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5)
2023(7742)
2022(6942)
2021(6265)
2020(5469)
2019(12579)
2018(12563)
2017(24459)
2016(13428)
2015(15115)
2014(14931)
2013(14751)
2012(13601)
2011(12278)
2010(12457)
2009(11870)
2008(11684)
2007(10681)
2006(8964)
2005(7901)
作者
(38426)
(32545)
(32132)
(30842)
(20381)
(15559)
(14877)
(12642)
(11965)
(11368)
(10796)
(10759)
(10424)
(10081)
(10064)
(10031)
(9906)
(9605)
(9444)
(9236)
(8191)
(7854)
(7816)
(7450)
(7317)
(7259)
(7256)
(7172)
(6508)
(6483)
学科
(53679)
经济(53629)
管理(36012)
(34527)
(27637)
企业(27637)
方法(27158)
数学(24218)
数学方法(23939)
(15730)
(14880)
中国(13176)
(11427)
贸易(11425)
(11256)
(11092)
业经(10594)
地方(10322)
农业(10155)
(9759)
(9257)
财务(9233)
财务管理(9209)
企业财务(8633)
(8406)
理论(8284)
(7957)
银行(7932)
环境(7635)
(7501)
机构
学院(191038)
大学(188898)
(76365)
经济(74682)
管理(71299)
研究(61837)
理学(61633)
理学院(60951)
管理学(59687)
管理学院(59335)
中国(46352)
科学(39507)
(38968)
(35463)
(34882)
(32091)
业大(29961)
研究所(29230)
中心(29225)
(28749)
财经(28375)
农业(27906)
(25576)
(24857)
师范(24588)
北京(24140)
经济学(23664)
(22893)
(21795)
经济学院(21579)
基金
项目(125866)
科学(97352)
研究(91600)
基金(89287)
(77684)
国家(77050)
科学基金(65047)
社会(56499)
社会科(53449)
社会科学(53432)
(50736)
基金项目(47185)
教育(43097)
(42355)
自然(42037)
自然科(41031)
自然科学(41015)
自然科学基金(40270)
编号(39057)
资助(37218)
成果(31664)
重点(28756)
(27685)
(27469)
课题(26447)
(26073)
科研(24726)
创新(24376)
大学(23705)
项目编号(23561)
期刊
(82257)
经济(82257)
研究(52155)
中国(33450)
(31771)
学报(31174)
(28831)
科学(27253)
管理(23068)
大学(22755)
学学(21543)
农业(21458)
教育(19652)
技术(16365)
(15448)
金融(15448)
业经(14883)
经济研究(13978)
财经(13578)
(11629)
(11347)
问题(10967)
(10001)
统计(9821)
商业(9703)
技术经济(9644)
(9485)
理论(9045)
图书(8892)
(8811)
共检索到272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倪卫红  
由于东南亚国家发生本国货币严重贬值的金融危机,因此,研究贬值对一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效应,对这些国家摆脱危机可提供理论借鉴。且由于周边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也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全面地研究贬值的效果,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状况采取适当措施,有着重要意义。而建立在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基础上的传统国际收支理论难以对贬值后一国经济状态作出准确的描述,本文力图在理论上从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模型(即非均衡的分析方法)来探索贬值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情况,指出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贬值的汇率政策并不能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相反,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却可以使我国避免贬值后紧缩性效应期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卫红  
由于东南亚国家1997年7月以来纷纷出现汇率下调、本国货币严重贬值的金融危机,因此,研究贬值对一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效应,对这些国家摆脱危机可提供理论借鉴。同样,由于日元大幅贬值也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压力,人们纷纷猜测人民币汇率被迫下调的可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奕  
一国政府实施贬值政策并非总是出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考虑 ,有时是为了通过贬值拉动外部需求 ,从而刺激产出增加。但是通过开放性金融市场的作用 ,贬值反过来也会影响国内需求 ,在某些场合它能刺激内需扩大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会产生类似于财政扩张时的挤出效应。当这种挤出效应足够大时 ,外需的扩大有可能被内需的减少所抵消 ,从而无法增加总需求以刺激产出。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的贬值政策便由于开放性金融市场上参与者的合理预期而事实上失去了动态一致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莉丽  杨升  
2015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我国外汇储备快速降低,一度引发市场恐慌,围绕人民币是否继续贬值的争论异常激烈。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并结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及可贸易部门生产率提升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协整方程、HP滤波等方法,发现当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当期均衡汇率存在贬值趋势;但从长期均衡汇率视角而言,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支撑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莉丽  杨升  
2015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我国外汇储备快速降低,一度引发市场恐慌,围绕人民币是否继续贬值的争论异常激烈。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并结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及可贸易部门生产率提升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协整方程、HP滤波等方法,发现当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当期均衡汇率存在贬值趋势;但从长期均衡汇率视角而言,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支撑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铮   林莎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将加速工业化进程,带来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制度非均衡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道路,而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别化战略,在国家层面,要制定科学的宏观战略,而对不同的地区则应设计不同的产业重点,以充分发挥稀缺资源的作用,促进中国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旭平  毛中根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中国国内储蓄相对过剩 ,外资大量流进。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外汇储备数额巨大。与此同时 ,国内资金也在大规模地外流 ,出现了“资本流动怪圈”。这种资金供求的非均衡状态有许多负面影响。国内大规模储蓄是居民理性选择的结果 ,引进外资又是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在这种情况下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较好的调整方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华尧  王润泽  王拥军  
人力资源市场的均衡状态指人力资源市场中各要素所处的力量相当、相对稳定、合理变动的状态。然而,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具有非均衡特征。在非均衡条件下,政府所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走市场化道路,还是走公共服务道路?近十年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乃武  彭俊明  
本文首先提出“中国当前的金融是非均衡的”判断并对其进行了论述 ,然后在追溯资产调控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 ,提出如何在中国宏观金融非均衡的条件下进行资产调控 ,包括调控指标、方法与手段选择 ,最后简要给出该条件下的资产调控操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湘君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难以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而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危害严重,而且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文章首先从我国双顺差的现状、成因及危害完整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状况,然后提出我国必须采取自主积极的调控方式应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的影响,并利用蒙德尔—弗莱明的IS-LM-BP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采用的四万亿振兴投资计划的适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韶明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科技的飞速进步大大加快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但同时国际社会频频发生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金融危机的传导为切入点,借助于金融危机传导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性贬值效应模型,试图从一个侧面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本文的结论对于中国加入WTO后慎重资本账户的开放和国内金融自由化的顺序选择有所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遵杰  陈勇  
1930年代的"大萧条"使凯恩斯认识到以萨伊定律为基础,以均衡价格为中心的微观经济分析必须加以摒弃,在抛弃了货币"面纱论"的两分法后,凯恩斯以不确定性为其宏观分析的微观基础,将货币作为联结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以动物精神为核心,引申出了投资社会化的结论。这一非均衡观点却遭遇到了"新古典综合"。在1970年代的"滞胀"背景下,现代货币主义强调市场可以回归以"自然率"为基础的均衡,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为核心,企图证明经济人理性下的市场万能、私有制永恒和萨伊定律的正确,结果却遭遇到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大爆发。其实,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摆脱不了的终身伴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占强  
本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构建动态模型 ,来研究浮动汇率制下货币贬值的两个市场均衡机制和动态效应 ,给出了经济系统稳定性条件 ,并就如何降低贬值所带来的不良效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最后对人民币贬值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姚晓寒  胡号寰  
在税收筹划中,纳税人可通过调整商品的价格来实现税负转嫁,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客观现象。税负转嫁的难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都与商品的供求弹性有关。在市场局部均衡条件下,通过分析供给和需求弹性,能够定量地计算出需求方和供给方税负分摊的比例和数量,总结出商品的供求弹性与税负转嫁之间的定量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