制效应发挥的有效均衡条件和相关要求,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动态声誉激励机制,不仅能促使企业更加努力进行治污。而且能减少信息不对称或行为不可验证性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激励机制 博弈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朱俊娟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重任务,将消费者购买行为、节能减排努力准入标准、政府监督信号考虑在内,构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探讨了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下政府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进行节能减排。结果表明:节能减排努力市场准入标准越高,政府应给与企业越多的固定补贴;政府应根据观测到的企业不同节能减排努力水平设计激励机制;政府监督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妍 罗鹏
有效的锦标赛式薪酬应当满足两个条件:消除道德风险并诱发代理人如实地自行选择。通过假定委托人风险中性、代理人具有风险规避特征,探讨了工资总额事先给定,委托人主观评估对代理人薪酬水平起关键作用的激励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拥有一定讨价还价权的条件下,通过预先代员工支付一笔入场费或会费,可以使得所有员工投入最优劳动水平;或者增加员工数量,锦标赛式薪酬的制度效率也可以得到提升;否则,有限责任约束下,所有员工的劳动投入均不足最优水平。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锦标赛 薪酬 激励机制设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牛文举 罗定提 鲁芳
旅游服务供应链中,旅行社与导游之间的信息非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损害旅行社的利益,因此,如何对导游进行有效甄别与激励是旅行社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导游的服务能力和努力水平两种私有信息不被旅行社所观察到,但其服务业绩可以被观测到为基础,利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导游的服务能力为连续类型下的激励机制,运用最优化原理得出了最优激励机制参数。结果表明,旅行社应对不同服务能力的导游设计一揽子形式的不同的激励机制。双重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对导游起到自我选择的甄别作用,还能起到诱导导游提高工作努力水平的激励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文霞
当前我国保险代理人中存在大量的违规操作行为,本文运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保险代理人的佣金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对保险代理人的薪酬激励不应单纯地重视业务数量,而应促其重视业务质量,最后给出相关激励机制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鲁芳 王丹丹 罗定提
服务外包下,由于客户企业参与程度、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以及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都难以让合作双方有效验证,这三种不可验证性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从而降低服务外包的绩效,甚至导致服务外包的失败。为此,本文建立了服务外包下的委托—代理框架,设计了客户企业参与下的服务外包激励机制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分析了客户企业的参与程度以及服务提供商的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等因素对激励机制契约设计的影响,并运用数值仿真验证客户企业参与程度和服务提供商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对激励系数和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在服务外包活动中客户企业更多的投入到合作生产中时,对服务提供商的激励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较慢,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莎莎 谢铁军
针对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基于市场需求为指数形式,分别建立了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模型以及以零售商的单位营销支出为类型的非对称信息激励模型。首先,研究了对称信息情况下的集中控制模型和分散模型的最优解;其次,在对称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极值原理得到了激励模型的最优解;最后运用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置的激励机制对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供应链 非对称信息 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炳利
本文针对企业年金发展滞后,利用博弈论考察信息不对称下雇主和雇员参与企业年金的微观激励机制。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是雇主的主要激励。在企业内部,雇主希望通过提供企业年金提升工作效率并留住雇员,但效果有待检验;在企业外部,雇主希望以企业年金为信号吸引优秀雇员,但雇主间的竞争、雇员对雇主行为的理解以及雇员的预期增大了雇主收益的不确定性。雇员参加企业年金计划旨在为养老提供储备,这有赖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质量和费率。政府规制无法确保机构的质量,增加了雇员收益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规制可能导致的垄断和高费率,侵蚀雇员利益。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推演。政策应该着眼于提高雇主和雇员在企业年金市场的预期收益。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企业年金 激励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军 汤华林 杨红玲
文章从不对称信息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相关理论,通过建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激励机制模型,研究集团母公司如何设计有效的报酬合同以及如何在该合同中能同时体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者的财务控制和激励机制的问题,以克服子公司经营者“道德风险”,最终实现企业集团财务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企业集团 财务控制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刘丹
运用数学分析和博弈论的方法,设计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并引入对监控机制的分析,从而扩展了激励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结果表明:监控机制与激励机制具有相关性,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作用,都能激励或引导代理人努力工作。因此,在制定报酬契约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激励机制与监控机制的作用。监控机制的引入,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激励机制 监控机制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建亨 江月 毋博
垃圾分类的环保政策现已在全国各大城市逐一展开,然而调查显示,仍然存在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不够以及对分类过程敷衍了事的问题。因此为了研究政府如何激励居民在参与中付出努力,本文首先建立了事前委托代理双方均不了解分类能力的纯道德风险模型,接着从现实出发建立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混合模型,激发居民努力的同时针对逆向选择的参与,从政府收益的角度考虑是否对居民进行甄别。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双重信息非对称的激励成本比单一道德风险更高。但是当环保者努力获得奖励的概率满足一定条件时,逆向选择的存在反而使政府更有利。当环保者努力获得奖励的概率较高以及居民普遍素质较高时,政府应该选择忽略信息甄别的统一激励政策下制定最优奖励方案;当获得奖励的概率居于中等水平以及居民能力高低参差不齐时,采用两套激励策略进行信息甄别获得收益会高于不甄别居民类型带来的政府收益。我们还发现环保者获得奖励的概率处于比较中等以及较低时,其积极带动作用较小,为了保证居民参与政府不得不提高奖励,对非环保者的激励会产生浪费,因此政府应仅考虑鼓励居民努力分类的统一激励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萍 陈锐
价格上限管制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方式。但是,基于企业并不总是拥有精确的成本和需求信息假设,纯粹的价格上限管制在提高企业的信息获取激励方面并不总是有效的。如果企业缺乏获取成本和需求信息的强激励,那么,自然垄断行业的长期供给效率和社会福利将会受到直接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证明,在价格上限管制中引入收入共享机制,可以有效增强企业获取有价值的成本和需求信息的激励,而这对于技术和市场飞速变化的通信行业则显得尤其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洁
人员激励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激励机制的设计涉及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科学的管理学理论和模型作为基础,辅以对企业员工激励的深入调查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励机制的整体框架模型,并分别从信息交流过程、工作行为过程和评估分配过程的角度提出了激励的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