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9)
- 2023(11911)
- 2022(10476)
- 2021(9890)
- 2020(8108)
- 2019(18859)
- 2018(18688)
- 2017(36564)
- 2016(20087)
- 2015(22287)
- 2014(22140)
- 2013(21465)
- 2012(19700)
- 2011(17657)
- 2010(17625)
- 2009(15961)
- 2008(15417)
- 2007(13357)
- 2006(11769)
- 2005(10204)
- 学科
- 济(74429)
- 经济(74349)
- 管理(58861)
- 业(54955)
- 企(45799)
- 企业(45799)
- 方法(34171)
- 数学(29564)
- 数学方法(29167)
- 农(21141)
- 中国(20404)
- 财(20196)
- 业经(17777)
- 学(15856)
- 地方(15699)
- 贸(15231)
- 贸易(15223)
- 易(14835)
- 农业(14029)
- 制(13408)
- 理论(13021)
- 务(13015)
- 财务(12948)
- 财务管理(12928)
- 策(12486)
- 企业财务(12268)
- 和(12247)
- 技术(12171)
- 环境(12050)
- 银(11777)
- 机构
- 学院(273561)
- 大学(273204)
- 管理(113059)
- 济(107131)
- 经济(104637)
- 理学(98223)
- 理学院(97208)
- 管理学(95649)
- 管理学院(95163)
- 研究(89463)
- 中国(66188)
- 京(58034)
- 科学(55309)
- 财(49786)
- 所(43928)
- 农(41388)
- 中心(40756)
- 业大(40161)
- 研究所(40024)
- 财经(39736)
- 江(39428)
- 北京(36844)
- 范(36404)
- 师范(36133)
- 经(36122)
- 院(33158)
- 农业(32300)
- 州(32252)
- 经济学(30616)
- 财经大学(29474)
- 基金
- 项目(189816)
- 科学(149320)
- 研究(141926)
- 基金(136663)
- 家(117831)
- 国家(116817)
- 科学基金(101015)
- 社会(87434)
- 社会科(82841)
- 社会科学(82822)
- 省(74172)
- 基金项目(72589)
- 自然(66050)
- 教育(65183)
- 自然科(64470)
- 自然科学(64457)
- 自然科学基金(63279)
- 划(62308)
- 编号(59528)
- 资助(56586)
- 成果(48331)
- 重点(41887)
- 部(41686)
- 课题(40539)
- 发(40376)
- 创(39318)
- 项目编号(36912)
- 创新(36515)
- 科研(35865)
- 教育部(35861)
- 期刊
- 济(116152)
- 经济(116152)
- 研究(82021)
- 中国(49107)
- 管理(40712)
- 学报(40158)
- 科学(37588)
- 农(37342)
- 财(35917)
- 教育(33607)
- 大学(30547)
- 学学(28505)
- 农业(26437)
- 技术(23925)
- 融(23921)
- 金融(23921)
- 业经(20072)
- 经济研究(18447)
- 财经(18134)
- 图书(15456)
- 经(15311)
- 问题(14714)
- 理论(14218)
- 科技(13335)
- 实践(13302)
- 践(13302)
- 业(13128)
- 技术经济(12995)
- 现代(12729)
- 商业(11792)
共检索到394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美娟
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不同互联方式下非对称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质量决策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骨干网的初始用户规模差异影响非对称骨干网网间互联质量的选择。当初始用户规模差异较小时,不管是直联还是转接互联,主导骨干网和弱势骨干网都有激励提高网间互联质量;当初始用户规模差异较大时,弱势骨干网偏好于提高互联质量,主导骨干网在直联下通常选择降低互联质量,而在转接互联下则有动力提高互联质量;不管是直联还是转互联,消费者剩余都随着互联质量的提高而增加。根据研究结论,结合中国骨干网市场结构特征、制度背景约束、国外网间互联质量规制经验,提出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质量规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骨干网 互联质量 直联 转接互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美娟 李正彪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引发歧视性定价的原因,结合我国互联网骨干网市场的结构特征、制度背景,从反垄断、网间结算和互联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琦 吕廷杰
为了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和制定出合理的互联政策,本文分析了三个非对称互联网骨干网直联选择博弈。骨干网通过选择与其他骨干网是否直联和设定其接入价格来进行竞争。本文设计了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对骨干网的直联选择进行分析,同时对三个骨干网的各种直联情景进行比较。从非合作博弈和网络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两阶段博弈模型,其中网络分析中引入稳定网络和有效网络的概念。尽管非合作博弈分析得出多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但是通过网络分析,稳定和最有效的网络是惟一的,都是全联通图,即三个骨干网两两直联的情景。根据这个结论,对于网络资源相差不大的骨干网网间直联,规制部门只需对骨干网网间的合谋行为进行监管,以防止企业的反竞争行为,...
关键词:
互联网互联互通 直联 合谋行为 管制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
互联网的骨干网互联互通问题从2004年中国电信和原中国网通的拆分开始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规制的重要问题。按照CRT2000及相关的研究,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主导运营商具有降低互联互通质量的动机,但是这种否导致了实际的互联互通问题的结果,?文章从骨干网互联和竞争的CRT2000i模型研究出发,对中国互联网互联互通进行经验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 骨干网 模型 经验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昕竹 陈剑
互联网骨干网的互联与结算问题是影响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用户体验的深层次矛盾。文章通过比较分析骨干网互联与结算的中外治理模式,剖析不同的进入制度、互联架构,以及结算制度对不同类型骨干网竞争力的影响,指出造成我国宽带市场价格高、用户体验差、骨干网互联互通一直陷于困境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互联网骨干网治理框架不合理。文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改革及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唐启明 李美娟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上游市场处于垄断还是存在多家骨干网竞争情形,无互联结算规制下的网络投资量大于互联结算规制下的网络投资量,并且此时的社会福利也大于互联结算规制下的社会福利。因此,为促进骨干网市场的网络投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互联结算中的调节作用,同时要在上游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让新的竞争者参与竞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红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可弥补骨干师资培训日常教学和培训中出现的诸多不足。借助"互联网+"进行师资培训的价值诉求主要体现在:对培训前期沟通诉求、学员全员互动的效果诉求、培训内容对学员"碎片化"时间的整合能力诉求和培训学习的空间拓展诉求。利用互联网开展参培需求调查,优化培训教学管理,开展培训效果调研,以此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国家骨干师资培训新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佳佳
介绍了"中国智能骨干网(CSN)"项目,指出其有助于阿里巴巴集团充分发挥优势,解决物流瓶颈,实现"大淘宝"战略,同时也符合国家宏观战略和行业转型需求。从影响方面来看,该项目不仅迎合了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战略,能促使淘宝、天猫商城转型,而且长期来看,有望对存在转型需求的中国物流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将减少我国物流行业的流通环节,提升物流行业的集中度,提高我国物流效率并且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
中国智能骨干网 网络零售业 物流行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康明 冯浚 何民 李佳玲
本文对"公交都市"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总结纽约、香港、哥本哈根、库里提巴、苏黎世和常州6座不同类型城市建设"公交都市"的具体经验,提出了6座城市经验对中国城市发展公交都市的启示。文章指出,公共交通骨干网络规划及实践关系到公交都市建设的成败,重要的是不要盲目追求特定的大容量公交模式、线网形态,而应该根据各自城市的形态、出行特征、经济发展水平量身制定公共交通骨干网络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策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典范 杨翘楚 陈磊
本文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了2006—2016年中国地区-行业-时间层面的贸易成本,并构造了地区间有向的互联网联系,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探讨互联网联系对地区间贸易成本的非对称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联系能够显著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这一结论在利用工具变量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当贸易目的地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时,互联网联系的提高更有利于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体现了互联网发展的普惠性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提升地区间双边信任程度是互联网联系降低地区间贸易成本的重要渠道。本文进一步论证了随着地区间互联网联系的加强,互联网联系对贸易成本的降低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对于我国而言,通过加强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贸易成本、推进内部大市场建设的空间依然巨大。本文的研究为互联网如何有效降低地区间双边贸易成本提供了新的证据,为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联系 地区间贸易成本 双边信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语义互联网语义互联网并非独立的另一个Web,而是今天Web的一个延伸。在语义互联网中,信息被赋予明确而完整的含义,即语义;机器可以识别并理解这种语义,从而对Web中的信息实现自动化采集、分割、组合乃至逻辑推理等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中伟 杨阳 陆相林
通过世界银行、国际电信联盟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数据,基于网民规模和网民普及率两个指标,系统分析1998—2012年世界互联网网民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各国网民分布虽渐趋平衡,但"数字鸿沟"依然严峻。网民在互联网发展前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近年发展中国家和人口规模的贡献日益显著。2世界各国网民普及率增长普遍较快,且基本符合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居中、落后国家低的规律。3影响网民规模的因素涉及国家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两个层次。前期GDP和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GNI是主要指标,但近年来作用略有下降;城镇人口、总人口和农村人口对网民规模的影响逐年增大,特别是前者已成为首要指标。4网民普及率主要受国民收入、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上网工具、上网资费和网络就绪程度等6个层次因素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中伟 白月 刘宁涛
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选取网民规模和网民普及率两个指标,系统分析1998—2014年间我国互联网网民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省份网民规模的空间分布虽变得愈发均衡,但"东高西低"的整体格局依然存在。这主要是GDP和人口数量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城镇人口已成为首要影响因素。(2)各省份网民普及率的空间分布也呈"东高西低"特征,但与网民规模位序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大多数省份存在普及率超过10%后增长明显加快规律,而北京和上海则有超过60%后增速放缓趋势。这主要是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发展从IT到DT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研究了DT时代的统计思维,提出了互联网统计概念和互联网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研究了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统计、互通统计、互动统计的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考察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统计体系,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统计,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需要的巨大缺口;最后,研究了互联网统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统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毛宇飞 曾湘泉 祝慧琳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本文利用多元Probit模型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就业决策及就业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使用互联网提高了个体标准就业和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将互联网作为主要信息渠道,有助于促进标准就业和机会型创业;闲暇时利用网络进行社交、学习及娱乐等活动,对就业决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从就业质量的维度来看,使用互联网能够提高各类型就业的收入水平,并且对于标准就业和生存型创业而言,使用互联网可以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自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