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5)
- 2023(19053)
- 2022(16505)
- 2021(15192)
- 2020(13066)
- 2019(29868)
- 2018(29654)
- 2017(56856)
- 2016(31606)
- 2015(35595)
- 2014(35816)
- 2013(35249)
- 2012(32523)
- 2011(29464)
- 2010(29462)
- 2009(27440)
- 2008(27216)
- 2007(24341)
- 2006(21141)
- 2005(18720)
- 学科
- 济(121726)
- 经济(121551)
- 管理(92925)
- 业(86991)
- 企(72422)
- 企业(72422)
- 方法(57817)
- 数学(50322)
- 数学方法(49763)
- 财(35362)
- 农(33492)
- 中国(31549)
- 学(29108)
- 业经(26968)
- 制(26935)
- 地方(23589)
- 贸(23318)
- 贸易(23312)
- 易(22600)
- 务(22434)
- 财务(22348)
- 财务管理(22293)
- 农业(21925)
- 企业财务(21111)
- 理论(20391)
- 银(20062)
- 银行(19971)
- 融(19217)
- 金融(19208)
- 和(19155)
- 机构
- 大学(456519)
- 学院(453763)
- 济(176075)
- 管理(173589)
- 经济(172099)
- 研究(153476)
- 理学(150388)
- 理学院(148647)
- 管理学(145906)
- 管理学院(145114)
- 中国(113321)
- 科学(99191)
- 京(97069)
- 农(85537)
- 财(83818)
- 所(79589)
- 业大(74827)
- 研究所(72750)
- 中心(69858)
- 农业(67922)
- 江(67528)
- 财经(66812)
- 北京(60875)
- 经(60582)
- 范(58640)
- 师范(57889)
- 院(55239)
- 州(53935)
- 经济学(53158)
- 财经大学(49579)
- 基金
- 项目(311652)
- 科学(241911)
- 基金(224510)
- 研究(220257)
- 家(198990)
- 国家(197368)
- 科学基金(166850)
- 社会(136887)
- 社会科(129545)
- 社会科学(129506)
- 省(123019)
- 基金项目(119576)
- 自然(111375)
- 自然科(108721)
- 自然科学(108686)
- 自然科学基金(106749)
- 划(104162)
- 教育(101700)
- 资助(92553)
- 编号(89206)
- 成果(72614)
- 重点(70478)
- 部(68041)
- 发(65488)
- 创(64239)
- 课题(62196)
- 科研(60441)
- 创新(60099)
- 计划(58992)
- 大学(57363)
- 期刊
- 济(189862)
- 经济(189862)
- 研究(128518)
- 中国(86872)
- 学报(83571)
- 农(77118)
- 科学(71245)
- 财(65630)
- 大学(61300)
- 管理(61187)
- 学学(58136)
- 农业(51949)
- 教育(48254)
- 融(38458)
- 金融(38458)
- 技术(37500)
- 财经(32833)
- 业经(31390)
- 经济研究(30218)
- 经(27982)
- 业(27100)
- 问题(25141)
- 版(23947)
- 科技(22606)
- 图书(21867)
- 业大(21758)
- 技术经济(21212)
- 理论(21148)
- 商业(19918)
- 统计(19602)
共检索到657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杰
大众传媒对民众的政治态度与政治倾向具有深刻影响。文章从政治传播理论出发,研究非官方媒体使用对民众制度自信的影响机制,建立以政府信任为中介变量、官方媒体使用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以2015年"网民政治社会态度调查"的全样本和子样本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研究结论表明:第一,非官方媒体对政治信任具有解构功能,体现出民众的实用主义政治认同逻辑;第二,官方媒体对政治信任具有论证与辩解功能,是政府信任向制度自信转化的"催化剂";第三,不同群体的媒体政治传播效应具有较大差异。未来可通过深度访谈等质化研究的方式,进一步探索媒体接触对制度自信的影响机制。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陈俊霖
社交媒体以其便利、即时、互动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个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并产生了大量文字、视频、图形图像、多媒体等信息。但由于社交媒体平台技术与管理的不足,个人对信息管理的意识不足导致行为失当等原因,造成个人信息在社会媒体环境中的过度曝光与泄露。为此,如何高效地管理这些数据成为个人比较关注的问题。基于安全保存需求和高效利用需求,用户对个人信息管理的具体内容涵盖官方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社交媒体平台和个人在信息收集、组织、存储和应用等相应环节的人为控制和技术控制,文章重点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和个人这两大非官方主体如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个人信息管理 联动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国华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正在好转,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面临挑战。选取不同媒体监督条件下食品安全治理的代表性案例,分析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结果表明:媒体监督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可以扮演"守望者"的角色,加强媒体监督可以引导政府通过行政治理来约束企业行为,推动政府根据民众需求完善政策法规。同时,加强媒体监督将会降低上下级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减少监管者背离公众利益的可能性。若限制媒体发声,会助长企业的投机行为及监管者的地方保护行为,从而对企业、行业及政府造成更大的伤害。合理发挥媒体的监督职能,可及时排解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企业及监管者各自的努力程度,从社会总福利的角度来看,利大于弊。若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需重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相关部门可从增大媒体自由度水平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衡 季程远
互联网"使用目的"和"信息偏好"影响网民政治态度,进而影响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与自我型网络使用、娱乐类信息偏好的网民相比,社交型网络使用、时政类信息偏好的网民政治信任水平更低、程序型民主观念更强,卷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概率更高。作为信息传播和组织动员的媒介,互联网本身并不必然具有"反体制性",对互联网政治后果的理解应超越"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之争,将研究视角转向使用者的政治心理特征。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信任 民主观念 政治参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衡 季程远
互联网"使用目的"和"信息偏好"影响网民政治态度,进而影响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与自我型网络使用、娱乐类信息偏好的网民相比,社交型网络使用、时政类信息偏好的网民政治信任水平更低、程序型民主观念更强,卷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概率更高。作为信息传播和组织动员的媒介,互联网本身并不必然具有"反体制性",对互联网政治后果的理解应超越"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之争,将研究视角转向使用者的政治心理特征。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信任 民主观念 政治参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志强 田新民
新闻媒体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金融摩擦、资本成本以及管理者代理等问题。就媒体关注和报道情绪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进行了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随着媒体关注和报道情绪的加强,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会得到提高;媒体关注和报道情绪会通过信息传播渠道以及外部监管渠道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产生影响,并且乐观报道情绪在信息传播渠道中发挥效应更强;悲观报道情绪则更加体现出企业外部监管的作用。为提高企业外部治理水平,相关部门应有区别地发挥媒体的信息传递和外部监督作用,增加媒体报道效率、增强企业和媒体沟通、提升资本市场中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颉
本文从网络信息加工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如何对网络舆情环境进行认知管理,并调整现金持有决策的机理过程。通过对网络新闻数据的Python语义分析,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创新类媒体舆情的整体认知表现为顺应潮流,即公司会随着舆情激烈程度增强而加大对投资现金需求,进而强化创新投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正向敏感度。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公司对网络舆情解读存在差异,其中受融资约束的公司倾向将舆情波动解读为融资环境的变化,从而对现金持有量进行相机抉择。当他们认为融资环境改善时,会愿意利用外部资本市场获得创新融资而减少对现金的需求,其创新投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正向敏感度会趋弱。本文的研究结论凸显了网络舆情在企业现金持有及创新投资相关理论中的研究价值,对大数据时代下公司理性对待媒体舆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成波 杨茜 程云飞
本文在2017年西部城市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使用对城市老年人电视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在老年群体中的最高信任度依然如故,媒介信任的分化现象没有在城市老年人口中出现。城市老年人的电视信任未受到以手机使用和互联网使用为代表的新媒体使用的冲击,而以看电视和看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使用依然对城市老年人的电视信任具有促进和提升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宇
选择2008—2016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媒体监督视角出发,基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固定效应结果表明,媒体监督与绿色投资、环境规制与绿色投资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媒体监督促进了环境规制发挥作用;分位数回归分析表明,环境规制能够增加企业的绿色投资,但具有异质性;企业规模越大,成长能力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监事会人数越多;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其绿色投资越高。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投资 媒体监督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宏斌 刘芳林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传统封闭式研发受到冲击。自媒体为实现与外部资源协同的开放式研发创造可能。基于价值链视角并运用多案例研究法,本文搜集整合海尔和小米两家企业自媒体与用户互动内容,搭建"用户-企业协同创新"模型,揭示用户参与对价值链活动的影响及自媒体作用机制:创意构想阶段,通过自媒体交互捕捉用户需求,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获得增值;研发设计阶段,自媒体创造调研环境并整合设计资源,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获得增值;生产测试阶段,用户与企业持续互动促进产品迭代,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增值;推广销售阶段,自媒体拓展营销渠道,用户持续进行问题反馈,营销和服务活动获得增值。
关键词:
自媒体 用户协同创新 价值链活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威 刘爱
IT治理作为一种保证IT能力获得的机制,对于电视媒体实现战略转型、保证业务高效运作以及创新商业模式至关重要。文章基于IT治理与制度理论研究了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电视媒体所处制度环境中的强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提升了信息技术在电视媒体中的战略性角色,并使得电视媒体的IT治理模式呈现出从分权向集权的发展趋势。文章建立起了制度环境对IT治理模式变迁的影响机理模型,并发现IT角色在其间扮演着中介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IT治理 制度 IT角色 电视媒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谢靖
文章将媒体关注看作一种信息中介,从媒体经济功能发挥的角度提出"财经媒体关注、股价波动同步和市场效率提升"的分析思路,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媒体关注作用于股价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媒体关注对信息不对称水平的降低作用。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增加了股价波动,同时该增加效应受到市场化水平的正向调节;政策型媒体和市场型媒体的关注都具有增加股价波动的效应,然而市场型媒体关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股价波动同步性更加明显。
关键词:
财经媒体 媒体关注 股价波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杰 邓群钊 郭亮
在高校评估中对多媒体课件授课率的评估需要评价课件的使用频率和教学效果。面对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中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介绍了SPSS技术在实证分析中的使用方法,并结合管理案例给出了SPSS技术在影响多媒体课件授课率因素实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授课率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攀娜
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中国媒体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欧美发达国家有何不同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发现,美国媒体通过声誉机制和监督机制,而中国媒体主要通过监督机制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且中美媒体的监督机制作用路径存在行政处罚后迫使企业改正和处罚前促使企业纠偏的差异。因此,中国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除了加强媒体的规范建设,还应提高执法效率,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曼 喻志军 郑风田
目前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引来很大争议,主要围绕媒体偏见和媒体监管作用。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以及是否将媒体监管作为行政考核指标时的契约实施行为。研究表明,在媒体监管“激励有效”的情况下,媒体曝光可以有效增加地方政府的监管努力水平并降低中央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最后,本文提出避免媒体偏见的政策建议:中国应加强对记者进行食品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对食品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媒体监管 监管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