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7)
- 2023(4821)
- 2022(3956)
- 2021(3497)
- 2020(2945)
- 2019(6754)
- 2018(6683)
- 2017(13223)
- 2016(6693)
- 2015(7489)
- 2014(7152)
- 2013(7285)
- 2012(6604)
- 2011(5571)
- 2010(5979)
- 2009(5585)
- 2008(5396)
- 2007(4579)
- 2006(4053)
- 2005(3772)
- 学科
- 济(26678)
- 经济(26648)
- 业(26320)
- 管理(24812)
- 企(20561)
- 企业(20561)
- 方法(14662)
- 数学(12600)
- 数学方法(12512)
- 财(12374)
- 审计(12108)
- 务(9509)
- 财务(9494)
- 财务管理(9429)
- 企业财务(9206)
- 中国(7037)
- 制(6985)
- 业经(6487)
- 服务(6175)
- 工作(6147)
- 各类(5863)
- 贸(5134)
- 贸易(5123)
- 信息(5088)
- 易(5014)
- 服务业(4871)
- 农(4840)
- 技术(4535)
- 融(4320)
- 金融(4320)
- 机构
- 大学(94882)
- 学院(92979)
- 管理(41369)
- 济(38753)
- 经济(37899)
- 理学(35775)
- 理学院(35519)
- 管理学(35127)
- 管理学院(34938)
- 研究(24254)
- 财(22644)
- 中国(20873)
- 京(19748)
- 财经(18323)
- 经(16770)
- 财经大学(13907)
- 江(13541)
- 中心(13186)
- 科学(12763)
- 商学(12343)
- 商学院(12229)
- 经济学(12109)
- 北京(11557)
- 所(11285)
- 州(11227)
- 经济学院(11188)
- 业大(10183)
- 会计(9938)
- 经济管理(9746)
- 农(9674)
- 基金
- 项目(62544)
- 科学(50440)
- 基金(48167)
- 研究(46329)
- 家(41132)
- 国家(40829)
- 科学基金(36801)
- 社会(31833)
- 社会科(30457)
- 社会科学(30447)
- 基金项目(25636)
- 自然(23280)
- 自然科(22811)
- 自然科学(22807)
- 省(22631)
- 自然科学基金(22466)
- 教育(20230)
- 编号(19622)
- 资助(19299)
- 划(18630)
- 成果(16695)
- 项目编号(14341)
- 部(14092)
- 国家社会(13997)
- 重点(13207)
- 人文(13018)
- 教育部(12848)
- 创(12742)
- 科研(12240)
- 大学(12190)
共检索到141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飞鹏
笔者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企业披露非审计服务信息所产生的股价效应,进而观察第三方人士如何看待注册会计师联合提供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这一行为。实证检验显示,企业披露的非审计服务规模信息与其股价累计超额报酬率成反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种关系在非预期盈余为正或非国有控制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强烈。这些研究说明,总体上信息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联合提供的非审计服务会损害审计独立性,且在特定的环境下还会加深这种顾虑,进而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但研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能够对企业披露的非审计服务信息做出有效反应,通过投资者的"用脚投票",市场机制自身可以起到约束作用。因此,在监管方面政府应要求企业详尽...
关键词:
非审计服务 信息 股价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田昆儒 孙瑜
选取2008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非效率投资行为可能引发的经济后果,并研究了审计监督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经济后果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的非效率投资状况越严重,就越有动机向外界隐瞒其代理动机和利益侵占行为等负面消息,造成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主体与保证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代理成本,显著抑制非效率投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防范和化解股市的风险需要从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源头上做起这一政策性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伟 赵华治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窗口期的累计异常换手率作为内幕交易的衡量指标,并根据A股公司2010—2017年数据考察了内幕交易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幕交易会抑制外部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活动,降低股价信息含量,进而降低公司的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证券分析师的关注度、地区市场化程度、公司研发强度、CEO的经验及公司融资约束这六个因素会影响内幕交易与投资效率间的关系。
关键词:
内幕交易 股价信息 投资效率 机构投资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艾莲 赵雨鑫
时间维度是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界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股票市场风险的长期和短期时间特征具有显著差异,长期暴跌风险是短期波动的叠加体现。不同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长期股价暴跌风险,本文侧重短期股价暴跌风险。鉴于非结构化信息的增量作用,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年报文本语调对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年报积极的文本语调可以显著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且网络搜索能够增强年报文本语调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网络搜索指数在非国企以及媒体宣传力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发挥的调节作用较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信心能够发挥中介作用,即上市公司年报积极语调通过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达到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目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关注上市公司文本信息语调,构建对文本信息、网络信息、媒体的监管机制和规范体系,通过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从而实现“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
年报语调 文本信息 短期股价暴跌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莎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方对信息的需求日渐上升,企业披露的非财务信息、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社会责任报告来度量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非财务信息披露对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途径。实证结果显示:非财务信息披露能促进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提高,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促进作用越显著;证券分析师作为信息的中介与提供者,并不会扭曲市场中的信息、削弱非财务信息的正面影响,且通过证券分析师这一间接途径,非财务信息披露对股价信息含量和股市效率的影响更加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非财务信息对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正向作用在自愿披露、低机构持股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信息披露 股价信息 股市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政 徐向艺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控制权理论,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度103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金字塔结构、审计师声誉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期望验证在两权分离情况下,是否存在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信息披露控制问题。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下,两权分离度与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母公司现金流权的减少、两权分离程度的加大,股价信息含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具有良好声誉的审计师能够调节母子公司金字塔结构与上市子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相关关系,即强化上市子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代昀昊 陆婷 杨薇 孔东民
本文通过考察股价同步性与信息效率之间的关系,澄清一个近来在金融学术和实务上有些模糊的观点,即经典的CAPM模型所决定的股价同步性,是否意味着企业信息披露更有效?通过比较信息披露指标与同步性测度的回归结果以及进一步根据同步性构造一系列组合收益发现,较低的股价同步性并不意味着更高的信息效率。事实上,较高和较低的股价同步性都意味着比较差的信息披露效率,二者呈现出"倒U"型关系,这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务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础。
关键词:
股价同步性 信息披露 信息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措施,政府审计的作用及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文章利用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实施后,被审计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通过促使被审计公司及时披露负面信息,缓解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此外,政府审计越频繁,其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越强,而且政府审计还存在溢出效应,未被审计中央企业在审计事件发生后的股价崩盘风险也出现下降。文章对于评估和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措施,政府审计的作用及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文章利用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实施后,被审计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通过促使被审计公司及时披露负面信息,缓解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此外,政府审计越频繁,其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越强,而且政府审计还存在溢出效应,未被审计中央企业在审计事件发生后的股价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史永
本文以2007~2012年深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并基于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研究审计师选择的动因及其对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显著正相关,即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在股市中通过交易融入股价的私有信息就越少,股价同步性越高。上市公司通过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将增强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闻岳春 黄庆成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股价信息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股价信息效率。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增加前瞻信息和风险信息披露、降低分析师预测误差来提高股价信息效率。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提高股价信息效率的效应在内部控制水平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为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宗新 潘志坚 季雷
在证券市场上,内幕信息操纵是信息占优的知情交易者与信息劣势的非知情交易者之间的一种动态信息博弈行为,具有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利用内幕信息进行操纵,使资产价格的均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市场均衡渐次形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股价的冲击过程。实证表明,中国股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消息操纵行为。因此,强化证券监管,对内幕信息操纵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成为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内幕操纵 股价冲击 证券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宗庆莹 朱泽钢 郭佳
基于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考察了数字技术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可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数字技术应用通过激发股东治理动机、抑制管理层非理性决策行为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数字技术应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的场景下尤为明显,且仅在数字技术介入的网络投票表决形式下才存在显著抑制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鹏程
基于2005—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审计意见对真实盈管理与股价崩盘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审计意见可对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关系进行调节,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削弱了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在标准无保留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两种水平下真实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的边际效应,发现: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水平下,真实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产生显著刺激作用,而在标准无保留意见水平下,则刺激作用不明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木之 李丹
财政部在2016年12月批准印发了《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审计报告"),旨在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以及其决策相关性。本研究考察了新审计报告和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这一"反映公司特有信息"指标的关系。我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并发现新审计报告的实施降低了股价同步性。进一步,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多,其公司股价同步性越低;并且披露更多非行业共有型事项、披露内容更详尽时,两者负相关关系更明显。另外,新审计报告及关键审计事项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公司中更明显。本文为研究新审计报告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初步证据,并从公司特有信息定价角度对准则的执行效果给予了积极评价。
关键词:
新审计报告 关键审计事项 股价同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