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3)
2023(13687)
2022(11644)
2021(10810)
2020(9224)
2019(21096)
2018(20916)
2017(41250)
2016(22202)
2015(24863)
2014(24608)
2013(24747)
2012(22395)
2011(19716)
2010(19605)
2009(18279)
2008(18296)
2007(16150)
2006(14345)
2005(12803)
作者
(63484)
(52707)
(52655)
(49838)
(33753)
(25060)
(23776)
(20796)
(19952)
(18925)
(17918)
(17787)
(16953)
(16582)
(16206)
(15980)
(15765)
(15482)
(15048)
(15033)
(13158)
(12902)
(12741)
(12131)
(11857)
(11756)
(11719)
(11601)
(10431)
(10378)
学科
(97239)
经济(97123)
(94248)
(85387)
企业(85387)
管理(80183)
方法(45687)
数学(36347)
数学方法(36016)
(31524)
业经(31225)
(30425)
(23396)
财务(23334)
财务管理(23314)
中国(22919)
企业财务(22141)
农业(22056)
技术(19415)
(18341)
理论(18201)
(17814)
地方(16391)
(16373)
(16228)
(15879)
贸易(15872)
(15770)
(15368)
(13866)
机构
学院(322244)
大学(319347)
管理(136159)
(132943)
经济(130352)
理学(117888)
理学院(116730)
管理学(115047)
管理学院(114480)
研究(99427)
中国(76878)
(67489)
(61474)
科学(60329)
(51168)
财经(49696)
(49119)
业大(47084)
(46834)
(45253)
中心(44550)
研究所(44495)
北京(42430)
农业(40147)
经济学(39273)
(38657)
师范(38359)
(37770)
商学(37181)
财经大学(36902)
基金
项目(216596)
科学(172189)
研究(160330)
基金(159026)
(136561)
国家(135326)
科学基金(118798)
社会(102360)
社会科(97020)
社会科学(96995)
基金项目(84940)
(84562)
自然(77213)
自然科(75462)
自然科学(75445)
自然科学基金(74150)
教育(72334)
(69614)
编号(65338)
资助(65301)
成果(51517)
(47739)
(47278)
重点(47082)
(45256)
课题(43463)
创新(43358)
(42612)
国家社会(41744)
教育部(41400)
期刊
(148008)
经济(148008)
研究(93741)
中国(56652)
管理(53710)
(49809)
(47324)
学报(45746)
科学(44638)
大学(35452)
学学(33692)
农业(33098)
教育(29790)
技术(29083)
(26813)
金融(26813)
业经(26415)
财经(24929)
经济研究(22796)
(21322)
问题(19161)
(19023)
技术经济(18267)
现代(16451)
理论(15635)
商业(15469)
科技(15230)
财会(15026)
图书(14166)
实践(14053)
共检索到466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向东  田泽永  李济广  
随着非国有经济超常规的发展,其收入分配关系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分配关系之一,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效率,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该居于主导地位。克服目前非国有企业分配不公现象,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理顺其分配关系,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基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祖强  
私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通过艰苦的创业历程,逐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私营企业主承担着资本积累职能、监护职能和要素组织职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在目前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合作与共同利益是主流,冲突与利益对立是支流。应从寻求和扩大劳资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肯定劳资关系在整个经济社会关系中的非主流性、矛盾的非对抗性,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历史进步性,营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争相迸发的经济体制和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企业向社会化方向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陆立军  王祖强  
浙江私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通过艰苦的创业历程,逐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私营企业主承担着资本积累职能、监护职能和要素组织职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在目前的劳资关系中,合作与共同利益是主流,冲突与利益对立是支流。应从寻求和扩大劳资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肯定雇佣关系在整个经济社会关系中的非主流性、矛盾的非对抗性、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历史进步性,规范、引导、鼓励私营企业向社会化方向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柏培文  
本文以许继电气、格力电气和四川长虹为例,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的双层分配关系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从公平性来看,许继电气在2003年之前存在资本偏向分配,之后存在劳动偏向分配;格力电器一直存在资本偏向分配;四川长虹主要表现为劳动偏向分配。在管理层和职工之间,许继电气和格力电器存在管理层偏向分配;而四川长虹在2008年之前存在管理层偏向分配,其后存在职工偏向的分配。从收入分配关系影响来看,资劳收入比对企业效率没有显著影响,而管理层职工差距对企业效率存在负面影响。从经验数据来看,当兼顾公平与效率时,许继电气、格力电器和四川长虹综合指数最高年份分别是2004、2003和2006年。鉴于上述情形,企业应当根据现实情况从治理机制上进行改进,实现较好的分配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晓梅  
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关系逐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集中体现在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两个方面分配关系的变化。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有制企业改革课题组》对全国几个地区403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抽样调查材料为基础,试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亓名杰  
试论国有企业分配关系与企业活力亓名杰一、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分配关系构成了生产活动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说来,产权关系决定着劳动关系,而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又决定着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反之分配关系又反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微波  
我国理论界尚缺乏对公营部门的劳动关系进行专门研究。从国外的现状看,一般把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员工的劳动关系归为公营部门劳动关系的调整范围。就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性质进行分析,由于政府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具有"隐性雇主"的角色,同时,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机构,因此,我们可以将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重新定位为公营部门劳动关系。在理论上将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重新定位有利于强化政府的雇主意识,有利于建立双轨制的企业劳动关系治理机制。针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在理论上的重新定位,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是在适当时机进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单独立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新龙  
国有资本收益问题不仅关系实践应用,更需要加以理论解析。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反映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关系。基于产权理论,国有经济以国有企业形态存在,具有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基于博弈理论,国有资本收益是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博弈的结果;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国有资本收益要以最优成本形式存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耀华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的进一步深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类矛盾复杂交织,劳动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声音。本文对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及主要不和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管理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自中央、国务院10号文件颁布以后,各地都普遍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进入中心已成趋势。下一步的再就业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问题将是重要方面。它关系到下岗职工的真正剥离、再就业工作的落实、国有企业的三年脱困目标实现。因此,高度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平  朱建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俊青  陈虹  
本文认为,我国非国有企业长期采取传统的压低工资、增加利润、吸纳劳动力模式,是其出现"民工荒"与近年来劳动者缺乏积极性、劳资关系紧张、劳资冲突频发的主要原因。基于257家企业的1617份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与多群组路径分析方法揭示出影响我国非国有企业总体与不同特征员工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总体报酬要素,建立了通过这些要素的激励职能,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利润、扩大资本积累、吸纳劳动力、实现劳资双方与社会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主要结论是:(1)现阶段我国非国有企业激励员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