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9)
2023(12569)
2022(11110)
2021(10404)
2020(8664)
2019(20073)
2018(19953)
2017(38883)
2016(21137)
2015(23839)
2014(24048)
2013(23686)
2012(21558)
2011(19442)
2010(19384)
2009(17879)
2008(17648)
2007(15624)
2006(13715)
2005(12297)
作者
(60897)
(50483)
(50252)
(47866)
(32312)
(24306)
(22793)
(19692)
(19314)
(18110)
(17377)
(16931)
(16054)
(15921)
(15657)
(15507)
(15004)
(14928)
(14466)
(14411)
(12420)
(12364)
(12083)
(11485)
(11300)
(11234)
(11165)
(11162)
(10191)
(9757)
学科
(83036)
经济(82911)
管理(67366)
(60975)
(52711)
企业(52711)
方法(38288)
数学(33029)
数学方法(32647)
(24565)
中国(21012)
(20915)
(20484)
业经(18874)
(17383)
(15620)
财务(15551)
财务管理(15521)
地方(15106)
企业财务(14773)
(14530)
贸易(14518)
(14358)
银行(14318)
理论(14101)
(14089)
(13930)
金融(13927)
(13815)
(13597)
机构
大学(304554)
学院(300996)
管理(122184)
(120522)
经济(117814)
理学(105534)
理学院(104402)
管理学(102710)
管理学院(102154)
研究(99155)
中国(75388)
(64944)
科学(59524)
(59376)
(49059)
财经(46864)
(44907)
中心(44837)
研究所(44197)
(43602)
业大(43438)
(42517)
北京(41242)
(38287)
师范(37950)
经济学(36152)
(35915)
(35268)
农业(35024)
财经大学(35000)
基金
项目(204606)
科学(161565)
研究(151059)
基金(149815)
(129495)
国家(128452)
科学基金(111191)
社会(95093)
社会科(90137)
社会科学(90114)
基金项目(79741)
(78695)
自然(72575)
自然科(70877)
自然科学(70864)
自然科学基金(69591)
教育(69158)
(66404)
资助(61879)
编号(61473)
成果(50530)
(45828)
重点(45305)
(42555)
(42318)
课题(42005)
(40795)
教育部(39748)
创新(39744)
科研(38869)
期刊
(133655)
经济(133655)
研究(92436)
中国(57529)
(46406)
管理(46356)
学报(45808)
科学(42813)
(40660)
大学(35236)
学学(33105)
教育(32242)
(29086)
金融(29086)
农业(27895)
技术(25315)
财经(23599)
业经(20915)
经济研究(20613)
(19980)
问题(17167)
理论(16559)
实践(15120)
(15120)
图书(15103)
技术经济(14262)
科技(14252)
(13938)
现代(13855)
(13342)
共检索到444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捷  张世英  
一、引言 在多市场中,各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在所难免的。市场间的数量约束表现为溢出效应(Spillovcr),并且溢出效应这一数量约束不论是在价格“完全柔性”或在价格“粘性”情况下,都将对市场状态发生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研究确定性非均衡多市场的调控机制及相应的调节规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滨  李许卡  
经济的非均衡通常表现为商品的供过于求、供不应求。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典型的非均衡特征,供求失衡严重,居民购房和政府调控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文从房地产业的现状出发,讨论其特殊性及市场供求特征,并对我国房地产业的规范和调控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忠民  张世英  
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Cobweb Model)主要被用于分析农产品的供求波动,以及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是对供求关系最早的动态分析方法,例如著名的生猪—玉米循环(Hog-Corn Cycle)模型。传统的蛛网模型有两个基本假定:第一,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均为线性;第二,每一期的供给与需求均衡。在现实的经济系统中,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始于70年代,为表述日渐繁荣的非均衡经济理论,为模拟越来越明显的西方非均衡经济现实,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应运而生,首先产生了单市场非均衡模型。我们知道,Walrasian均衡是指基于市场的完备性,价格对供求有效而即时的调节,使交易发生在供给等于需求时,即Q_1=D_1=S_1,这里Q_1为均衡交易量。但是,至少由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凌一文  
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而统一的市场建设则是“无形之手”效率提升的前提。本文将流通业发展与市场分割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流通业非均衡发展影响市场分割的作用机制,进而分别以流通效率和市场分割指数对流通业发展非均衡程度和市场分割程度予以表征,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同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PTM)考察其相关性在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差距调节下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我国流通业非均衡发展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市场分割指数则稳步下降,但二者的绝对值均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流通业非均衡发展对于市场分割具有显著的促增作用,且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产业结构差距越大,这一促增作用愈加明显;与此同时,流通业非均衡发展对于市场分割的影响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均存在典型的异质特征,时间维度上促增作用渐趋强化,空间维度上这一促增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家骅  
货币传导机制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宏观角度来说,货币投放会引起各种经济变量的连锁反应,通过特定过程而影响经济产出,这个过程的内在联系称之为货币传导机制。学术界不少论文在探讨货币政策的效能时,往往是以均衡市场为前提来设想准备金、信贷量、利息率对总产出的改变,以期通过局部调整均衡达到总调整均衡。这是一种静态的观察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乃武  彭俊明  
本文首先提出“中国当前的金融是非均衡的”判断并对其进行了论述 ,然后在追溯资产调控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 ,提出如何在中国宏观金融非均衡的条件下进行资产调控 ,包括调控指标、方法与手段选择 ,最后简要给出该条件下的资产调控操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国光  
一、经济超常规非均衡运行的涵义经济发展史表明,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一国的经济运行总是在均衡和非均衡两种状态中交替进行的,并且由于经济休内部的矛盾运动,均衡运行是经济运动的瞬时状态,是相对的,短暂的,因此,经济运行大量地表现为非均衡运行.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还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短缺经济条件下持续非瓦尔拉斯均衡的情形,已为大家所接受.但是,我们认为,仅这样认}只是不够的,还应当对非均衡运行作深入具体的分析.实际上,非均衡运行也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常规非均衡运行.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增长适度,结构比例大致协调,物价相对稳定,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差额逐步缩小,并向良性循环方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金华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提到的市场失灵类型有如下几种,即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以及不对称)信息。随着七十年代以来一般非均衡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另外一种市场失灵类型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由于市场供求不相等所引起的低效率。它被称为非均衡市场失灵。 非均衡市场失灵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不仅会象其它类型的市场失灵一样在微观水平上造成低效率,而且还会在宏观水平上造成低效率,即通过价格(以及工资)的刚性行为造成非自愿失业,造成就业量和产量的波动。这种宏观低效率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大范围”的市场失灵。 一、均衡与非均衡 市场是一个关于价格、需求量和供给量相互作用的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桂香  江立明  冯异红  
义务具有强制性、保护性、免费性、非竞争性、公益性等特点,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引发出乱收费问题,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共享机制、生源调配机制、扶贫济弱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戚桂杰  李学禄  王乃静  
本文在讨论溢出效应与多市场非均衡模型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多市场的数量一价格调节问题,证实了对供需波动控制的可行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始终存在并不断扩大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制约着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在当前经济平缓增长形势下,中央重申"调结构"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那么,所谓"调结构"调哪些结构?这些失衡的结构又是如何形成的?在什么原则下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结构的均衡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经济非均衡结构的主要表现,剖析其形成机制,探寻达到结构均衡化的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琦梁  王菲  
从理论上探讨了地区非均衡发展与产业转移的内生机制,经济规模扩大与地区有限发展空间之间的负反馈作用,是发展不均衡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内生驱动机制。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融入负反馈机制,建立反映产业转移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地区有限发展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中心-边缘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内生驱动力。集聚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的动态演变及其作用下,对集聚外部性、规模经济以及其他对聚集体的依赖程度较弱的产业最先扩散出去。国内基础设施的改善降低地区间的运输成本有助于推进产业转移、缩小地区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琦梁  王菲  
从理论上探讨了地区非均衡发展与产业转移的内生机制,经济规模扩大与地区有限发展空间之间的负反馈作用,是发展不均衡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内生驱动机制。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融入负反馈机制,建立反映产业转移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地区有限发展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中心-边缘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内生驱动力。集聚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的动态演变及其作用下,对集聚外部性、规模经济以及其他对聚集体的依赖程度较弱的产业最先扩散出去。国内基础设施的改善降低地区间的运输成本有助于推进产业转移、缩小地区差距。而且,随着国内市场相对国际市场的逐步增大或者对外贸易环境的相对恶化,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将会减弱,在产业集聚的多种负面效应作用下会导致新一轮的空间结构调整,促使部分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