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4)
- 2023(12279)
- 2022(10598)
- 2021(9923)
- 2020(8273)
- 2019(18758)
- 2018(18742)
- 2017(35913)
- 2016(19108)
- 2015(21136)
- 2014(20393)
- 2013(19245)
- 2012(16860)
- 2011(14602)
- 2010(14559)
- 2009(13123)
- 2008(12159)
- 2007(10226)
- 2006(8385)
- 2005(6832)
- 学科
- 济(70102)
- 经济(70036)
- 管理(54937)
- 业(50506)
- 企(43331)
- 企业(43331)
- 方法(38151)
- 数学(34103)
- 数学方法(33375)
- 财(18715)
- 农(17806)
- 中国(16950)
- 业经(15723)
- 理论(13621)
- 贸(12907)
- 贸易(12900)
- 务(12752)
- 财务(12686)
- 财务管理(12659)
- 易(12562)
- 学(11909)
- 企业财务(11901)
- 农业(11755)
- 制(11742)
- 技术(11475)
- 地方(11333)
- 和(10732)
- 银(10425)
- 银行(10417)
- 环境(10211)
- 机构
- 学院(248279)
- 大学(243586)
- 管理(100840)
- 济(95651)
- 经济(93637)
- 理学(88683)
- 理学院(87847)
- 管理学(85759)
- 管理学院(85308)
- 研究(70846)
- 中国(54792)
- 京(48967)
- 科学(43765)
- 财(43218)
- 业大(36313)
- 中心(36049)
- 财经(35598)
- 农(35184)
- 江(34729)
- 经(32573)
- 所(32371)
- 范(30726)
- 师范(30367)
- 研究所(29762)
- 北京(29429)
- 经济学(29376)
- 技术(28592)
- 州(28089)
- 农业(27565)
- 财经大学(26825)
- 基金
- 项目(178711)
- 科学(142073)
- 研究(131161)
- 基金(130212)
- 家(112747)
- 国家(111843)
- 科学基金(98527)
- 社会(82760)
- 社会科(78673)
- 社会科学(78657)
- 省(71248)
- 基金项目(68516)
- 自然(64852)
- 自然科(63492)
- 自然科学(63478)
- 教育(62928)
- 自然科学基金(62274)
- 划(59335)
- 编号(54675)
- 资助(53689)
- 成果(41903)
- 重点(39981)
- 部(38809)
- 创(38440)
- 发(37515)
- 课题(36336)
- 创新(35763)
- 科研(34916)
- 国家社会(34415)
- 大学(34244)
共检索到338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莲 石宝峰 迟国泰 董轶哲
研究目标:非均衡样本信用风险的有效预测。研究方法:针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交叉熵损失函数在非均衡样本信用评级中对非违约样本识别过度、违约样本识别不足的现象,利用标签分布交叉熵(Label Distribution Aware Margin Cross Entropy,简记LDAMCE)函数对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改进,并采用两阶段方式对BPNN模型进行训练,构建基于BPNN-LDAMCE的信用评级模型;基于多模型对比思路,验证BPNN-LDAMCE模型对中国某金融机构1298笔真实贷款数据信用风险预测的有效性;利用UCI公开的A地区、B地区信贷数据,检验BPNN-LDAMCE模型的稳健性。研究发现:BPNN-LDAMCE在保证对非违约样本识别力的同时,提升了对违约样本的预测准确率。研究创新:通过测算非违约、违约样本到分类面的“最优分类间隔”γ_1~*、γ_2~*,利用γ_1~*、γ_2~*对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改进,构建基于“最优分类间隔”的BPNN-LDAMCE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既可提升BPNN信用评价模型对违约样本的预测性能,也可缓解直接加权的非均衡评级模型BPNN-WCE对非违约样本识别造成的不利影响。研究价值:为不均衡样本信用评级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小川
本文旨在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建立一个非均衡的内生经济动态模型。在这个模型中 ,源于部门内和部门间关系的内生变量导致资本市场、消费品市场上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市场的非均衡过程、存货调节机制以及经济人的最优行为和适应性行为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进行模拟的。静态性质及其稳定性是作为一般市场动态过程的特例加以讨论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璋 龙志和 贾志永
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是对经济运行中非瓦尔拉斯的均衡状态的定量描述,它源于西方经济学者对市场经济中非瓦尔拉斯的均衡分析。由于对市场交易量究竟是需求量还是供给量的不可识别的认识,导致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从设定到估算不同于传统均衡的经济计量模型。本文讨论对中央计划经济“短缺”现象的两种不同认识而产生的两类不同的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范力达
本文介绍目前人口迁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均衡模型与非均衡模型的基本假设和目前的一些讨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两类模型的适用条件;着重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刚刚走向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口迁移研究假设的选择。在理论上指出了目前这方面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在理论框架、概念的澄清、方法的选取、社会经济背景以及理论的适用范围等方面为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炳新 申元月
根据Wald均衡模型的思想,我们设计了一类非完全竞争均衡的对偶性模型:NW-均衡模型。NW-均衡从对立和冲突性出发描述了非完全竞争市场及其企业的行为特征和变动规律,从而为分析和解释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现象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关键词:
NW-均衡模型 非完全竞争 行为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君 沙靖岚 牛雪琪
研究目标:在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依据个人信用,有效控制P2P项目的违约率以保证相关金融项目或平台的良好运营。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美国P2P平台Lending Club的海量真实交易数据,采用"多观测"与"多维度"两种数据清洗方式,运用2016年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出的机器学习算法LightGBM,兼顾权威性和创新性地对平台内贷款项目的违约风险进行预测,并对不同数据清洗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多观测的LightGBM算法的预测结果最好,比Lending Club平台历史交易数据算的平均履约率提升了1.28个百分点,可减少约1.17亿美元的违约借款。研究创新:运用不同的数据清洗方式和较为前沿的机器学习算法(LightGBM)预测违约率。研究价值:在LightGBM算法得出违约率影响因素的结果基础上,可以明确Lending Club及广大P2P平台的改进内容和各国在该领域内发展完善的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军芳 胡小红 高长春
文章讨论的是在经济增长下信用的制约和增长问题。通过分析制约信用的因素,文章构造了信用决定函数的基本结构,并利用信用决定函数模型解释了信用的均衡及其增长方式。最后论文认为,制度因素在信用增长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而就中国而言,信用水平较以往已有提高,只是提高的速度低于经济发展速度,解决这种速度的不协调既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
关键词:
信用制度 制约因素 信用增长 制度粘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国强 陈爱娟
针对传统经济博弈论中关于博弈局中人均为理性人假设的局限性,本文基于RDEU理论对鹰鸽博弈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非期望效用鹰鸽博弈模型,该模型将博弈局中人的情绪因素引入博弈过程中,可以描述局中人在博弈中的情绪偏好和相应的决策行为,且经典鹰鸽博弈模型是该模型的一个特例。最后对鹰鸽博弈的纳什均衡进行了演化分析,研究表明,博弈问题的均衡状态与博弈局中人的情绪和变化程度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家杰
本文比较购买力平价和均衡汇率两个概念的差别,强调用购买力平价衡量均衡汇率必须以内外均衡为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内外均衡条件下的购买力平价模型来探求均衡汇率。这种均衡汇率新思想的核心结论是均衡汇率取决于不变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即劳动生产率),其中供给因素最为活跃。该均衡汇率思想被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978~1993年一直处于高估状态,而1994年以后则一直处于低估状态,但2007年以来低估程度明显缩小。
关键词:
内外均衡 购买力平价 均衡汇率 人民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树华 解佳龙
在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产业评价"三力模型"为依据,从自主创新力、效益贡献力、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构建了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异化评价模型,并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我国国家高新区已进入六层分化的非均衡异动阶段,呈现出"三力"同步非均衡异化、发达→次发达城市依托选择、沿海→内陆空间层级异化布局的表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均衡发展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加军 段景辉
文章立足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利用二元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象极为显著,最后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非均衡 增长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彬 刘林 张颖
本文利用对数似然方法估计商业银行贷款供求因素的非均衡模型,试图检验在商业银行贷款能力不下降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的信贷决定因素,并由此确认我国流动性过剩是贷款需求约束还是供给约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的手段仍然是政府对信贷的控制,通过控制银行信贷总量而引起的总供求状况的改变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化,因此,银行信贷供给约束造成我国经济中信贷收缩从而发生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贷款供求 非均衡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迟国泰 潘明道 齐菲
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用于判别不同银行风险的大小。通过组合赋权,可以确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指标的权重。运用评价得分的分布检验找到得分的分布规律,进而模拟、扩充样本数据,根据扩充数据划分银行的信用等级。通过对评价得分分布检验,可以揭示银行信用评价得分服从对数分布的规律,解决样本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数据扩充的难题;根据对数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对符合分布规律扩充1000倍后的得分数据进行信用等级划分,能够解决小样本无法进行信用评级的难题。实证结果表明,评级结果的序关系与权威机构评级结果的序关系一致。
关键词:
信用风险 银行评级 样本检验 样本扩充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贾志永 王成璋 龙志和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批非均衡学者致力于中央计划经济国家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研究,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然而,这些研究主要以东欧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为对象。由于我国经济运行的独特性,国际上研究中国非均衡经济运行和文献十分少见。为推动我国非均衡经济计量模型的研究,我们对检索到的两篇有关中国的非均衡模型论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中找出可供借鉴之处,同时也提出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两篇文献,一篇为英国经济学家波特斯(R. Portes)与桑托拉姆(A. Santorum)合作的《中国的货币和消费品市场》(以下简称"P—S模型"),另一篇是美国波特兰州立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本文提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结构主义、非均衡经济理论派的增长理论。第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要素投入非均衡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论述了要素投入非均衡性是产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在调控不平衡宏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治理要素投入的非均衡,才是治本;第三,建立了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型;第四,证明了这一模型不仅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而且也包括了结构主义的增长方程,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