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9)
2023(9808)
2022(7938)
2021(7237)
2020(6047)
2019(13377)
2018(12905)
2017(25447)
2016(13773)
2015(15017)
2014(14724)
2013(14372)
2012(13134)
2011(11211)
2010(12223)
2009(11820)
2008(11831)
2007(10726)
2006(9765)
2005(9251)
作者
(37125)
(30760)
(30468)
(29081)
(20043)
(14356)
(13767)
(11672)
(11419)
(11295)
(10294)
(10181)
(10172)
(9762)
(9606)
(9209)
(9204)
(8923)
(8881)
(8760)
(7694)
(7525)
(7460)
(7143)
(6911)
(6905)
(6835)
(6744)
(6113)
(6064)
学科
(78782)
(74570)
企业(74570)
管理(61859)
(59466)
经济(59390)
业经(26412)
(25939)
方法(24137)
(23188)
(20404)
财务(20387)
财务管理(20319)
企业财务(19299)
(17062)
农业(16535)
技术(16292)
(16200)
数学(15813)
数学方法(15649)
中国(14135)
(13545)
(12571)
企业经济(12349)
审计(12174)
(11961)
理论(11660)
经营(11526)
体制(11063)
技术管理(10384)
机构
学院(197737)
大学(188182)
(86969)
经济(85362)
管理(84948)
理学(72162)
理学院(71632)
管理学(71014)
管理学院(70637)
研究(57884)
中国(50390)
(46166)
(39195)
财经(35204)
(32444)
(31838)
科学(30119)
(29380)
(27918)
中心(27453)
财经大学(25589)
商学(25311)
商学院(25085)
(24983)
经济学(24854)
业大(24127)
北京(23961)
研究所(23935)
经济管理(22663)
农业(22649)
基金
项目(119966)
科学(97726)
研究(94051)
基金(88548)
(74024)
国家(73231)
科学基金(66115)
社会(62106)
社会科(59015)
社会科学(58996)
(48173)
基金项目(46046)
教育(42116)
自然(40967)
自然科(39998)
自然科学(39991)
自然科学基金(39357)
编号(38591)
(38112)
资助(35568)
成果(31097)
(30964)
(28581)
(27173)
重点(26394)
课题(26294)
(26190)
(25929)
创新(25696)
(25643)
期刊
(106148)
经济(106148)
研究(61744)
中国(42303)
(41824)
管理(37614)
(29082)
科学(22408)
(22124)
金融(22124)
业经(20360)
农业(20005)
学报(19647)
技术(18820)
财经(17903)
经济研究(16853)
大学(16724)
学学(16155)
教育(16105)
(15454)
财会(13977)
问题(13057)
(12523)
技术经济(12292)
会计(12119)
现代(11318)
(10871)
世界(10473)
审计(10091)
商业(10058)
共检索到311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秋生   姜一涵   独正元  
如何发挥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以提高国有企业审计意见质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需研究的问题。以2013—2022年A股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离散选择模型,以投非赞成票代理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越高,越能够提示应计盈余管理风险,审计师越倾向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第一大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混改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越低,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与审计意见谨慎性的关系越显著。经过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积极履行治理职能导致审计意见质量提高有利于混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国有企业混改主要目标。研究结论对于国有企业审计师正确决策审计意见、非国有董事有效维权、政府监管部门和混改国有企业充分尊重非国有董事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秋生  独正元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引入的非国有股东通过委派董事参与治理是否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值得深入研究。基于2013-2018年商业类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非国有董事投非赞成票行为代理其治理积极性,实证分析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并借助公司层面投资者保护程度的调节效应检验来论证非国有董事投票行为的合理性,即非国有董事治理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并且公司层面投资者保护程度越低,非国有董事投票行为的保值增值效应越显著,即非国有董事治理是理性的,其在公司投资者保护不足时可以起到替代保护作用,从而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从非国有董事参与决策、实现制衡两大治理职能角度出发,研究其保值增值效应实现的机制路径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和内部控制质量来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本文结论对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正确对待非国有董事投非赞成票行为,完善治理机制,加强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独正元  吴秋生  
选取2013~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非国有董事投非赞成票行为代理其治理积极性,研究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与国企并购商誉泡沫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的提升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超额商誉,还能够显著降低商誉减值的计提比例以及商誉减值的发生概率,即非国有董事通过“用手投票”积极治理有效抑制了国企并购商誉泡沫。进一步研究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发挥抑制效应的影响路径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来显著抑制国企并购商誉泡沫。研究结论为持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非国有董事“用手投票”的积极作用,提升国企并购效果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孔晓旭   唐晓萌   柳学信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引入非国有资本是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但现有研究缺少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如何影响董事会决策的内在机制研讨。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通过增加国有企业董事会异议影响治理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董事会异议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政府干预难度、行业竞争程度、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且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通过增加董事会异议提升国有企业治理绩效,从而实现“君子和而不同”的效果。本研究厘清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董事会内部决策过程及影响机制,能够为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  年洁  杨明晖  
本文用“进入权”对非国有股东委派的董事“赋权”,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的局限,以2007—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并购前后“非国有派”董事的变化对国有企业并购非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并购后三年,随着“非国有派”董事在董事会占比的提高,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并购绩效显著提升,该结论在更换核心变量、改变模型、扩大样本区间以及使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DID政策冲击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后“非国有派”董事人数的增加可以提高监督治理水平(增加董事会召开次数并降低国有大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优化战略决策效果(促进数字化转型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增强资源供给能力(缓解税收负担和融资约束)。拓展性分析发现,“非国有派”董事积极参加混合所有制并购带来的并购绩效提升,最终能够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及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并购中实现资本的有序扩张以及保障“非国有派”董事的话语权,提供了相应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小方  
在资本、技术、生产规模以及外部市场等为外生给定时,职工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在其内部对经济活动的组织,而如何组织经济活动则取决于企业在其内部所采取的微观制度安排。职工积极性供求均衡模型表明,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性不高实际上是企业在其内部对"劳资"双方的产权地位、获取职工积极性的方式和职工报酬构成三个方面采取不当安排的产物。因此,为了在改革进程中同时调动职工积极性,国有企业应该在其内部对这三个方面采取新的制度安排。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衣明卉  
行政型治理模式的长期存在使得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内源动力不足。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被赋予更多董事会“话语权”的市场化非国有股东是否会提升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本文基于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3—2020年数据,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的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更多,且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占比越高,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越多。进一步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可以通过降低政府干预和提高高管激励水平来促进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会显著降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政府补贴越多、环境规制越强与高管任期越长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越大。本文从绿色技术创新角度丰富了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治理的非经济后果研究,解释了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的路径及情境因素,对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经济型治理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高彦   王雅静   张婷婷  
现金分红是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对于构建高效有序的资本市场至关重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非国有股东进驻国有企业并取得董事会权力有助于改善治理行为,这能否提升国有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呢?基于上述问题,将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与国有企业分红纳入同一解释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取得能够显著提升分红水平;当派出超额董事时,分红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机制分析表明,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减轻国有企业政策负担和降低代理成本得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该结果在地方国有企业和实际控制人权力较大的条件下更为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衣明卉  
行政型治理模式的长期存在使得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内源动力不足。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被赋予更多董事会“话语权”的市场化非国有股东是否会提升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本文基于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3—2020年数据,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的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更多,且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占比越高,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越多。进一步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可以通过降低政府干预和提高高管激励水平来促进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会显著降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政府补贴越多、环境规制越强与高管任期越长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越大。本文从绿色技术创新角度丰富了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治理的非经济后果研究,解释了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的路径及情境因素,对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经济型治理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优化社会责任行为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赋能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对不同动机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异质股东能否形成多元共治,不仅取决于股权融合视角下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更取决于(超额)委派董事所形成的话语权。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履行自利型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促使其管理者或股东履行战略型社会责任。本研究不仅是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从决策层面建立健全国企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而且对国有企业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和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钱怀安  
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下,研究国有企业如何去杠杆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结构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去杠杆;相比于非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央企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作用更显著,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和提升国有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实现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锋  张建琦  黄亮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本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却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在面临高环境不确定性时,国有企业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才正向显著影响公司绩效。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其揭示了国有企业组织内部运作机制能够为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与方式提供重要的机会,而国有企业党组织优势在董事会的发挥单凭"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形式仍不够充分,还需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相匹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锋  张建琦  黄亮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本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
[期刊] 征信  [作者] 万立全  陈峻博  
选取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投票数据,研究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积极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积极性与投资效率存在反向因果关系。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越高,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越严重,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投资过度现象更为显著。第二,非控股股东通过高管股权激励路径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第三,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存在一定局限性,要合理调控非控股股东权利,实现其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从而达到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