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8)
2023(13986)
2022(10779)
2021(9485)
2020(7719)
2019(16808)
2018(16724)
2017(32479)
2016(17762)
2015(19672)
2014(19614)
2013(18864)
2012(17007)
2011(14895)
2010(15130)
2009(14665)
2008(15031)
2007(13825)
2006(12477)
2005(12179)
作者
(48550)
(40614)
(40319)
(38511)
(26008)
(19003)
(18294)
(15434)
(15378)
(14635)
(13930)
(13498)
(13255)
(13026)
(12734)
(12243)
(12033)
(11892)
(11597)
(11548)
(10102)
(9910)
(9865)
(9384)
(9238)
(9160)
(9140)
(8996)
(8064)
(7874)
学科
(87099)
(81339)
企业(81339)
(79470)
经济(79336)
管理(75099)
业经(33283)
(31815)
方法(29468)
(26702)
(23935)
财务(23907)
财务管理(23882)
企业财务(22787)
(22713)
中国(21277)
数学(21134)
数学方法(21024)
农业(19130)
(17783)
技术(17192)
(15822)
(15514)
体制(15184)
理论(13987)
(13954)
(13250)
银行(13240)
企业经济(12749)
(12664)
机构
学院(258028)
大学(252713)
(111529)
经济(109490)
管理(105416)
理学(89574)
理学院(88827)
管理学(87856)
管理学院(87367)
研究(79265)
中国(65537)
(59285)
(52178)
财经(45481)
科学(42204)
(41215)
(41021)
(38665)
(37861)
中心(36568)
经济学(34098)
财经大学(33494)
研究所(33030)
业大(32642)
北京(32465)
(32098)
商学(30766)
经济学院(30740)
商学院(30479)
农业(29673)
基金
项目(160703)
科学(130060)
研究(123652)
基金(119276)
(100730)
国家(99789)
科学基金(88987)
社会(82990)
社会科(78651)
社会科学(78632)
(62771)
基金项目(62320)
教育(55635)
自然(53966)
自然科(52769)
自然科学(52758)
自然科学基金(51931)
(50676)
编号(49999)
资助(46479)
成果(41139)
(37752)
(36754)
(36181)
(36035)
重点(35402)
国家社会(35071)
(34304)
课题(33745)
创新(33456)
期刊
(133992)
经济(133992)
研究(79399)
中国(53328)
(52453)
管理(46239)
(38584)
科学(32222)
学报(31684)
(29528)
金融(29528)
大学(26388)
农业(25857)
学学(24947)
业经(24169)
财经(24082)
教育(23681)
技术(23310)
(20670)
经济研究(20638)
问题(17397)
财会(15431)
(15425)
技术经济(14307)
现代(13792)
会计(13525)
世界(13077)
(12838)
商业(12486)
经济管理(12118)
共检索到401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忠   高明华  
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能否突破体制机制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束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2014-2021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非国有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能否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机制又是怎样的。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数字化转型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源于企业家能力激活机制的发挥,通过促进企业家能力向数字化转型方向配置从而推动了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进一步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一方面提升了国有企业经理人的离职业绩敏感性,形成了国企经理人的压力传导机制;另一方面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提高了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意愿,形成了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共担机制,这都有利于国企数字化转型。分样本检验的结果显示,上述影响渠道在国有绝对控股公司并不存在。最后,本文为破除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的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宗瑜  梁小甜  
非国有股东治理可加快国有企业应用数字技术进程,为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提供数字化支撑,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我国国有上市企业2007~2021年的数据,从股权结构与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讨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监高均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主要通过提升股东风险承担意愿,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在研发经费投入高、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强。据此,应注重增强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力,强化股东风险承担意愿,提升区域数字化水平,以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优化社会责任行为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赋能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对不同动机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异质股东能否形成多元共治,不仅取决于股权融合视角下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更取决于(超额)委派董事所形成的话语权。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履行自利型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促使其管理者或股东履行战略型社会责任。本研究不仅是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从决策层面建立健全国企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而且对国有企业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和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钱怀安  
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下,研究国有企业如何去杠杆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结构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去杠杆;相比于非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央企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作用更显著,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和提升国有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实现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毛小芹  曾春华  
基于政治因素或委托代理的原因,国有企业的关联并购通常不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在新一轮国企混改的背景下,引入非国有股东是否对国企选择关联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股权制衡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展开探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的股权制衡和高层治理均能够减少企业选择关联并购,进一步分析还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影响关联并购的机制同时来自于治理效应和减负效应。本文的结论不仅从抑制关联并购的视角验证国企混改的有效性,而且也为国企混改进入更深层次的阶段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任之  
针对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现象,本文利用2008—2017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从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对高管腐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国有企业行政层级和行业竞争程度对上述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并不能减少国有企业高管腐败,只有当非国有股东通过委派董事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经营治理才会对国有企业高管腐败产生显著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仅在地方国有企业和竞争性行业中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发生,而在中央企业和垄断行业中该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本文就如何更好地治理当前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现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颖  张超辉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非国有股东的介入对国有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以2008—2018年上市的961家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分组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和非国有股东是否参与内部治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并且这种区间效应只有在竞争性国企中才显著。此外,非国有股东未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它们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即非国有股东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倒"U"型关系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敏  孙浩然  李琼  
经验分析和理论证据表明委托代理问题会为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带来额外的成本,使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放缓。文章选取2014-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国有企业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事均会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且该提升作用在过度负债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实现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琼宇  罗依茹  胡志勇  许楚红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且上述作用只存在于地方国企和市场竞争类国企。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显著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及会计信息可比性领域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鼓励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以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新啸  窦笑晨  
本文以2008~2018年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扩展的XLT-LEVM模型法(间接法)测度上市公司的杠杆操纵水平,考察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可以缓解政府干预、改善高管激励以及加强内部控制,从而对国企杠杆操纵现象产生治理作用,具体表现为国企表外负债和名股实债的规模下降,但股权制衡缺乏相应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治理作用在资金稀缺度较低、去杠杆压力较小、地方控制以及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经过治理的国有企业在信息质量和经营实践两个维度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股价信息含量和投资效率得到提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瑛  汤贤正  侯粲然  
本文使用手工整理的2007—2018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非国有股东独特数据集,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构建非国有股东治理参与度指数,分析并检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境中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并购决策效率和并购整合能力进而提升长期并购绩效。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分别促进和抑制了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长期并购绩效的积极影响。此外,基于双向混改情境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种情境中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均能提高企业长期并购绩效,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本文拓展了非国有股东治理效果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庄子萱   冉渝   殷皓洲   徐光伟  
基于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构建统一大市场的政策背景,文章以2010—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异地子公司的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可以发挥“激活效应”,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异地投资水平。机制分析表明,非国有股东通过促使国有企业战略转型、抑制管理者短视,从而提高了其异地投资水平。异质性研究表明,这种促进作用在地方性国有企业或者高管具有复合背景的国有企业中更强。文章基于政策联动的视角,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的经济后果以及国有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缓解市场分割、促进国有资本的跨区域流动、构建统一大市场以及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丹丹   李向亮   王婕  
绿色技术创新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键力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非国有股东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手工搜集并整理了2008—2019年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高管数据,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衡量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的程度,实证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两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非国有股东治理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股东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民营股东可以发挥有效的治理效应,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第二,非国有股东治理的促进作用通过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风险承担水平三种路径实现。第三,对于不同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不同的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如果国有企业属于商业一类国有企业或面临较高环境规制压力,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和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推动国有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敏  曾春华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从股权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国企并购溢价水平;且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企并购溢价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芦欣媛  李萌  王桂平  
CEO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人员,对企业变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文献关注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多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发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均正向调节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结果明晰了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赋予CEO自主裁量权提供了经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