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5)
- 2023(5973)
- 2022(4975)
- 2021(4472)
- 2020(3867)
- 2019(8294)
- 2018(8263)
- 2017(15740)
- 2016(8717)
- 2015(9721)
- 2014(9557)
- 2013(9320)
- 2012(8521)
- 2011(7653)
- 2010(7831)
- 2009(7538)
- 2008(7732)
- 2007(7021)
- 2006(6236)
- 2005(6043)
- 学科
- 济(32422)
- 经济(32352)
- 管理(31866)
- 业(27673)
- 企(26092)
- 企业(26092)
- 财(13881)
- 制(13124)
- 税(11871)
- 方法(11357)
- 税收(10989)
- 收(10930)
- 业经(10487)
- 数学(9578)
- 数学方法(9433)
- 体(8969)
- 农(8423)
- 务(8299)
- 财务(8282)
- 财务管理(8264)
- 中国(8051)
- 体制(7820)
- 企业财务(7819)
- 学(7214)
- 银(6765)
- 银行(6754)
- 行(6423)
- 环境(6097)
- 法(5964)
- 融(5954)
- 机构
- 大学(126441)
- 学院(124934)
- 济(51471)
- 经济(50323)
- 管理(46394)
- 研究(43175)
- 理学(39001)
- 理学院(38570)
- 管理学(37938)
- 管理学院(37705)
- 中国(34389)
- 财(30726)
- 京(26474)
- 科学(25242)
- 财经(22821)
- 所(21764)
- 经(20507)
- 江(20502)
- 中心(19760)
- 农(19281)
- 研究所(19223)
- 业大(17181)
- 财经大学(16882)
- 北京(16703)
- 经济学(16227)
- 院(16071)
- 州(15307)
- 省(15123)
- 范(14893)
- 农业(14792)
- 基金
- 项目(81322)
- 科学(64809)
- 基金(60605)
- 研究(59560)
- 家(53221)
- 国家(52824)
- 科学基金(45187)
- 社会(39037)
- 社会科(37031)
- 社会科学(37023)
- 基金项目(31804)
- 省(30644)
- 自然(28710)
- 自然科(27990)
- 自然科学(27984)
- 自然科学基金(27493)
- 教育(27011)
- 划(26402)
- 资助(23975)
- 编号(23173)
- 制(21741)
- 成果(19909)
- 重点(18988)
- 部(18727)
- 创(17174)
- 国家社会(16796)
- 发(16714)
- 课题(16396)
- 性(16293)
- 创新(16291)
共检索到198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敏
我国实践中将非国有林地直接划定为公益林,完全符合管制性征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行政行为限制权利人的权利行使;二是对权利人造成财产损失。非国有林地管制性征收补偿的可能依据有二:一是管制性征收及其补偿规定;二是基于意思自治的补偿约定。我国现行法律并无非国有林地管制性征收补偿规定,而且现有多数公益林于划定之初并非基于当事人意思,调出区划亦对当事人意思多有限制,难以认定公益林划定以当事人意思为基础。非国有公益林权利人主张权利限制补偿的依据应为《民法典》第10条,即适用管制性征收补偿习惯。2017年前,非国有林地管制性征收及其补偿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事实习惯,司法实践中一贯认可此种补偿,可以认定为习惯法。在对自然资源管制性征收的实践中,即使权利限制及其补偿缺乏制定法依据,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获得普遍认同,民众公认其拘束力,且此种行为不违法背俗,即可认定形成习惯,则权利人可以依习惯法请求补偿。
关键词:
公益林 管制性征收 补偿 习惯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敏
我国实践中将非国有林地直接划定为公益林,完全符合管制性征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行政行为限制权利人的权利行使;二是对权利人造成财产损失。非国有林地管制性征收补偿的可能依据有二:一是管制性征收及其补偿规定;二是基于意思自治的补偿约定。我国现行法律并无非国有林地管制性征收补偿规定,而且现有多数公益林于划定之初并非基于当事人意思,调出区划亦对当事人意思多有限制,难以认定公益林划定以当事人意思为基础。非国有公益林权利人主张权利限制补偿的依据应为《民法典》第10条,即适用管制性征收补偿习惯。2017年前,非国有林地管制性征收及其补偿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事实习惯,司法实践中一贯认可此种补偿,可以认定为习惯法。在对自然资源管制性征收的实践中,即使权利限制及其补偿缺乏制定法依据,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获得普遍认同,民众公认其拘束力,且此种行为不违法背俗,即可认定形成习惯,则权利人可以依习惯法请求补偿。
关键词:
公益林 管制性征收 补偿 习惯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振标 彭华
红树林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借用美国管制性征收的理论和判断标准得出结论:尽管从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理论和警察权的理论来讲,对红树林地的法律保护有其合法性和正当性,但从权利束的判断标准来看,对红树林地财产权的过度限制可能构成管制性征收,因而需要补偿。由于受到多种法律规制,如何确定其公平合理的补偿是另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借用周边土地与红树林地租金差价来衡量红树林地在财产管制中的价值贬损是一个相对简单易行的思路。除此以外,可转移发展权(TDR)模式对于衡量其空间发展权是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娟
山西票号的规制研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领域。在长期的商事活动中山西票号形成了一系列商事规制原则,包括针对票号的行业习惯法与行会习惯法。山西票号行会习惯法是在票号行业习惯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虽然票号的行会习惯法形成以及成熟较晚,但对票号的发展却起过重要作用。从行会习惯法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的视角对山西票号的规制予以解读,并挖掘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关键词:
山西票号 规制 行会习惯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济益 黄涛珍 徐桂林
农地征收补偿方式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价值导向是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实现社会发展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征地补偿方式经历了从货币化一次性补偿方式到多样化补偿方式的演进过程,具有明显的递度演进特点。当前建设项目呈现异质性特征,征地补偿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既需要缓解补偿困境的应对之策,也需要有提升农地征收补偿方式效用的综合路径:继续拓展货币一次性补偿方式的正效应;因地制宜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基金;统筹探索农地股权增值的新途径;积极优化被征地农民创业投资环境。
关键词:
农地征收 补偿方式 递度演进 推进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申山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制度缺陷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是由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组成。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土地补偿费是按农地收益来计算,并没有反映农地转为非农地的预期土地收益,单纯以被征收土地年均产值为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斌
房屋征收补偿中的价格评估过程可以分为"评估机构的遴选"与"评估价格的形成"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均存在制度与实践不契合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相关规定,提出从两个方面解决问题:一是扩展评估机构的民意基础,强化其专业技能;二是在房地产价格评估市场启动竞争机制,实现评估机构间的监督与自我管理。
关键词:
征收补偿 价格评估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阳燕平 袁翔珠 陈伯良 何前斌
西南山地虽然降水量十分丰富,但由于这一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性,使得地表水难以储存,再加上人为的滥用和破坏,从而令该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令人欣慰的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丰富的保护水资源的习惯法,使得他们能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系统。这些习惯法包含对水资源的自然崇拜、保护水源、合理使用和管理水资源等内容。因此,在保护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总结继承少数民族保护水资源习惯法,发掘和吸收其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和潜能,为国家相关环境立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西南山地 少数民族 保护 水资源 习惯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
蒙古族刑事习惯法中很多传统的刑事习惯如私立救济、刑事和解、生态刑事惯习、"长老"参与刑事调解机制等至今仍然在蒙古族聚居地方调解和化解有关社会矛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说明蒙古族刑事习惯法的存在符合蒙古族特定文化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秩序,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贯彻实施提供了助力。但是,传统蒙古族刑事习惯法在当下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无法应对新型的犯罪类型,部分内容与国家制订的刑法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在遵照并执行国家刑法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蒙古族刑事习惯法的积极因素,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处理好社会生活、生产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静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的非理性来自征地制度本身:征地补偿原则回避被征土地的真实价值,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征地补偿依据掩盖土地的预期收益并使补偿趋于最小化;征地补偿方法缺少科学的理论基础,使政府定价成为现实。因此,只有重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征地制度框架,才有可能使征地补偿回归理性。
关键词:
征地补偿 非理性 制度诱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冰冰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给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带来了生机,规范了房屋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制度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部分征收补偿纠纷还将继续存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连奇 韦东 屠高平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各个阶段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改革建议。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期,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由于所处的背景不同,征收补偿对象、测算方法和补偿标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补偿制度的演变存在路径依赖问题,使得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虽然经过多次有益的改革,但许多问题仍没有得到改善。
关键词:
土地征收 补偿制度 演变 路径依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宴
研究目的:实现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规范—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中国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制度是残缺不全的,未能正确反映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致性。集体土地他项权利不仅具有对世性的物权效力,而且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在世界许多国家或者地区法中,不动产他项权利都被普遍地纳入了征收补偿的权利范畴。研究结论:有必要在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修改中,从登记条件要求、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三方面,建立健全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头朱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是引发我国土地征收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认为,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是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途径之一。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应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的立法;明确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扩大补偿范围,改革补偿标准;构建多种补偿方式;完善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程序,设立土地征收委员会;完善救济程序。
关键词:
韩国 土地征收 补偿 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梅昀 陈银蓉 莫玉龙
借助于土地产权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在分析土地征收制度沿革和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推演分析法,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地征收中土地权利和农民福利的变化,为提出土地征收制度改进的方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沿革遵循了同一思路:即土地征收按年产值倍数给予适当补偿;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与土地权利转移及其相应价格缺乏对应关系,难以减少对征地农民的福利影响;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应朝着实现土地征收价格的市场化,从福利变化的角度扩大补偿的范围和途径努力,并明确土地征收补偿主体的权益和法律保护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