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8)
2023(11201)
2022(9139)
2021(8235)
2020(7005)
2019(15264)
2018(14743)
2017(28738)
2016(15510)
2015(16491)
2014(15784)
2013(15558)
2012(14042)
2011(12032)
2010(12079)
2009(11631)
2008(12132)
2007(10816)
2006(9607)
2005(8880)
作者
(44486)
(37341)
(37129)
(34875)
(23772)
(17923)
(16558)
(14364)
(13991)
(13229)
(12658)
(12291)
(11870)
(11770)
(11685)
(11150)
(10971)
(10933)
(10803)
(10759)
(9457)
(9188)
(8710)
(8536)
(8296)
(8253)
(8243)
(8130)
(7283)
(7279)
学科
(84605)
(79176)
企业(79176)
(71106)
经济(71022)
管理(66132)
方法(33550)
(28517)
业经(27617)
数学(25829)
数学方法(25739)
(24095)
(23501)
财务(23497)
财务管理(23483)
企业财务(22487)
农业(17807)
技术(16385)
(15455)
(14315)
(13505)
中国(13504)
(12688)
企业经济(12480)
(12213)
贸易(12209)
经营(11910)
(11907)
(11817)
技术管理(11152)
机构
学院(227885)
大学(222042)
(100699)
经济(99266)
管理(97333)
理学(84813)
理学院(84119)
管理学(83250)
管理学院(82848)
研究(67434)
中国(54447)
(48637)
(44218)
(43145)
财经(39344)
科学(38850)
(35981)
业大(35269)
农业(34251)
(33341)
(33275)
中心(30689)
经济学(30163)
研究所(29838)
商学(29450)
财经大学(29366)
商学院(29204)
经济学院(27604)
经济管理(26963)
北京(26863)
基金
项目(150865)
科学(121499)
基金(114428)
研究(106447)
(100199)
国家(99276)
科学基金(87638)
社会(72680)
社会科(69143)
社会科学(69118)
基金项目(61239)
(58664)
自然(57782)
自然科(56591)
自然科学(56574)
自然科学基金(55716)
(48256)
教育(46965)
资助(45289)
编号(40007)
(38178)
(35350)
(33620)
重点(33247)
创新(32113)
(31337)
国家社会(30978)
(29899)
科研(29376)
人文(29345)
期刊
(110646)
经济(110646)
研究(61304)
(43251)
管理(40418)
(40048)
中国(36304)
学报(34562)
科学(33097)
农业(27162)
大学(26779)
学学(26365)
(22239)
金融(22239)
财经(20784)
业经(20705)
技术(18807)
(17813)
经济研究(17603)
(16956)
问题(14821)
技术经济(14185)
财会(13907)
商业(12035)
现代(11907)
(11850)
世界(11476)
(11312)
会计(10944)
国际(10654)
共检索到326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庄子萱   冉渝   殷皓洲   徐光伟  
基于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构建统一大市场的政策背景,文章以2010—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异地子公司的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可以发挥“激活效应”,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异地投资水平。机制分析表明,非国有股东通过促使国有企业战略转型、抑制管理者短视,从而提高了其异地投资水平。异质性研究表明,这种促进作用在地方性国有企业或者高管具有复合背景的国有企业中更强。文章基于政策联动的视角,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的经济后果以及国有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缓解市场分割、促进国有资本的跨区域流动、构建统一大市场以及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莉艳   陈琪  
以2008—2020年国有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手工收集非国有股东控制权数据构建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指标,分析股权和控制权非对等配置逻辑下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战略激进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倒U型关系。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仅是股权层面的混合,更要考虑非国有股东控制权比例的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治理效应。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高金字塔层级组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及低市场化程度地区国有企业中的上述关系更为明显。该结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推动非国有资本融入内部治理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柳学信  丁雪  孔晓旭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为了打造具备长期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最终表现为国有企业长期投资价值的提升,而引入非国有资本盘活国有资本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以2008~2019年在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长期投资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层面引入非国有资本无法促进国有企业长期投资价值的提升,而治理层面委派董事、监事和高管可以显著提升国有企业长期投资价值;非国有股东治理主要是通过降低国有企业金融化水平来提升国有企业长期投资价值的。基于此,本文从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调动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增加对实体经济等的投资方面,对提升国有企业长期投资价值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优化社会责任行为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赋能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对不同动机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异质股东能否形成多元共治,不仅取决于股权融合视角下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更取决于(超额)委派董事所形成的话语权。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履行自利型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促使其管理者或股东履行战略型社会责任。本研究不仅是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从决策层面建立健全国企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而且对国有企业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和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钱怀安  
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下,研究国有企业如何去杠杆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结构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去杠杆;相比于非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央企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作用更显著,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和提升国有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实现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勇  王满  马影  
本文以2007—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的程度越高,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水平越高;第二,非国有股东积极参与股东大会投票,有利于其充分发挥制衡、监督作用,提升并购绩效水平;第三,在未向国有企业委派董事的情况下,非国有股东依然能够以股权制衡方式影响企业并购绩效,但作用效果有所减弱;第四,减少非效率的并购交易、改善并购后的资源整合质量是非国有股东提升并购绩效的重要途径;第五,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东治理效果存在差异,相比外资和民营股东而言,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总体更强。以上结论表明,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有利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改善。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进一步降低非国有股东进入国有企业的门槛,同时保障其相应权利(如投票权和董事委派权等),使不同性质的资本都能参与到内部治理活动中,共同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颖  张超辉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非国有股东的介入对国有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以2008—2018年上市的961家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分组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和非国有股东是否参与内部治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并且这种区间效应只有在竞争性国企中才显著。此外,非国有股东未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它们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即非国有股东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倒"U"型关系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姝  钱鹏岁  姜薇  
从理论上分析,国有企业中的非国有股东可以通过抑制国有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改善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基于此,利用2007-2018年国有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探究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委派高层成员上非国有股东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但在股权持有比例上非国有股东与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地,非国有股东参与对意愿性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中央企业,非国有股东更能改善地方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本文为进一步明确非国有股东的职能和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忠   高明华  
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能否突破体制机制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束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2014-2021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非国有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能否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机制又是怎样的。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数字化转型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源于企业家能力激活机制的发挥,通过促进企业家能力向数字化转型方向配置从而推动了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进一步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一方面提升了国有企业经理人的离职业绩敏感性,形成了国企经理人的压力传导机制;另一方面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提高了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意愿,形成了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共担机制,这都有利于国企数字化转型。分样本检验的结果显示,上述影响渠道在国有绝对控股公司并不存在。最后,本文为破除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的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康宏  罗永琪  连远强  吴桐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迈入“改”机制阶段,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后,董事会权力的“非对等”配置能否产生积极效应,是目前学界和业界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此,以2008~2021年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为样本,探究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重点关注超额委派董事的作用机制,并检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仅持股并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只有参与到董事会治理中才能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能显著促进国有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在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负向调节非国有股东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并负向调节非国有股东通过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国有企业创新的间接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瑛  汤贤正  侯粲然  
本文使用手工整理的2007—2018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非国有股东独特数据集,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构建非国有股东治理参与度指数,分析并检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境中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并购决策效率和并购整合能力进而提升长期并购绩效。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分别促进和抑制了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长期并购绩效的积极影响。此外,基于双向混改情境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种情境中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均能提高企业长期并购绩效,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本文拓展了非国有股东治理效果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宗瑜  梁小甜  
非国有股东治理可加快国有企业应用数字技术进程,为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提供数字化支撑,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我国国有上市企业2007~2021年的数据,从股权结构与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讨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监高均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主要通过提升股东风险承担意愿,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在研发经费投入高、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强。据此,应注重增强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力,强化股东风险承担意愿,提升区域数字化水平,以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敏  孙浩然  李琼  
经验分析和理论证据表明委托代理问题会为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带来额外的成本,使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放缓。文章选取2014-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国有企业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事均会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且该提升作用在过度负债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实现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琼宇  罗依茹  胡志勇  许楚红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且上述作用只存在于地方国企和市场竞争类国企。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显著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及会计信息可比性领域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鼓励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以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新啸  窦笑晨  
本文以2008~2018年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扩展的XLT-LEVM模型法(间接法)测度上市公司的杠杆操纵水平,考察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可以缓解政府干预、改善高管激励以及加强内部控制,从而对国企杠杆操纵现象产生治理作用,具体表现为国企表外负债和名股实债的规模下降,但股权制衡缺乏相应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治理作用在资金稀缺度较低、去杠杆压力较小、地方控制以及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经过治理的国有企业在信息质量和经营实践两个维度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股价信息含量和投资效率得到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