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78)
- 2023(18422)
- 2022(15792)
- 2021(14635)
- 2020(12062)
- 2019(27219)
- 2018(27244)
- 2017(52131)
- 2016(28114)
- 2015(31517)
- 2014(31569)
- 2013(31384)
- 2012(29107)
- 2011(26473)
- 2010(26976)
- 2009(25259)
- 2008(24315)
- 2007(21911)
- 2006(19838)
- 2005(17844)
- 学科
- 济(135123)
- 经济(134992)
- 业(81196)
- 管理(76315)
- 企(58129)
- 企业(58129)
- 农(52170)
- 方法(48900)
- 数学(41921)
- 数学方法(41532)
- 中国(37534)
- 农业(34868)
- 地方(32992)
- 业经(31931)
- 学(26389)
- 财(26219)
- 制(22895)
- 贸(20995)
- 贸易(20980)
- 易(20222)
- 银(19154)
- 银行(19107)
- 发(19043)
- 理论(19034)
- 融(18922)
- 金融(18920)
- 技术(18771)
- 环境(18531)
- 行(18450)
- 地方经济(18106)
- 机构
- 学院(408257)
- 大学(405708)
- 济(174480)
- 经济(170866)
- 管理(158518)
- 研究(143902)
- 理学(136252)
- 理学院(134743)
- 管理学(132543)
- 管理学院(131833)
- 中国(108551)
- 京(86899)
- 科学(86557)
- 农(77971)
- 财(75574)
- 所(72840)
- 研究所(65894)
- 中心(64638)
- 业大(62768)
- 江(61789)
- 财经(59789)
- 农业(59614)
- 范(55336)
- 北京(55208)
- 师范(54881)
- 经(54247)
- 经济学(52184)
- 院(51214)
- 州(49639)
- 经济学院(46596)
- 基金
- 项目(270009)
- 科学(212669)
- 研究(201644)
- 基金(194545)
- 家(168337)
- 国家(166840)
- 科学基金(142985)
- 社会(129001)
- 社会科(121867)
- 社会科学(121838)
- 省(106294)
- 基金项目(103037)
- 教育(91005)
- 自然(89701)
- 划(87995)
- 自然科(87534)
- 自然科学(87515)
- 自然科学基金(85965)
- 编号(83492)
- 资助(79212)
- 成果(68002)
- 发(62024)
- 重点(60090)
- 部(59363)
- 课题(57392)
- 创(55866)
- 国家社会(52907)
- 创新(51948)
- 教育部(50870)
- 人文(50432)
- 期刊
- 济(207559)
- 经济(207559)
- 研究(124983)
- 中国(86651)
- 农(77727)
- 学报(62192)
- 科学(59563)
- 管理(58090)
- 财(54902)
- 农业(52715)
- 大学(48094)
- 教育(45874)
- 学学(45483)
- 融(39805)
- 金融(39805)
- 业经(36734)
- 技术(36023)
- 经济研究(31924)
- 财经(29545)
- 问题(27255)
- 经(25497)
- 业(25417)
- 技术经济(21533)
- 世界(20674)
- 版(19817)
- 图书(19663)
- 科技(19310)
- 现代(19276)
- 商业(18862)
- 理论(18563)
共检索到624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江林
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此次研究以绍兴市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法和最大似然法,通过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的构建,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越大,对非农就业选择越有抑制作用;农村的人力资本累积促进了非农就业;农户家庭收入的约束促进了非农就业;农村的土地资源约束推动了非农就业;产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实证结果,从强化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加强县域非农经济的发展、全面推动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培训提出惠农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德洗 席桂萍
笔者在把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类型分为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务工两种类型基础上,利用2009年河南农村住户和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发展、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种植与非农就业具有互补作用;非农产业发展对本地非农就业具有正向但较为微弱的影响;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加大粮食补贴、发展非农经济以及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斌 徐彩群
在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本文利用浙江、安徽、陕西三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考察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及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义务教育年限的增加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的作用很小,而后义务教育的这一作用相对较大;职业技术培训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和提高非农就业者收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纯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却能给混合就业和纯非农就业劳动力带来显著的经济回报。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非农就业 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洪银
"三农"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针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借助宏观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计算出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总体上看,非农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显著。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农村经济发展 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修梅 易法敏
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与2015—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匹配,运用OLS方法和Probit模型系统考察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机制检验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主要源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深化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社会资本拓展效应;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与个体异质性,与东部地区、未婚、老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相比,电子商务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已婚、青壮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大;针对特定群体农村妇女的分析结果显示,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村妇女的非农就业质量。以上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稳就业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崔子龙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就是打破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现阶段的城乡之间的显著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并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逐步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 城乡统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传裕
城镇化是重要的社会经济以及空间现象,城镇化战略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要更好发挥作用。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发达省份广东省所属的欠发达地区粤东北的梅州市为例,利用计量模型以及相关数据实证城镇化与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的结果从人力资本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寻找城镇化水平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空间转移、城市扩容提质,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效应以及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劳动力转移,从而实现城镇化等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宇 邢春冰
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多个渠道给教育带来了回报。用Heckman模型估计 ,教育的工资回报在 1 991— 1 997年为 0— 5% ,而且不显著。但是教育显著提高了人们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 ,由此带来的回报在 5%— 7%。教育还提高了人们到高工资部门工作的机会 ,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农村工业化 劳动力市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文 尹继东
基于经验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实证地揭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的相关性。江西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以人为本,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城乡非农产业,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彻底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秀 罗泽尔 霍艾米
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关系研究张林秀罗泽尔霍艾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转到工业与服务业等其它经济部门,这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中伟
由CGSS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工处于二级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人力资本分割导致的,低人力资本农民工工资主要影响因素是是否参与过培训,剥离二元户籍制度和学历差异因素,承载高人力资本农村劳动力市民化后,就业收入与原城镇劳动力工资仍然存在差距。历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分割的根本原因是常年城乡家庭和国家人力资本投资失衡,同时农村人力资本提升途径也存在投资失衡,这将导致农民工内部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出身不同工资分化现象呈持续和加剧趋势。依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及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本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 徐雪高 陈兰 陈传波
我国现有农村户籍人口8.6亿人,其中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37亿人,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3.07亿人)、本地非农就业人员(0.85亿人)和外出务工人员(1.45亿人)等三大群体。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约1.8亿人,约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2亿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趋势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开始下降,但由于城镇化增速放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出现扩大,但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进一步明显;外出劳动力就业环境明显改善,"迁徙式"迹象开始出现;农民工正在完成代际转换,外出就业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十二五"时期,每年将约有1200万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考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劳动力转移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动力可能是农业收入下降或非农部门工资上涨。虽然都能促进非农就业,但这两种因素对土地市场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基于此,笔者考察了短期内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因非农就业动力而异。农业收入下降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抑制土地流转;而非农部门工资上涨拉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促进土地流转。因此,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劳动力大量非农就业没有引发土地快速流转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土地流转 动力视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海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制度变量,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国民经济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制度变量通过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影响非农就业。当前,增加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来曼·斯拉木 泰来提·木明
本文在对国外学者关于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和就业市场等相关方面的多个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追踪分析和综合化的基础上,提出就业机会的主动创造和被动等待问题。同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就业机会 劳动力迁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