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1)
- 2023(13063)
- 2022(10846)
- 2021(9857)
- 2020(8315)
- 2019(18183)
- 2018(17839)
- 2017(34244)
- 2016(17989)
- 2015(19560)
- 2014(18778)
- 2013(18401)
- 2012(16341)
- 2011(14297)
- 2010(14557)
- 2009(13908)
- 2008(13825)
- 2007(12609)
- 2006(11116)
- 2005(10353)
- 学科
- 业(88514)
- 企(82861)
- 企业(82861)
- 济(80090)
- 经济(80013)
- 管理(72974)
- 方法(34831)
- 业经(29661)
- 财(27286)
- 数学(26241)
- 数学方法(26067)
- 农(25165)
- 技术(22844)
- 务(21587)
- 财务(21568)
- 财务管理(21555)
- 企业财务(20499)
- 中国(19482)
- 农业(17852)
- 制(17778)
- 理论(15613)
- 划(14991)
- 策(14822)
- 技术管理(14431)
- 贸(14312)
- 贸易(14298)
- 易(13861)
- 和(13802)
- 体(13765)
- 企业经济(12597)
- 机构
- 学院(256987)
- 大学(248158)
- 济(113616)
- 经济(111672)
- 管理(108946)
- 理学(93342)
- 理学院(92572)
- 管理学(91531)
- 管理学院(91034)
- 研究(76479)
- 中国(63598)
- 财(53279)
- 京(50397)
- 财经(42092)
- 科学(41914)
- 江(39793)
- 经(38226)
- 农(38002)
- 所(36592)
- 中心(35790)
- 经济学(33992)
- 业大(33596)
- 研究所(32339)
- 商学(32016)
- 商学院(31718)
- 州(31276)
- 北京(31257)
- 财经大学(30943)
- 经济学院(30649)
- 农业(29695)
- 基金
- 项目(164355)
- 科学(133622)
- 研究(124655)
- 基金(121457)
- 家(103222)
- 国家(102307)
- 科学基金(91799)
- 社会(82671)
- 社会科(78754)
- 社会科学(78735)
- 省(66440)
- 基金项目(64240)
- 自然(57956)
- 自然科(56780)
- 自然科学(56770)
- 教育(56541)
- 自然科学基金(55884)
- 划(53072)
- 编号(49795)
- 资助(48088)
- 创(41477)
- 业(38088)
- 创新(37672)
- 成果(37446)
- 部(36426)
- 重点(36399)
- 发(35977)
- 国家社会(34189)
- 制(33569)
- 课题(33521)
- 期刊
- 济(131422)
- 经济(131422)
- 研究(75802)
- 中国(51040)
- 管理(48840)
- 财(46021)
- 农(35626)
- 科学(32505)
- 学报(29585)
- 技术(27320)
- 融(26839)
- 金融(26839)
- 业经(24856)
- 农业(24699)
- 大学(24065)
- 教育(23677)
- 学学(23110)
- 财经(22244)
- 经济研究(21370)
- 经(19377)
- 技术经济(17337)
- 业(16277)
- 问题(15996)
- 商业(14807)
- 现代(13743)
- 科技(13570)
- 财会(13465)
- 贸(13230)
- 世界(12260)
- 经济管理(11811)
共检索到389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权贞
技术创新并非完全由行业内在位企业实施,行业外的潜在进入者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或购买专利等方式进入行业,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实际上都面临着被挑战者替代的威胁,当产业可以自由进入时,两者维持在位者地位的创新动力和压力是相同的。文章通过估算中国工业36个两位数行业的绝对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差异程度,将工业行业分为四种类型,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四类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结论表明:第一,高绝对集中度行业的技术创新前沿面变动率表现优于技术创新效率变动率;第二,低绝对集中度与高企业规模差异程度并存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航
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文章以市场结构为切入点,分析了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作用,并实证研究高技术产业中市场结构和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障碍,提出了减少过度竞争、消除行政垄断、构建成果转化机制、健全投融资政策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和加大国际合作等旨在改善我国高技术市场结构和提高我国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市场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军伟 付海艳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社会结构与市场结构的技术创新系统模型,来解释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认为企业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行动者,其技术创新行为是一种社会行动,它会受到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作为一种结果,社会结构会影响市场结构,从而两者共同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的社会资本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推动社会结构、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协调发展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冀丽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真实地感到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其作用的根本机制在于技术创新,它本质上是以技术创新方式来实现的。对于技术创新来说,其动因、方向、成就大小受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政府政策导向、社会资源、市场结构与竞争状况等。本文主要就市场结构这一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市场结构 市场垄断度 产品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瑶 张光宇 杨诗炜
面对未来颠覆性创新的市场冲击,在位企业如何突破“创新者窘境”,实现能力进阶至关重要。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富士胶片反颠覆实践为例,基于“认知—行动—结果”思维逻辑,探讨管理者认知形成、管理者指导组织集体行动以及资源能力进阶的过程机制。结果发现:在位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形成管理者认知,借助意义建构过程实现个体认知到组织认知的跨越,进而指导企业实现竞争能力转向,以抵御外部危机。探索期,在技术创新驱动型管理者认知指引下集体形成颠覆性技术自主突破型组织主导逻辑,进而采取资源拼凑行动构建资源整合能力;转型期,在市场利益获取型管理者认知指引下集体形成技术相关业务拓展型组织主导逻辑,进而采取资源编排行动构建资源延伸能力;强化期,在市场利益强化型管理者认知指引下集体完成市场拓展深化型组织主导逻辑演化,进而采取资源协奏行动形成资源再构能力。由此,构建企业能力进阶路径模型,为在位者积极应对未来市场冲击,突破传统能力刚性束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晓华 周玲玲
利用性能门槛和净效用门槛解释消费者的异质性偏好特征,分析异质性偏好所形成的需求结构形态,进而讨论不同需求结构下技术创新策略的选择表明:当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之间偏好重叠较少时,企业宜专注于固有市场;当偏好重叠程度高且对称时,企业可选择工艺创新降低成本,以满足对方市场低端用户的需求;在偏好重叠程度高但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应采取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 需求结构 技术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市场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市场作为一个制度变量对技术创新有深远影响。但市场这个变量是通过不同的参数影响创新的,这些参数包括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多角化等。市场竞争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有助于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西方学者为此进行了几十年的实证和理论工作,但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在此,我们结合当今的国际背景、结合国内的状况,对市场结构与创新的关系作一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倪燕翎,彭跃华
一、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一)完全竞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有许多规模较小的企业,每一个企业都生产相同的产品,并且,每一个企业规模都太小,不可能影响市场价格。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创新利润远远高于平均利润,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最强,其经营都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宗宪 王青 侯晓辉
本文应用两阶段半参数DEA方法估计了样本期间内,中国30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与规模效率,实证分析了政府投入与市场化程度变量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研究发现,政府投入与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之间呈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对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率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市场化程度对创新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它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红伟 郑伟华 陈文津 黄颖
基于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制造业企业进行创新效率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纯的质量管理模式差异并不会造成企业创新效率的差异,而质量管理模式会通过企业规模、劳动力素质、融资成本以及政府支持等因素来影响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仁桥 王宗军 钱丽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构建两阶段效率理论框架,并将技术创新的环境影响纳入创新效率测度框架内。选取2001-2010年中国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关联型网络DEA模型测算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与分阶段效率,并探索各省份和4大地区的效率差异。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全国整体创新效率有所提升,而整体创新效率均值为0.412,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科技研发阶段纯技术效率不高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偏低是其主要原因;各省份及4大地区间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而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资源利用模式为高研发高转化的地区仅占全国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