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2)
- 2023(16002)
- 2022(13942)
- 2021(13024)
- 2020(10682)
- 2019(24511)
- 2018(24452)
- 2017(46259)
- 2016(25480)
- 2015(28843)
- 2014(28998)
- 2013(28611)
- 2012(26944)
- 2011(24480)
- 2010(24795)
- 2009(22570)
- 2008(22399)
- 2007(19927)
- 2006(17834)
- 2005(16048)
- 学科
- 济(107764)
- 经济(107651)
- 管理(71105)
- 业(68142)
- 企(55703)
- 企业(55703)
- 方法(42303)
- 数学(35662)
- 数学方法(35138)
- 中国(31301)
- 地方(31150)
- 农(29721)
- 业经(24804)
- 学(24526)
- 财(23134)
- 农业(20195)
- 贸(19377)
- 贸易(19358)
- 制(19136)
- 易(18655)
- 理论(17615)
- 和(17560)
- 环境(17363)
- 银(16897)
- 银行(16852)
- 地方经济(16715)
- 融(16623)
- 金融(16620)
- 技术(16528)
- 行(16213)
- 机构
- 大学(362893)
- 学院(362698)
- 管理(139891)
- 济(139696)
- 经济(136340)
- 研究(129362)
- 理学(119595)
- 理学院(118098)
- 管理学(115870)
- 管理学院(115200)
- 中国(96459)
- 科学(82474)
- 京(80157)
- 所(66764)
- 财(63192)
- 农(61413)
- 研究所(60743)
- 江(59291)
- 中心(58118)
- 业大(54356)
- 范(52221)
- 师范(51707)
- 北京(50793)
- 财经(49596)
- 农业(47760)
- 院(47468)
- 州(45993)
- 经(44787)
- 师范大学(41747)
- 省(40159)
- 基金
- 项目(243629)
- 科学(190401)
- 研究(178177)
- 基金(173382)
- 家(151897)
- 国家(150585)
- 科学基金(127942)
- 社会(109544)
- 社会科(103613)
- 社会科学(103585)
- 省(96683)
- 基金项目(91976)
- 自然(83671)
- 自然科(81616)
- 自然科学(81595)
- 划(81484)
- 教育(81425)
- 自然科学基金(80085)
- 编号(73727)
- 资助(71520)
- 成果(60504)
- 发(55732)
- 重点(55388)
- 部(52441)
- 课题(52158)
- 创(49831)
- 创新(46440)
- 科研(45919)
- 项目编号(44447)
- 教育部(44152)
- 期刊
- 济(164802)
- 经济(164802)
- 研究(109456)
- 中国(77386)
- 学报(59027)
- 农(56306)
- 科学(55232)
- 管理(53698)
- 教育(46962)
- 财(46354)
- 大学(43892)
- 学学(40928)
- 农业(39100)
- 融(33571)
- 金融(33571)
- 技术(32544)
- 业经(27934)
- 经济研究(24803)
- 财经(23455)
- 图书(21817)
- 问题(21019)
- 业(20766)
- 经(20012)
- 资源(18612)
- 科技(18114)
- 技术经济(17413)
- 理论(17296)
- 现代(16966)
- 版(16956)
- 商业(16189)
共检索到556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拉昌,许学强
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种常态结构。如何在此种结构下,实现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整合发展,是一项挑战性的课题。通过珠江三角洲与省内邻区区域整合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在非均衡发展战略下,要实现区域整合发展,除了有效的政府干预外,建立有效的区域整合机制是实现区域整合发展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天旸 何鑫 王喆
珠江三角洲持续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 ,珠江三角洲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城市圈 ;适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利用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以系统的观点提出城市圈梯度发展战略 ,即以“大三角”极核城市向腹地和国际辐射 ,以“轴心线城市带”带动东西两翼城市带发展 ,形成优势产业带 ,辐射山区。
关键词:
城市圈 梯度发展 珠江三角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朗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在土地、人口素质、自然环 境和金融生态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冬平,杨友孝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建设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泛珠三角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①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经济圈概念;②以制度整合为突破口,扫清体制障碍。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是组织创新、机制整合和框架重构。
关键词:
泛珠江三角洲 经济圈 发展战略 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付彪 陆林
考察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状况并探讨其机制。计算各城市旅游发展区位商,显示区位商≥1的城市数目有增多趋势;其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占都市圈整体平均百分比有下降趋势,2000年为19.76%,2008年下降至12.83%。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发展在空间上趋向均衡合理,旅游空间均衡发展在时间上呈增强趋势。运用系统聚类方法,选取2007年统计数据,考察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现状,发现其内部城市可以划分三个等级,即广州和深圳属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包括珠海和东莞,佛山、惠州、江门、中山和肇庆属第三等级。最后借助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从互补性、可达性和替代性等方面探讨了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在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进行探讨,以窥视我国教育战略研究目前应把握的一些重要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春山 金万富 史晨怡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显著变化,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珠三角城市群面临新的挑战,珠三角下一步如何发展成为必须解决的新问题。现状,将其与国内外城市群对比,提出了珠三角发展战略思路。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期间,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速度有所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人口红利面临枯竭;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经济全球化程度下降等;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与国外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差距较大;与国内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相比,总体发展势头下降。在此背景下,应将产业技术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人口政策创新、区域合作与人文引领作为新时期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吉春 赵天杨 朱余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各级政府相应提出了"梯度发展战略"。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评价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系统论的原理,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建议强化开放型经济,实施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群 梯度发展战略 珠江三角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清泉
论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发展状况,揭示了城市群发展的圈层结构,探讨了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势态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空间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健
印刷产业是城市化的产业,也是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型企业,印刷产业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流量成正比。本文就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广西印刷产业面临的现状、挑战和机遇提出发展策略的若干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泛珠三角洲 广西 印刷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
本文在对珠江三角洲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珠江三角洲与成都平原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对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 ,找出成都平原的差距 ,认为 :成都平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努力学习珠江三角洲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施创新战略、整合战略、合作战略 ,加强与加快成都平原的建设 ,进而带动整个四川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