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9)
- 2023(19902)
- 2022(16506)
- 2021(15290)
- 2020(12841)
- 2019(29334)
- 2018(28640)
- 2017(54137)
- 2016(29252)
- 2015(33419)
- 2014(33425)
- 2013(33001)
- 2012(30478)
- 2011(27652)
- 2010(27525)
- 2009(25730)
- 2008(25355)
- 2007(22419)
- 2006(19878)
- 2005(18034)
- 学科
- 济(139460)
- 经济(139320)
- 管理(81414)
- 业(75387)
- 企(60507)
- 企业(60507)
- 方法(57981)
- 数学(50938)
- 数学方法(50354)
- 中国(37487)
- 农(35227)
- 财(30956)
- 地方(29628)
- 贸(28961)
- 贸易(28944)
- 业经(28222)
- 易(28061)
- 学(27149)
- 制(24553)
- 农业(23218)
- 融(20526)
- 金融(20518)
- 银(20233)
- 银行(20193)
- 理论(19635)
- 行(19381)
- 环境(19192)
- 和(18768)
- 务(18395)
- 体(18354)
- 机构
- 大学(426791)
- 学院(425385)
- 济(186478)
- 经济(182870)
- 管理(159677)
- 研究(150334)
- 理学(137127)
- 理学院(135592)
- 管理学(133116)
- 管理学院(132339)
- 中国(114359)
- 京(90399)
- 科学(89067)
- 财(83634)
- 所(75715)
- 农(69469)
- 研究所(68581)
- 中心(68278)
- 财经(66706)
- 江(63754)
- 经(60602)
- 业大(60556)
- 经济学(58706)
- 北京(57113)
- 范(55874)
- 师范(55301)
- 农业(54417)
- 院(54353)
- 经济学院(52785)
- 州(50187)
- 基金
- 项目(280870)
- 科学(222055)
- 基金(205412)
- 研究(205340)
- 家(179160)
- 国家(177747)
- 科学基金(152099)
- 社会(132643)
- 社会科(125758)
- 社会科学(125727)
- 省(108133)
- 基金项目(106803)
- 自然(96375)
- 教育(95176)
- 自然科(94180)
- 自然科学(94153)
- 自然科学基金(92489)
- 划(91619)
- 资助(85002)
- 编号(82159)
- 成果(67563)
- 重点(64048)
- 部(63017)
- 发(61561)
- 课题(57935)
- 创(57851)
- 国家社会(56136)
- 教育部(54259)
- 创新(54258)
- 科研(53760)
- 期刊
- 济(206612)
- 经济(206612)
- 研究(128147)
- 中国(84123)
- 学报(66120)
- 财(64704)
- 农(63520)
- 科学(60943)
- 管理(59607)
- 大学(50764)
- 学学(47728)
- 教育(45091)
- 农业(43033)
- 融(39862)
- 金融(39862)
- 技术(38504)
- 经济研究(34857)
- 财经(33831)
- 业经(31568)
- 经(29220)
- 问题(27917)
- 贸(26932)
- 国际(23703)
- 业(23550)
- 统计(23036)
- 技术经济(21851)
- 世界(21570)
- 策(20371)
- 版(20047)
- 商业(19017)
共检索到645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振 沈铭辉 吴莹
中国与亚太经济体已经形成了密切的贸易关系,且相互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意味着中国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和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即优先与东盟、韩国及日本共同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推动与澳大利亚、智利、秘鲁的双边自贸区建设,密切关注美国等亚太发达经济体的自贸区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金波
在中国崛起和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背景下,TPP能否成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优选路径,RCEP能否形成统一的亚太市场,"跨太平洋"与"东亚轨道"能否殊途同归并最终实现APEC亚太自贸区(FTAAP)的目标,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在对亚太各国经济、贸易和投资结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亚太主要经济体在区域价值链贸易中的不同特征、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差异、亚太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决定各国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路径与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予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亚太经济一体化 经济结构 区域价值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亚太经合组织(APEC)2014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提出此次会议的三大主题,即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面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发展。其中,推进FTAAP是中国作为东道主最为重视并力争达成标志性预期成果的议题之一。一、亚太自贸区动议被重新激活亚太自贸区的概念与动议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莹 余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锦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参与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也不例外,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体化成熟地区相比,中国起步较晚,参与程度也较低。在综合研究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以长期经济增长绩效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绩效的衡量指标,运用新古典框架与新增长因素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模型,检验并评估世界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绩效,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对今后中国参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勇 胡渊
本文介绍亚太地区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并系统总结了亚太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分析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需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青
纵观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以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分析对象的理论非常少。这当然与目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程度不高有关。不过从目前亚太地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尤其是从经历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更普遍地认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期,除印度宣布退出谈判外,经过28轮磋商和18次部长级会议,RCEP15个成员国结束了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及实质所有的市场准入谈判,并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这意味着,作为一个纵跨南北半球两大洲、涵盖全球约35亿人口,GDP达2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32.2%经济规模,以及占29.1%的全球贸易和32.5%全球投资的超大型自贸协定,RCEP经过7年"长跑"终将成形。当前,全球
关键词: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FTA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忆
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多数亚太经济体长久以来共同的意愿与目标,CPTPP和RCEP的相继签署与生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不同的路径方案。CPTPP与RCEP在制度主导力量、规则水平、规则制定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可能使得未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制度替代、制度竞争、制度融合三种不同的潜在图景。长期来看,CPTPP和RCEP具备了能够实现制度融合的有利条件,二者不仅在高标准规则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诸多制度重叠成员国还为两大制度搭建了融合的桥梁,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也为制度融合提供了时机。在推动地区制度融合、加速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也将基于本国经济实力及地区网络地位等情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主动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均胜
一、亚太区域合作机制安排中的价值链因素目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集团式竞合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地区FTA的焦点。中美两国虽然同处于亚太FTA网络的核心地位,并在RCEP与TPP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作为相互贸易流量最大的伙伴国之间却缺乏贸易安排。美国主导并积极推动TPP是其对原本并未包括自己的迅速发展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回应,美国以TPP来寻求在亚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勇 张彬
多边化区域主义在当前世界经济中已经初显峥嵘,它是新区域主义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的调整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多边化区域主义的产生动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多边化区域主义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结论是多边化区域主义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但其前景取决于大国利益的博弈。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须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多边化区域主义的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梦骐 萨秋荣
亚太地区是全球区域贸易协定最具复杂性、包容性增长迅猛的地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全球及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基于解析亚太格局变迁下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特征,探讨其进程中的驱动演化,以及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趋势,并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亚太 区域经济一体化 驱动 演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菲 朱虹锟
省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地区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互补依存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考察省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利用基于引力方程的边界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边界效应系数的绝对值在1997—2002年增大,2002—2012年持续减小,2012—2017年继续增大,说明省际贸易壁垒呈现出先加深后减轻之后继续加深的波浪形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应加强省际贸易合作,打破行政边界壁垒,加强省份之间沟通,同时建议拥有开放优势的区域利用资源和信息优势,充分发挥自身高水平的发展力量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丽霜
基于"多国模式"与"单国模式"的贸易引力模型,选取1988~2013年东盟五国与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内整体贸易效应与国别贸易效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地促进了东盟区内整体贸易的发展,从不同阶段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二阶段并没有对区内贸易起促进作用,而第三阶段的区内贸易效应显著;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对东盟五国各国的贸易效应各异,但第三阶段的正向贸易效应尤为显著。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