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8)
- 2023(13571)
- 2022(11170)
- 2021(10009)
- 2020(8595)
- 2019(18912)
- 2018(18753)
- 2017(36462)
- 2016(19446)
- 2015(21580)
- 2014(21218)
- 2013(21511)
- 2012(19993)
- 2011(17975)
- 2010(18326)
- 2009(17702)
- 2008(17544)
- 2007(15989)
- 2006(14680)
- 2005(13627)
- 学科
- 济(111225)
- 经济(111114)
- 业(86900)
- 企(78495)
- 企业(78495)
- 管理(74143)
- 方法(42398)
- 数学(34008)
- 数学方法(33874)
- 业经(32016)
- 财(29152)
- 农(28681)
- 中国(24695)
- 技术(21315)
- 务(20820)
- 财务(20805)
- 地方(20802)
- 财务管理(20785)
- 农业(20641)
- 制(20609)
- 企业财务(19737)
- 贸(17100)
- 贸易(17091)
- 易(16628)
- 策(16492)
- 划(16390)
- 体(16138)
- 和(16111)
- 学(15582)
- 环境(14829)
- 机构
- 学院(303694)
- 大学(297734)
- 济(144605)
- 经济(142298)
- 管理(120775)
- 理学(103432)
- 理学院(102471)
- 管理学(101356)
- 研究(100911)
- 管理学院(100810)
- 中国(79722)
- 财(65133)
- 京(61488)
- 科学(58276)
- 农(53706)
- 财经(52107)
- 所(51575)
- 经(47259)
- 研究所(46320)
- 江(45880)
- 经济学(45354)
- 业大(44695)
- 中心(44638)
- 农业(42492)
- 经济学院(40855)
- 北京(38761)
- 财经大学(38305)
- 州(35699)
- 商学(35392)
- 院(35157)
- 基金
- 项目(190504)
- 科学(151038)
- 基金(140614)
- 研究(136720)
- 家(122772)
- 国家(121689)
- 科学基金(104912)
- 社会(92385)
- 社会科(87907)
- 社会科学(87880)
- 省(74905)
- 基金项目(74579)
- 自然(66354)
- 自然科(64831)
- 自然科学(64810)
- 自然科学基金(63749)
- 划(61313)
- 教育(60099)
- 资助(56629)
- 编号(52139)
- 创(43057)
- 业(42658)
- 重点(42645)
- 发(42628)
- 部(42378)
- 成果(39953)
- 创新(39615)
- 国家社会(39207)
- 教育部(36453)
- 人文(36384)
- 期刊
- 济(168442)
- 经济(168442)
- 研究(91523)
- 中国(53527)
- 财(52590)
- 管理(51142)
- 农(49093)
- 学报(44186)
- 科学(42594)
- 大学(33648)
- 农业(33379)
- 学学(32797)
- 融(29645)
- 金融(29645)
- 技术(28674)
- 经济研究(28065)
- 财经(27944)
- 业经(27721)
- 经(24269)
- 问题(22350)
- 技术经济(20500)
- 业(19778)
- 教育(17792)
- 贸(17631)
- 商业(16337)
- 世界(15869)
- 现代(15538)
- 国际(15038)
- 统计(14966)
- 经济管理(14928)
共检索到459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洋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国有经济成分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以及三资平分天下的局面。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兴起可能对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之一便是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这种提高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田春生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 和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国有企业的份额大大下降,目前只有1000家左右的大型国有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国有经济”,包括民营和私营企业、股份公司、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合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蒲艳萍 成肖
该文利用1999-2012年间中国25个工业行业31个省份的数据,在对中国工业整体及行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算与对比分析基础上,构建行业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非国有经济发展对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工业资本配置整体有效,但配置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行业差异显著。(2)行业非国有经济发展对行业资本配置效率有显著改善作用。(3)相比资产等投入指标的变动,资本配置效率对总产值等产出指标的变动更为灵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玉春 曹霞
从微观的角度看 ,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时企业融资能力的下降、二元金融结构下的信贷配给 ,以及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过程中自我约束能力的增强 ,已成为抑制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是 ,银行仍倾向于以配给的方式分配信贷资源 ,资金供求无法达到市场出清水平 ,调低利率难以缓解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的困境。因此 ,在真正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以前 ,企图通过利率政策调整显著改善非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环境 ,需要政府放宽限制 ,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 ,以及财政、税收等方面政策的积极配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德伟 盖建玲 陶学新
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状况李德伟,盖建玲,陶学新一、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民营经济是由民间经营者经营的经济,其主体部分是非国有的民营经济。(1)非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概念。在我国,所谓“民营”,是指由民间个人或民间团体经营。“民营”不是所有制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春玲
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宏观税负水平明显偏高于国有经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增值税计算中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同于一般纳税人的处理方法、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差异、各地税收征管过程中执法力度的不同、南北方企业经营意识差别等等。
关键词:
宏观税负水平 小规模纳税人 税收贡献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文成 沈红微 王爔慧
选取1980-2010年我国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水平的年度数据,运用相关的结构突变理论和带有结构变化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国有经济投资对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带动效应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上,国有经济投资与非国有经济投资不存在着一个均衡稳定的协整关系;在1980-1997年,国有经济投资极大地带动了非国有经济的投资;在1998-2006年,国有经济投资对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拉动效应更加明显,发挥了其服务和助推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功能;在2007—2010年,尽管"挤进"效应仍为主导作用,但国有经济投资对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带动能力不足,缺乏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国有经济投资 非国有经济投资 带动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牟俊霖
作者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OLS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从1995年的100%~400%,下降到2008年的17%~36%,随机前沿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无效率差异从1995年的22%~57%,下降到2008年的9%~21%,且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仅比非国有工业企业低2.1%~6.3%,这表明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其规模和垄断优势,在竞争性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仍然低于非国有工业企业10%以上。
关键词: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技术无效率 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传龙
关于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周传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有企业改革艰难探索,面临重重困难的同时,农村乡镇企业、城市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和三资企业,城镇集体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却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发展,理论界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作了广泛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富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宇
一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产权主体是单一的。产权唯一地属于国家,由政府垄断占有和经营。这不仅表现在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过大,国有企业成为企业一般;而且还表现在集体经济徒有其名,实际上成为“二全民”,或者说,在计划体制下,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由于企业没有产权,国有企业之间,包括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关系。企业之间的分工变成企业内部间或班组之间的技术分工,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国有和准国有的大统一工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一、前言 关于非国有经济的研究,长期来被置于一种次要的位置,可以说被忽略了。面对已占社会总产值近1/2的非国有经济,我们的注意力就再也不能只盯在国有经济上面。事实上,经济运行过程是相互交错的,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不可截然分开。在某种意义说,国有经济的改革过程同时就是非国有化过程,如股份化改造,国有产权转让,国有企业的租赁、拍卖等。不难看出,国有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将进一步扩大非国有经济的份额,且不说非国有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面对这种变化,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经济“软着陆”与非国有经济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中国经济“软着陆”是一个并不十分严格但却较形象地体现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概括,指的是自1993年实行宏观经济紧缩性调控以来,我国创造的高速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并行的增长奇迹。对于这一增长奇迹...
[期刊] 改革
[作者]
樊纲
一、当前的问题与战略选择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内,在我国的国有经济的旁边或周围(或缝隙中),已经成长起了一块具有相当规模的非国有经济,也就是乡镇企业、城镇集体经济(从工业总产值看,这两部分占非国有经济的90%以上)、非国有的高科技公司、三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等等。到1991年,这此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增加到47%以上,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接近70%,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进一步暴露出的国有经济部门存在的问题,使国有经济的改革显得更加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尧 廖晓燕 彭欢
一、引言我国选择了渐进转型的改革方式,从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价格双轨制改革再到市场经济的确立,早期的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就是从扭曲的资源配置和短缺经济中寻找到市场机会,大量富有活力的非国有中小民营企业的产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