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0)
2023(16081)
2022(13360)
2021(12388)
2020(10539)
2019(23978)
2018(23804)
2017(45605)
2016(24533)
2015(27054)
2014(26665)
2013(26037)
2012(23506)
2011(20430)
2010(21034)
2009(19785)
2008(19632)
2007(17033)
2006(15036)
2005(13768)
作者
(64883)
(54077)
(53879)
(51442)
(34783)
(25562)
(24459)
(20794)
(20584)
(19280)
(18475)
(18360)
(17330)
(16928)
(16768)
(16556)
(16002)
(15640)
(15536)
(15514)
(13316)
(13298)
(13103)
(12577)
(12141)
(12078)
(12045)
(11842)
(10804)
(10490)
学科
(105602)
经济(105457)
(98966)
管理(90240)
(90209)
企业(90209)
方法(51828)
数学(42530)
数学方法(42087)
(38476)
业经(32403)
(31819)
(27315)
(27215)
财务(27161)
财务管理(27089)
企业财务(25847)
中国(25029)
农业(22124)
(20289)
技术(20207)
(17968)
理论(17689)
体制(17494)
(17190)
(17134)
地方(16743)
(16468)
金融(16465)
(16416)
机构
学院(342199)
大学(338042)
(147488)
经济(144800)
管理(142856)
理学(123349)
理学院(122309)
管理学(120694)
管理学院(120024)
研究(100815)
中国(82935)
(76186)
(68901)
财经(59678)
科学(54807)
(54340)
(52088)
(48929)
中心(48507)
(47262)
经济学(45480)
业大(44637)
财经大学(44335)
北京(42217)
研究所(41327)
经济学院(41165)
(40408)
商学(40177)
商学院(39823)
(38474)
基金
项目(223731)
科学(180606)
研究(168911)
基金(166924)
(141578)
国家(140342)
科学基金(125249)
社会(111584)
社会科(106000)
社会科学(105971)
基金项目(88053)
(87044)
自然(79001)
教育(78815)
自然科(77221)
自然科学(77204)
自然科学基金(75904)
(71514)
编号(67610)
资助(67577)
成果(54138)
(51440)
(49880)
重点(49440)
(47995)
国家社会(46913)
(46620)
课题(45952)
创新(45944)
教育部(45839)
期刊
(162628)
经济(162628)
研究(101942)
中国(67875)
(66100)
管理(58089)
(45216)
科学(41979)
学报(41117)
(35809)
金融(35809)
大学(34816)
学学(33137)
技术(32615)
教育(31848)
财经(30777)
农业(30617)
业经(27878)
(26329)
经济研究(25525)
问题(21244)
财会(19964)
技术经济(18526)
(18142)
会计(17533)
统计(16591)
现代(16325)
商业(15992)
(15967)
理论(15964)
共检索到511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汤泰劼  吴金妍  马新啸  宋献中  
审计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在国有企业中引入民营力量可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改善治理结构。非国有股东能够降低国有企业的审计投入和审计风险,从而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究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收费。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是通过缓解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减少集团审计实现的。本文结论从审计的视角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并且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的战略高度支持了中央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刘晗  王宁  
以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在2013年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之后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在于提高高管薪酬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股权混合制衡度和超额委派董事均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证实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丹丹   李向亮   王婕  
绿色技术创新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键力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非国有股东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手工搜集并整理了2008—2019年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高管数据,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衡量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的程度,实证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两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非国有股东治理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股东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民营股东可以发挥有效的治理效应,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第二,非国有股东治理的促进作用通过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风险承担水平三种路径实现。第三,对于不同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不同的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如果国有企业属于商业一类国有企业或面临较高环境规制压力,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和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推动国有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新啸  汤泰劼  郑国坚  
合理的税负对于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和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税收行为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税收特征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股权制衡的影响作用下,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可以缓解国企代理问题和改善经营管理效率,从而在提高国企税收规避程度的同时增加其纳税贡献,这种效果在2013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更为明显,并且在地方控制和外部制度环境较好的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本文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与政府"双赢"的目标,不仅对企业税收决策和非国有股东治理的学术文献进行了有益拓展,而且对决策高层进一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洋  曹少鹏  孟欣  
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派任董监高、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在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作用于企业绩效的路径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种中介效应在垄断性国有企业行业中更显著。文章不仅丰富了股东治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更直接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非国有股东的作用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洪正  袁齐  
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分工动机已成为国企改革中一直未能有效克服的顽疾,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的治理绩效的提升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能否改善公司的财务政策、提升公司的分红动机?本文以2008-2014年的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手工收集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高管人员比例,检验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企分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地提升国企分红的倾向和水平,该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后依然成立;同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企分红的提升效应是通过降低国有企业内部代理成本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竞争性行业特征能够对上述影响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从非国有股东治理的角度,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效果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济含  刘淑莲  
基于国有企业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背景,深入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非国有股权比例,这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少而优"的并购,即降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但所选项目能够获得优质的并购绩效,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大股东参与国企公司治理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混改国企处于竞争性行业或属于地方国企时,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加凸显。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利用市场化力量"混"股权、"合"治理以及实现国企价值创造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园园   蔡贵龙  
推进国有企业聚焦主业,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的关键环节。基于国有企业普遍集团化的特征,本文以2003-2021年国有集团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国有上市公司偏离集团主业程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偏离集团主业的程度越大,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比例并未显著增加,表明国有集团会根据成员企业业务板块在集团产业布局的功能定位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国有集团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处于“混股权”阶段,在高层治理结构的改革力度有限;上述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仅存在于中央企业集团以及竞争类国有企业;进一步地,只有非国有资本能够委派高管实质性参与公司治理,国有集团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和经营绩效。本文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视角由单一企业拓展至企业集团层面,为国有集团统筹、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集团分类治理提供了重要指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斌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股东资源的互补与共生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股东结构的重构,更是各种股东资源的聚合与效应发挥。基于中国联通"二次混改"经典案例,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素进行了逻辑归纳,系统论述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东资源的作用逻辑与机理——"混"的是股东资源(物质基础),"改"的是公司治理(上层建筑)。因此,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重点关注外部大股东的准入门槛,以资源异质性和资源优势互补性为根本选择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大股东联盟的良序治理,并动态优化股东资源,完善股东进入和退出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海晨  陈俊豪  
如何通过"改"提升和巩固混改成效,需要国有股东在履行股东职责的方式上作出很大调整。在国家积极稳妥分四批推进重点领域企业混改试点、混改有关政策文件已较为完备的情况下,多数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实现"混"已无政策障碍,但如何通过"改"提升和巩固混改成效,不仅需要国有企业本身经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产权重构、治理结构改造、经营机制转化、激励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要打破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的体制障碍,加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那么,那些具有跨体制(即跨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种体制障碍)联结关系的国有企业高管,是否会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呢?鉴于"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改革途径,因此本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数据考察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高管没有跨体制联结关系的情况相比,当国有企业高管拥有跨体制联结关系时,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可能性较大;当跨体制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对于发生在管制性行业和不影响公司控制权变更的股权转让,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正向影响越强。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主要通过传递交易信息和环境信息、缓解意识形态障碍等机制影响国有股权向私营企业转让。这些发现意味着,搭建国有企业高管与私营企业高管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造国有股权转让的公平交易环境,对助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要打破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的体制障碍,加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那么,那些具有跨体制(即跨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种体制障碍)联结关系的国有企业高管,是否会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呢?鉴于"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改革途径,因此本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数据考察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高管没有跨体制联结关系的情况相比,当国有企业高管拥有跨体制联结关系时,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翠苹  郭泽光  李校红  
立足于“治理”与“管理”相融合的视角,选择2008—2020年A股主板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路径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通过降低双重代理成本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与垄断类国有企业均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在垄断类国有企业提升空间更大。研究结论揭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资本”融合、“治理”融合层面,还需要“管理”融合,有助于认识到非国有股东深度参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意义,为混改实践中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琼  张河川  
以2009—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和非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在高管薪酬与业绩关系方面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与非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相比,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进一步地,将混合所有制公司样本按照市场化程度高低划分为两组,分样本组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研究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显平  冯希薇  
引进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旨在转换经营机制,提升国资国企的治理能力和效益。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和分权理论,以2008—2021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关系以及行政层级和行业类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提高会计稳健性,以委派董事为主要实现方式,而仅持股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企业行政层级和行业类别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提高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强于实业类股东,外资提高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弱于内资;股东间的股权制衡程度越高,会计稳健性越强。研究结果为管理者理解不同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差异性诉求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