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4)
2023(7997)
2022(6668)
2021(6363)
2020(5239)
2019(12066)
2018(11686)
2017(22459)
2016(12068)
2015(13642)
2014(13616)
2013(13657)
2012(13305)
2011(12074)
2010(12065)
2009(11409)
2008(11524)
2007(10263)
2006(9176)
2005(8446)
作者
(35007)
(29474)
(29292)
(28313)
(18912)
(14185)
(13263)
(11493)
(11190)
(10356)
(10276)
(9885)
(9553)
(9550)
(9336)
(9176)
(8813)
(8521)
(8358)
(8195)
(7503)
(7149)
(7062)
(6752)
(6598)
(6562)
(6504)
(6227)
(5934)
(5924)
学科
(64311)
经济(64262)
管理(31611)
(28936)
方法(28127)
数学(25926)
数学方法(25679)
(21686)
企业(21686)
中国(18666)
(14539)
地方(14300)
(13416)
(12966)
贸易(12959)
(12647)
(11603)
(10003)
地方经济(9722)
(9647)
金融(9646)
业经(9346)
农业(9270)
(8910)
银行(8896)
环境(8666)
(8585)
关系(8551)
(8173)
财务(8161)
机构
大学(184040)
学院(179359)
(86879)
经济(85553)
研究(69658)
管理(64167)
理学(55051)
中国(54629)
理学院(54362)
管理学(53345)
管理学院(53022)
科学(39889)
(39877)
(38856)
(35420)
研究所(32178)
财经(31146)
中心(30170)
经济学(29484)
(28636)
经济学院(26664)
(26631)
北京(25928)
(25078)
(25038)
(23762)
师范(23567)
财经大学(23296)
业大(22599)
科学院(21128)
基金
项目(117194)
科学(94081)
基金(89492)
研究(83751)
(78972)
国家(78441)
科学基金(66587)
社会(57492)
社会科(54779)
社会科学(54768)
基金项目(45709)
自然(41524)
(40631)
自然科(40599)
自然科学(40589)
自然科学基金(39901)
资助(38376)
教育(37982)
(36014)
编号(30647)
(28184)
重点(27180)
(25900)
成果(25858)
国家社会(25836)
中国(25509)
教育部(24304)
(22954)
人文(22638)
科研(22202)
期刊
(93778)
经济(93778)
研究(59261)
中国(35297)
(29485)
学报(28145)
科学(27074)
管理(24830)
(23607)
大学(21682)
学学(20496)
(17705)
金融(17705)
经济研究(17079)
财经(16640)
农业(16519)
教育(15518)
(14567)
(14324)
技术(14096)
国际(13467)
问题(12989)
世界(11964)
统计(10980)
业经(10827)
技术经济(9937)
(9904)
(9340)
资源(8836)
决策(8598)
共检索到278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大楷  曾鹏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投资布局中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增长状态,其中投资效率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单纯数量因素的作用则呈不断弱化的趋势,因此应采取以消除投资效率差异为核心的区域政策取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继勇  彭巍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现象由来已久。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区域的地理位置、投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在企业学习能力与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溢出与FDI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溢出的学习能力及区域创新能力是影响FDI地区分布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应着力提高自身经济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区域间溢出效应等政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燕子  
在区域开发的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以非均衡手段来实现均衡发展的。在探索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区域的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产业选择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方面。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秀岩  董藩  
投资布局指的是投资总量在各个区域的分布状态,即投资的区域分配。这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往往涉及公平与效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取舍,所以是一个最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在发育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投资布局主要取决于各区域的自我积累能力和区际资金(资本)的融通状况,国家的宏观调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尚群  叶文虎  陈国谦  毛峰  张世秋  
本文以区域发展梯度规律为主线 ,以生态环境为主要限制因子 ,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公平、效率和环境统一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的时空和谐 ,严格保护限制环境 ,揭示区域发展共有的特性与规律 ,探索实现区域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洪名勇  
改革开放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的四大经济区域即"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加剧。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黔北发展水平接近贵州省平均水平,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处于第三,差距最大的是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贵州经济发展态势为中部凸起,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均低于中部,并且东南部低于西北部,突出表现为东南部塌陷。政府应高度重视贵州区域的非均衡增长现象,避免其东部变成中国的"贵州",应对东南部特色经济带给予更多关注,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时,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东南部特色经济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斗  王亚男  
利用2005—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财富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实施试点政策的城市,实施低碳试点的城市财富平均多增长0.47%,而政策实施的短期效果更为明显;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类型的城市,政策实施的效果存在空间异质性;微观层面劳动力与资本的优化配置、中观层面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宏观层面政府对创新态度的改善,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城市财富增长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云平  
我国国土空间辽阔,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域差异及资金要素有限供给的约束,使宏观布局政策的均衡与非均衡取向不仅维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是政治、社会稳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为此,本文在分析建国后我国生产力空间分布均衡度变化过程的基础上,试图从深层次对生产力布局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作理论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留雄  
以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作为中国国际旅游业区域分布的测度指标。1986~2000年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旅游收入、接待人次、饭店数和饭店客房数的基尼系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三个层面上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地域非均衡增长差别正在逐步缩小。旅游管理体制、市场开发程度、企业运作效率和目标市场等是这种态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继勇  梁柱  
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是引起产业集聚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用地区市场规模、出口开放度和创新水平、创新效率分别作为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的衡量指标,运用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来考察FDI在中国省区的集聚以及由此而导致的FDI区域分布非均衡。实证研究发现,全国样本、东部和中部省区在吸引FDI方面,国内地区市场和国外市场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而在西部省区中则没有发现这种替代性;东部和中部省区吸引FDI的数量则与当地的创新能力水平呈U字形曲线,并且一旦U字形曲线形成后,创新效率的提高能显著地吸引FDI。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先峰  
本文分析了1978~2006年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差距的演变动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工业差距在1989~1997年扩大,而在1978~1988年及1998~2006年有缩小的趋势。导致区域工业差距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地区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不同是导致区域工业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生产率差异缩小是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搞得更火热,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出现四个年头的二位数高速增长,1992和1993两年均以13%的高增长率发展,1994年的增长率也高达12%,据有关统计部门报道,1995年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二位数上。总体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是可喜的,但也有不乐观的地方。17年来,尽管我国排除了象以往一些人为所造的经济大波动(如1958—1962年,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但是经济还是在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中增长着。经济增长的波动较大,说明了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非均衡现象,存在着“瓶颈”制约,资源未达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郝群花  
本文搜集与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来考察究竟是哪些因素吸引了外资的大量流入。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选择行业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生产规模,其次是规划规模,然后是生产成本,而研发费用支出对促进FDI流入的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工业数据进行协整及误差修正分析却发现,从长期来看研发费用的支出对FDI的吸引作用很大。这两个不同的实证结果充分说明,与工业相比,中国的其它行业还需大力开展研究与开发,以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光辉  冯星宇  
研究对277个地级市在2011—2019年间的信用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1)城市的信用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但仅在东部地区信用对经济具有较高的拉动作用,其他地区主要依靠经济推动信用发展;(2)从全国范围来看,信用—经济的耦合程度保持在初级协调水平,东部的协调程度相对更高,处于中级协调水平;(3)信用—经济耦合协调程度高并不能说明两个系统均衡发展。东部双系统均发展良好,中部地区的城市大多是信用领先经济,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的经济与信用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失调数量不断增加。最后,文章就如何实现信用和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军  
从长期来看,市域间劳动和资本量增长的不平衡,包括技术水平在内的其它要素差异,导致了以广州—深圳最高、佛山—东莞居中、江门—中山—肇庆—珠海—惠州最低为特征的珠三角经济总量地域分布格局的形成。从短期来看,珠三角各市经济总量增长波动主要取决于其劳动和商业资本投入量增长的变化,而且存在自我修复的误差修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