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6)
- 2023(11250)
- 2022(9958)
- 2021(9395)
- 2020(7833)
- 2019(18203)
- 2018(18334)
- 2017(36504)
- 2016(19706)
- 2015(22206)
- 2014(22260)
- 2013(22290)
- 2012(20305)
- 2011(18125)
- 2010(18031)
- 2009(16599)
- 2008(15844)
- 2007(14080)
- 2006(12509)
- 2005(10640)
- 学科
- 济(83806)
- 经济(83720)
- 业(59702)
- 管理(50383)
- 农(47113)
- 企(38339)
- 企业(38339)
- 方法(36829)
- 数学(32553)
- 数学方法(32251)
- 农业(31383)
- 中国(21415)
- 业经(21315)
- 地方(18142)
- 财(17605)
- 学(16750)
- 制(14414)
- 贸(13779)
- 贸易(13772)
- 易(13405)
- 技术(12341)
- 发(12178)
- 环境(11880)
- 理论(11827)
- 策(11485)
- 和(11296)
- 银(10805)
- 银行(10767)
- 农业经济(10705)
- 体(10613)
- 机构
- 学院(277398)
- 大学(275265)
- 管理(114418)
- 济(114239)
- 经济(111945)
- 理学(100291)
- 理学院(99306)
- 管理学(97734)
- 管理学院(97267)
- 研究(91296)
- 中国(68256)
- 农(62498)
- 京(57835)
- 科学(57165)
- 业大(48388)
- 农业(47857)
- 财(47568)
- 所(45572)
- 中心(42223)
- 研究所(41673)
- 江(39754)
- 财经(38697)
- 北京(35888)
- 范(35804)
- 师范(35532)
- 经(35434)
- 经济学(32881)
- 经济管理(32489)
- 院(32177)
- 州(31965)
- 基金
- 项目(194504)
- 科学(152940)
- 研究(144612)
- 基金(141239)
- 家(122263)
- 国家(121170)
- 科学基金(104324)
- 社会(91070)
- 社会科(85888)
- 社会科学(85866)
- 省(76594)
- 基金项目(76192)
- 自然(67217)
- 自然科(65603)
- 自然科学(65591)
- 自然科学基金(64404)
- 教育(64256)
- 划(63059)
- 编号(60771)
- 资助(57400)
- 成果(48082)
- 部(43140)
- 重点(42489)
- 发(42348)
- 创(40145)
- 课题(39809)
- 创新(37369)
- 国家社会(36994)
- 科研(36795)
- 教育部(36609)
- 期刊
- 济(126916)
- 经济(126916)
- 研究(78979)
- 农(64648)
- 中国(52570)
- 农业(44170)
- 学报(44113)
- 科学(41466)
- 管理(37043)
- 大学(34135)
- 财(33217)
- 学学(32468)
- 教育(27260)
- 业经(25977)
- 融(23627)
- 金融(23627)
- 技术(23241)
- 业(20259)
- 问题(17858)
- 经济研究(17847)
- 财经(17672)
- 经(14956)
- 版(14498)
- 农业经济(14238)
- 技术经济(14010)
- 科技(13875)
- 理论(13857)
- 农村(13791)
- 村(13791)
- 图书(13721)
共检索到397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艳芬 吕朝周
根据影响非农部门劳动力增长速度的相关因素,运用C-D生产函数,利用1996~2004年间的非农部门有关数据,对影响非农部门劳动力增长速度的有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非农部门劳动力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为:资本增长速度、非农部门实物工资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边际产出的增长速度和工业劳动边际产出对劳动力的弹性。政府应通过提高资本质量、吸引国外投资,保持物价稳定、控制工资上涨,加强创新力度,提高员工技能以促进非农部门劳动力增长。
关键词:
非农部门 劳动力增长速度 弹性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朔 冯素杰
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但归根到底,经济增长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 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靠经济增长。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今年国家制定了“压经济增长、保体制改革”以及200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至1000万”的宏观调控目标,对这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解读是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适宜经济结构下的经济高速增长是迅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飞 侯远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勇涛 周强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下滑态势,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在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本文利用全国及部分主要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测度我国非农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变化,并选取中部和东部7个代表性省份(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全国非农部门工资提升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加速度,单位劳动力成本步入上升时期。这主要由东部地区这一情况比较突出,且其经济体量占比较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结果。中部非农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基础较高,但增长相对缓慢,且中部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超过工资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业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是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这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同时揭示了我国劳动力转移效应的时间阶段性与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资源配置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勇
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中国深化改革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国家制度、政策、教育水平、地区收入差距和资本密度的影响。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地区保护和户籍限制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同时,对劳动力转移的传统偏见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阻力。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是中国很多地区贫困的根源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实证分析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是城市居民收入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的原因,而是城市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和就业率提高的一个重要源泉。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地区保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亢亢
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协调发展,对稳就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农村劳动力蓄水池视角,研究经济增长、城镇就业与新市民数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新市民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城市经济扩张时能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城市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劳动力又会回流至农村或小城镇,农村发挥了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基于此,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新市民 劳动力蓄水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安萍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从目前中国农民收入状态看,问题不在于城乡居民收入是否存在差距、差距有多大,而是农民收入结构是否合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改进思路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非农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范科才 李亮
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劳动力、调整劳动力价格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劳动力价格现状为切入点,研究劳动力价格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消费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从建立工资增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消费 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素华
一、问题的提出(一)经济增长有利于就业水平提高。根据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理论,社会总产量Q=劳动投入量L*劳动生产率P。我们对此式略作数学变换,就有ΔLL=ΔQQ-ΔPP。该式表明,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部门内,经济增长率越高,劳动力就业水平越高;劳动生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蕾 彭韶兵 艾新宇
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与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及理论对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的现状作详细的分析,进而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劳动力价格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广婷 江静 陈勇
本文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997—2008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6.33%和1.72%。分地区看,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GDP提高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益最小。为应对当前剩余劳动力总量的减少、转移速度减慢以及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政府应该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小企业、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本地就业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鹏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就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市化 工业化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晶晶 肖明智 褚湜婧
文章从人口学的视角把"人口"作为经济主体,主要建立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深入研究论证人口转变对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人口经济定量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劳动力 理论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