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8)
2023(9324)
2022(7948)
2021(7336)
2020(5713)
2019(13221)
2018(13041)
2017(23677)
2016(12706)
2015(14098)
2014(14390)
2013(14185)
2012(13781)
2011(12977)
2010(13403)
2009(12634)
2008(12300)
2007(10888)
2006(10498)
2005(10197)
作者
(37160)
(31358)
(30958)
(29789)
(20065)
(14903)
(14090)
(11995)
(11897)
(11271)
(10907)
(10432)
(10308)
(10247)
(9972)
(9544)
(9124)
(9032)
(8889)
(8521)
(8376)
(7699)
(7554)
(7431)
(7108)
(7103)
(6973)
(6772)
(6414)
(6161)
学科
(79635)
经济(79569)
管理(32001)
(29582)
地方(24573)
(24077)
企业(24077)
中国(23389)
方法(19408)
业经(18383)
(17005)
数学(16612)
数学方法(16503)
地方经济(15471)
(14820)
(13271)
金融(13271)
(13150)
(12692)
银行(12683)
(12483)
(12086)
(12030)
农业(11713)
(11172)
(10570)
贸易(10558)
(10049)
环境(10001)
(9205)
机构
学院(185941)
大学(185153)
(90479)
经济(88764)
研究(78057)
管理(64962)
中国(61284)
理学(53088)
理学院(52348)
管理学(51593)
管理学院(51199)
科学(42886)
(42223)
(41441)
(40254)
研究所(35596)
中心(33711)
财经(30999)
(30448)
经济学(28625)
(28504)
北京(28083)
(27954)
(27616)
(27552)
师范(27335)
经济学院(25133)
(24280)
科学院(23307)
(23302)
基金
项目(108347)
科学(85412)
研究(83847)
基金(76587)
(65872)
国家(65241)
科学基金(55032)
社会(54895)
社会科(52019)
社会科学(52009)
(42140)
基金项目(39097)
教育(37707)
(35277)
编号(33434)
自然(31480)
资助(31204)
(30709)
自然科(30651)
自然科学(30646)
自然科学基金(30108)
成果(28699)
发展(25660)
重点(25357)
(25245)
课题(25220)
(24008)
国家社会(23026)
(22267)
(21426)
期刊
(121671)
经济(121671)
研究(72135)
中国(49646)
(31552)
管理(29292)
(27832)
教育(25725)
(24769)
金融(24769)
科学(24729)
学报(24009)
经济研究(20452)
大学(18980)
农业(18715)
业经(18345)
技术(17977)
学学(17345)
财经(16741)
问题(15023)
(14708)
(12435)
世界(12035)
国际(12025)
技术经济(10911)
改革(10232)
(10232)
(10042)
经济问题(9767)
经济管理(9741)
共检索到332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迎秋  刘霞辉  
本文在简要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非国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突出特点和主要成就及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基础上,分析和阐明了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指出了非国有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趋势性展望。城镇集体经济可望在转型转制基础上迎来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将迈上新台阶,外资企业将沿着进一步增加经济技术投入、提高产出技术含量的方向继续平稳快速发展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兵  杨蕙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40年里,民营经济经历了1978—1988年的萌芽和起步阶段、1989—1991年的受挫和恢复阶段、1992—2001年的调整和引导阶段、2002—2007年的促进和提升阶段、2008—2012年的冲击和成长阶段、2013年至今的转型和腾飞阶段,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源泉、市场竞争的重要参与主体、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中国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健康稳定的政治环境、科学合理的制度创新、卓越非凡的企业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田春生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 和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国有企业的份额大大下降,目前只有1000家左右的大型国有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国有经济”,包括民营和私营企业、股份公司、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合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德伟  盖建玲  陶学新  
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状况李德伟,盖建玲,陶学新一、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民营经济是由民间经营者经营的经济,其主体部分是非国有的民营经济。(1)非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概念。在我国,所谓“民营”,是指由民间个人或民间团体经营。“民营”不是所有制范...
[期刊] 改革  [作者] 樊纲  
一、当前的问题与战略选择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内,在我国的国有经济的旁边或周围(或缝隙中),已经成长起了一块具有相当规模的非国有经济,也就是乡镇企业、城镇集体经济(从工业总产值看,这两部分占非国有经济的90%以上)、非国有的高科技公司、三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等等。到1991年,这此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增加到47%以上,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接近70%,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进一步暴露出的国有经济部门存在的问题,使国有经济的改革显得更加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忠  
振兴青海必须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刘忠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如果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论述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提法:即国家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和自由人联合体。邓小平同志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部分 ,应建立和营造有利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和环境 ,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将对缓解目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克服通货紧缩 ,实现经济的稳定和高效增长 ,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金华  
本文论述了20世纪末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多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实行了以农民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制,在农村所有制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对农产品价格体系和流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并对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深化改革、持续稳定发展,从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探讨和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改革开放30年,会计行业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壤,牢牢把握提高经济效益和会计信息质量这一中心环节,紧紧围绕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初步实现了会计行业的突破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一.改革开放以来会计行业与会计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包宗顺  
该文重点回顾了中国30年农村改革取得的四个方面重大突破、成就及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在四大突破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均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伟大智慧。而农村税费改革与免征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两项重大政策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与学者们长期的鼓与呼密不可分。作者认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农村改革当务之急,并在文中对推进上述改革的意义、目标等做了详细论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高煜  任保平  
中国的企业改革历经30年,在较为明确的改革思路下实现了巨大的改革成就。中国企业改革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管理原则、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以抓大放小为主要思路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以及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然而,目前中国企业改革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将中国企业改革推向深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容刚  柴允红  
由金融供给结构与经济产出结构的不对称揭示出非国有经济的金融困境,其产生的原因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以及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而以信用体系重构、业务创新、股权优化为内容的国有金融制度创新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辛树人   彭江波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金融机构贷款结构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关系的调查分析 ,得出了金融机构在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自身效益 ,目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非国有经济发展受到金融约束 ,优化金融结构 ,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是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当务之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