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3)
2023(7146)
2022(6463)
2021(6069)
2020(5626)
2019(13211)
2018(13396)
2017(27581)
2016(15224)
2015(17499)
2014(17870)
2013(18144)
2012(17199)
2011(15772)
2010(15938)
2009(15446)
2008(15704)
2007(14178)
2006(12471)
2005(11361)
作者
(45682)
(38381)
(38137)
(36557)
(24331)
(18317)
(17669)
(15073)
(14202)
(13695)
(12811)
(12767)
(12164)
(12076)
(11971)
(11928)
(11876)
(11310)
(11236)
(11049)
(9631)
(9602)
(9547)
(8895)
(8673)
(8633)
(8592)
(8559)
(7725)
(7601)
学科
(69167)
经济(69097)
(45069)
管理(44695)
方法(37320)
(37105)
企业(37105)
数学(33938)
数学方法(33728)
(20400)
中国(17543)
(17133)
(15056)
(14721)
贸易(14714)
(14323)
(13472)
财务(13455)
财务管理(13422)
(12866)
企业财务(12837)
(12179)
业经(12144)
银行(12144)
(11578)
(11538)
金融(11536)
地方(10810)
农业(10640)
(9728)
机构
大学(234211)
学院(231301)
(100600)
经济(98527)
管理(89082)
理学(76565)
研究(76180)
理学院(75753)
管理学(74576)
管理学院(74165)
中国(60713)
(49874)
(48730)
科学(45056)
(40112)
财经(39757)
(38465)
(35999)
研究所(35887)
中心(35017)
(33676)
业大(33344)
经济学(31754)
北京(31383)
农业(30715)
财经大学(29682)
经济学院(29011)
(27889)
师范(27622)
(27429)
基金
项目(142646)
科学(111315)
基金(104515)
研究(102121)
(90639)
国家(89940)
科学基金(76010)
社会(64564)
社会科(61280)
社会科学(61260)
基金项目(55522)
(54173)
自然(49610)
自然科(48459)
自然科学(48442)
教育(47632)
自然科学基金(47606)
(46364)
资助(44973)
编号(41659)
成果(34620)
(33360)
重点(32012)
(29640)
(28791)
教育部(28583)
课题(27972)
科研(27957)
人文(27546)
大学(27008)
期刊
(107449)
经济(107449)
研究(69229)
(39695)
中国(39031)
学报(35362)
(33830)
科学(31967)
管理(31255)
(27507)
金融(27507)
大学(26146)
学学(24804)
农业(22223)
财经(20725)
技术(18282)
教育(18076)
经济研究(17958)
(17625)
业经(17061)
问题(15501)
(13753)
理论(13100)
统计(12570)
技术经济(12327)
商业(12098)
(11776)
实践(11733)
(11733)
国际(11349)
共检索到341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一锋  常清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一年来非同步交易时段期现货动态关系,发现股指期货早开盘15分钟价格走势对现货开盘15分钟、30分钟价格走势具有较强指导作用,收盘阶段现货30分钟价格走势对股指期货晚收盘价格走势具有引导作用,表现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展兴  剡亮亮  
非同步交易影响了市场间的信息传导,进而对市场效率产生了作用,但已有研究并未给出充分的证据。本文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延伸交易(早开晚收)时段与现货市场的关系及其与成熟市场的差异性,分析了我国市场非同步交易下的信息结构与信息传导机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延伸交易时段的价格发现能力较强,说明这一时段具有较高的信息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延伸交易时段的私有信息对现货不同时段收益率均呈显著影响,而且延伸时段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在总样本内呈减弱趋势,这均表明非同步交易对市场效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堂发  
文章利用协整方法检验2010年4月16日到2015年8月28日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指数及其现货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数量关系,在短期,当现货指数偏离其均衡值时,股指期货指数发挥修正作用,而且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下,修正的速度是不同的。研究发现股指期货并没有加剧现货市场的波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复龄  范泰奇  
我国股指期货已正式推出三年多,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间的关联关系一直发生着动态变化。本文通过T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股指现货收益率在股指期货市场变化影响下的波动情况,并通过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和VECM模型研究了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针对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雪  董翠萍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基于819组5分钟高频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及其股票指数的开盘价格、收盘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开盘收益率相互引导;期货市场收盘收益率引导现货市场的收盘收益率和第二天开盘收益率;期货市场受自身和现货市场新息的冲击;现货市场受自身新息的冲击较大;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新息的变动更敏感;期货与现货的开盘收益率变化的总方差主要来自于现货市场,期货与现货的收盘收益率变化的总方差主要来自于期货市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祥友  王瑶  何帅  代宏霞  
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为研究对象,从交易规模方面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从交易价格方面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速度,采用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强度,据此分析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与价格发现的时变特征及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与价格发现均呈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能力与价格发现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交易竞争能力的动态性角度解释了其价格发现能力的时变性,从股指期现货市场的深层价量关系方面剖析了股指期现货市场微观结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洁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为市场提供套保工具和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本文运用同一指数的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组成多种动态套期保值组合,分析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策略。结果表明所构造的组合都能为股指期货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不论多头股指期货还是空头股指期货,保护性策略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华仁海  袁立  鲍锋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但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沪深300现货市场的交易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即相对于股票现货市场,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提前15分钟开盘,延迟15分钟收盘。运用日内分笔数据和分钟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不同交易时段的交易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不同交易时段知情交易者市场参与度存在明显差异,提前交易时段知情交易的概率最高;沪深300股指期货在开盘时段的交易提供了较大的价格发现,特别是开盘的第一笔交易包含有大量的私有信息,价格贡献最大;提前交易时段私有信息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最高;尽管提前交易时段的交易提供了较大的价格发现,但定价效率较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焱  李萍  刘涛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黄跃  
本文运用BEKK-MGARCH-VAR和DCC-MGARCH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及香港等地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收益率均值和波动的溢出效应以及两市相关系数的动态(时变)特征,研究发现:四个国家(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收益率间均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四个国家(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新兴经济体的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系数波动较小,而发达国家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系数波动较为明显。最后,对当前中国政策当局规范股指期货市场,警惕期现两市之间的波动传导效应,以确保股指期货和现货两市的稳定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武佳薇  孙玉奎  杨阳  
新加坡交易所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是境外上市的最主要A股指数标准化对冲产品,与我国股指期货形成一定竞争关系。研究发现,2015年9月我国股指期货限制性措施实施以来,A50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能力、市场规模方面超过我国股指期货产品,对境内期现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一定不利影响。我国股指期货第三次松绑后,定价效率、流动性边际改善效果有较大提升。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妥有序放松股指期货交易约束,完善以成交持仓比为核心的股指期货监管,使重要衍生品流动性进一步回流国内;同时,加大国内金融衍生品品种创新,完善股市风险管理体系和自身平衡稳定机制,推动期现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丹  谢民育  徐天群  
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t-Copula模型对我国期货和现货的相依关系拟合得相对最好,这与我国期货成立初期不对称的相依关系不同的是,股指期货与股指收益之间存在对称的正相依性,并具有显著的厚尾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科艳  
本文采用动量一致门限自回归等非线性模型,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指数现货价格传导的门限非对称机制展开研究,并构建门限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基于长期弱外生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对期现价格的引导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期现价格存在显著的门限协整关系,其价格调整机制具有非对称性和动量趋势,相对于负向冲击,正向冲击对系统的影响更具持久性;短期内,期现价格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相互引导,但长期内,指数现货为弱外生变量,只存在指数现货到期货的长期因果联系,指数现货处于长期价格发现的中心地位,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目前仍未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瑜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品种。本文旨在应用高频数据分析股指与股指期货日内互动关系。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指的期现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存在相互引导关系,股指期货对股指现货价格发现机制较为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刘杰  钱燕  
基于BEKK-GARCH模型和DCC-GARCH模型,采用2015年2月9日至2015年8月26日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和现货5分钟收盘价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股市"疯牛"与"股灾"期间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和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具有较高的动态相关性,但具有显著的动态时变特征;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在"疯牛"与"股灾"期二个市场相互间的溢出效应程度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为完善期货市场功能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