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3)
2023(11636)
2022(9605)
2021(8765)
2020(6948)
2019(15251)
2018(14615)
2017(26902)
2016(14664)
2015(15905)
2014(15351)
2013(14354)
2012(12925)
2011(11535)
2010(11401)
2009(10281)
2008(9714)
2007(8664)
2006(7482)
2005(6377)
作者
(42809)
(36152)
(35768)
(33768)
(22732)
(17412)
(15969)
(14049)
(13730)
(12303)
(12252)
(12002)
(11469)
(11204)
(11010)
(11006)
(10964)
(10553)
(10321)
(10175)
(9187)
(8659)
(8635)
(8213)
(8176)
(7902)
(7844)
(7798)
(7243)
(7179)
学科
(51602)
经济(51521)
管理(39391)
(37088)
(28935)
企业(28935)
方法(19962)
(17497)
数学(17264)
数学方法(17089)
中国(15676)
(13947)
(13149)
业经(12729)
农业(11794)
(11621)
地方(10684)
(10440)
贸易(10434)
(10129)
(9249)
(9074)
银行(9028)
环境(8922)
(8843)
金融(8836)
(8629)
技术(8544)
理论(8520)
(7931)
机构
学院(200024)
大学(198919)
(77135)
经济(75505)
管理(73135)
研究(70814)
理学(64095)
理学院(63265)
管理学(62041)
管理学院(61701)
中国(51088)
科学(46345)
(42614)
(41680)
(35938)
业大(35350)
(34819)
农业(33885)
研究所(33321)
中心(32287)
(29614)
财经(28147)
(27006)
师范(26568)
(26080)
(25821)
北京(25293)
经济学(23466)
(23169)
农业大学(22655)
基金
项目(146251)
科学(114830)
基金(106676)
研究(101726)
(97423)
国家(96218)
科学基金(80833)
社会(66049)
社会科(62497)
社会科学(62478)
(57784)
基金项目(57457)
自然(53457)
自然科(52280)
自然科学(52257)
自然科学基金(51328)
(49401)
教育(46654)
资助(40712)
编号(39764)
重点(33341)
(31263)
成果(31247)
(31225)
(31187)
创新(29106)
计划(28412)
科研(28351)
课题(28063)
国家社会(27956)
期刊
(83057)
经济(83057)
研究(53781)
学报(40782)
中国(40358)
(39051)
科学(34628)
大学(29976)
学学(28755)
农业(26244)
(25921)
管理(25628)
教育(22398)
(15419)
金融(15419)
业经(15044)
技术(14744)
经济研究(14149)
(13773)
财经(13453)
(12111)
(11621)
业大(11601)
问题(11040)
科技(10965)
农业大学(9839)
商业(9086)
资源(8584)
(8534)
世界(8150)
共检索到286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晓凤  葛岳静  胡伟  黄宇  马腾  
全球治理背景下,国家仍是国际社会最重要行为体,但非国家行为体作为重要的国际活动参与者也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地理学框架中深入探讨非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角色,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多元地缘关系。论文依据地理学尺度思想梳理了非国家行为体的概念和分类,并归纳其地缘政治空间影响及实现途径,以期在理论上完善对地缘政治主体的研究,搭建非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认识框架,实践上指导中国"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的开展。主要结论包括:①非国家行为体没有动摇国家主权的决定性地位,但在世界政治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一是作为国家力量的拓展,二是对传统的国家边界、主权有空间上的突破;②在国际事务上,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的互动及相关行为对国际安全、制度、认知和权力空间既产生了积极作用,也造成了一定损害和威胁;③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参与和维护全球治理,塑造地缘政治想象与认同,以及调节和重塑地缘政治空间边界三种方式实现地缘政治影响。因此,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通过与之加强对话、开展合作,合理管理、警惕部分非国家行为体的威胁以及培育鼓励中国的非国家行为体等多种方式应对其潜在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礼茂  李红强  
中国周边国家蕴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周边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与周边的东亚、东南亚、中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和竞争,并分析了其地缘政治影响,主要结论包括:①东亚主要是中日之间的能源竞争,竞争态势近期有进一步加剧之势,中远期如果不考虑钓鱼岛领土争端的因素,两国在海外的油气争夺会趋于缓和;②东南亚的油气合作取决于南海领土争端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只要争端不成为地缘政治操作的工具,南海的油气合作才有可能;此外,中国需要在南海首先开发起来,然后才能谈得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否则只能是"搁置争议、别人开发";③中亚应成为中国周边油气合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文革  傅诗云  黄玉  
本文主要研究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以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数据为样本,对中国的投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首先,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本文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其次,本文将地缘政治风险分为暴力型与平和型,实证结果发现暴力型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显著负相关,而平和型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进一步发现具体地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敏感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强  杜德斌  胡森林  李希雅  曹宛鹏  夏启繁  
国家在全球“能源权力金字塔”中的地缘位势,影响该国的能源安全和战略决策。基于2001—2020年多源异构数据,借助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定性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地缘能权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路径进行了全面探析。研究发现:(1)2001—2020年期间,“一带一路”地区的能源权力集中在少数国家,排名前10国家拥有沿线国家约1/3的权力,整体上呈现出“两极分化严重、动荡不稳定”的统计特征。(2)“一带一路”国家地缘能权由俄罗斯和荷兰主次双核心,逐步演变为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主导的“三足鼎立”格局特征,各时期均显现极少数的能源大国周边散布着大规模破碎地带的空间分布规律。(3)不同地缘要素相互依赖和联动,构成高水平地缘能权的差异性驱动路径。识别出3条驱动路径包括“军事力量型”,“军事—稳定型”和“稳定—融洽型”。据此,文章为中国能源权力的巩固和“一带一路”能源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荣升  
运用地理关系谋划国家安全是地缘政治的本来使命。以扩张、对抗和谋霸为核心的传统地缘政治存在逻辑缺陷,不能合理解释当代国际政治现实,也无法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为此,需要创新并超越传统地缘政治思维,以新地缘政治观来重新审视和谋划国家安全。中国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新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与实践,表明新地缘政治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和现实应用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淑云  
国家安全是地缘政治研究的重点,地缘政治争夺为国家安全服务,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自近代以来,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每一次转变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东北亚地区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国应坚持和平合作发展的道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楚楚  肖超伟  
马格里布地区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意义,是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汇之地,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外族入侵。本文认为,马格里布地区的地缘政治演变对现代国家构建产生了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各国的民族政策及其历史编纂差异使马格里布地区诸国民族文化认同与定位呈现多元性与模糊性特征,妨碍了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其对国家的认同。另一方面,多次异族入侵与伊斯兰体制历史遗产等地缘政治因素导致了前现代关系与政教合一思维的根深蒂固,不利于在该地区推行民主政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余官胜  曹灿  
国际投资保护行为是当前全球跨国投资遇到的最大阻碍之一,主要表现是,东道国不断提升外资限制程度,地缘政治构成其重要的空间影响因素。这主要体现为,具有影响力的核心国家能在国际投资保护上,对其他国家产生空间关联影响。运用《世界经济自由》数据库中的外资限制指标来测度国际投资保护程度,分析得出:全球一级核心国家在国际投资保护程度上会产生全球性空间影响,地缘政治区域核心国家则存在本区域内的空间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保护程度比发达国家更易受地缘政治区域核心国家的空间影响;全球一级核心国家和地缘政治区域核心国家均存在国际投资保护程度上的相互空间影响。因此,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在降低国际投资保护程度促进跨国投资有序发展上,应承担更大的职责,同时,全球应通力合作加以应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原  葛岳静  王淑芳  胡志丁  
随着中国崛起,世界主要大国将战略中心转移至亚洲并通过各种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等经济途径重塑中国周边环境,由此导致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形势变得极其复杂。中国则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经济途径化解。本文按照全球—区域—国家间的尺度,探讨了国际经济组织、经济联盟和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等3种主要经济途径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表现。结果表明:通过国家间经济依赖的不对称性改变各国权力大小,进而影响地缘格局中地缘体的权力分配,其空间表现主要为影响地区冲突和改变国家地缘空间影响范围。而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则通过权力再平衡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其空间表现主要为数量增长、交错分布和空间范围扩大。中国学者对如何通过经济途径增强地缘政治影响力、改善中国地缘环境的研究不够充分。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应更为关注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周边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将经济相互依赖转化成为有效的地缘影响力;2利用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拓展中国地缘政治空间;3"一带一路"空间走向及沿线国家;4多尺度经济途径影响效应分析;5运用定量模拟方法探求国家地缘影响力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等,为中国的地缘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实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先平  罗瑞丰  皮永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除了经济不确定性,还需高度关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基于全球39个国家及地区199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会显著降低其在全球价值链的整体参与,具体通过抑制中间品贸易与降低外国直接投资发挥作用,且全球供应链压力降低及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会缓释此冲击。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缘政治风险对中低创新力国家的作用更强;地缘政治行动影响强于地缘政治威胁。此外,国际制裁对发起国与被制裁国价值链参与的影响不同,贸易制裁与金融制裁分别对被制裁国的后向及前向参与造成了负面冲击。研究结论对维护地缘政治稳定、增强经济体韧性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礼茂  
世界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格局是美国、巴西和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主要是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而巴西是以甘蔗为原料,欧盟则是以油菜籽为主的生物柴油。生物液体燃料目前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其对传统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还十分有限。但如果未来纤维素乙醇技术上有重大突破,随着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其影响会越来越大。未来"生物燃料欧佩克"和欧佩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将越来越激烈,彼此之间力量的消涨对未来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生物燃料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和石油输出国面临严峻挑战,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粮食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石油输出国的依赖,另一方面又可以抬高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为提高农产品出口价格创造条件。同时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生物燃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其纳入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框架中,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施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更新  刘晓林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历史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组织主体和具体表征三个层面构建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功能框架体系。最后,对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应提高国家审计的信任度,开展审计治理诊断调查,提升国家审计适应性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惠志斌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人类快速迈入网络社会,与之相伴的是各类网络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并超越技术范畴,成为关乎国家利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本文从现实价值、思想源流、体系构成等方面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进行理论建构,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现路径,以支持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丽君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集团间较量的焦点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为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地缘政治的涵义以及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和研究冷战前后地缘政治的发展及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去洞悉世界的发展方向——地缘经济必然代替地缘政治,并以此来作为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