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4)
- 2023(12794)
- 2022(10507)
- 2021(10026)
- 2020(8218)
- 2019(18866)
- 2018(18515)
- 2017(35168)
- 2016(19375)
- 2015(21508)
- 2014(21352)
- 2013(20126)
- 2012(18074)
- 2011(16029)
- 2010(16039)
- 2009(14316)
- 2008(13508)
- 2007(11960)
- 2006(10364)
- 2005(8846)
- 学科
- 济(77123)
- 经济(77061)
- 业(57883)
- 农(49411)
- 管理(48117)
- 企(36810)
- 企业(36810)
- 方法(34201)
- 农业(33080)
- 数学(31419)
- 数学方法(31034)
- 中国(25203)
- 业经(21649)
- 财(21209)
- 教育(19951)
- 地方(14640)
- 发(14171)
- 制(13213)
- 理论(13070)
- 务(12812)
- 财务(12781)
- 财务管理(12761)
- 技术(12649)
- 农业经济(12466)
- 企业财务(12271)
- 发展(12185)
- 展(12063)
- 学(11871)
- 贸(11614)
- 贸易(11610)
- 机构
- 学院(257006)
- 大学(255207)
- 济(106530)
- 经济(104497)
- 管理(100743)
- 理学(88902)
- 理学院(88061)
- 管理学(86580)
- 管理学院(86072)
- 研究(80606)
- 中国(56556)
- 农(51722)
- 京(51364)
- 财(46126)
- 科学(44770)
- 范(40907)
- 师范(40679)
- 业大(39257)
- 农业(38904)
- 中心(38771)
- 财经(37818)
- 江(37119)
- 所(36778)
- 经(34852)
- 研究所(33434)
- 师范大学(32826)
- 经济学(32714)
- 教育(32597)
- 北京(31525)
- 经济学院(29811)
- 基金
- 项目(177566)
- 科学(144367)
- 研究(140387)
- 基金(129475)
- 家(109737)
- 国家(108590)
- 科学基金(95721)
- 社会(91326)
- 社会科(86113)
- 社会科学(86090)
- 省(70860)
- 教育(70830)
- 基金项目(68850)
- 编号(59777)
- 划(59525)
- 自然(58405)
- 自然科(57106)
- 自然科学(57095)
- 自然科学基金(56075)
- 资助(50807)
- 成果(48199)
- 部(42248)
- 课题(41583)
- 重点(40081)
- 发(39839)
- 创(38129)
- 教育部(37613)
- 国家社会(37488)
- 人文(36830)
- 制(35800)
- 期刊
- 济(114196)
- 经济(114196)
- 研究(79038)
- 农(56718)
- 中国(53907)
- 教育(53009)
- 农业(38829)
- 财(34871)
- 学报(32081)
- 科学(32036)
- 管理(31597)
- 大学(28426)
- 技术(26048)
- 学学(25821)
- 业经(25795)
- 融(22914)
- 金融(22914)
- 财经(18273)
- 业(17211)
- 问题(16710)
- 经济研究(15933)
- 经(15692)
- 农业经济(14742)
- 农村(14398)
- 村(14398)
- 职业(13799)
- 版(12743)
- 世界(12562)
- 经济问题(12055)
- 技术经济(11966)
共检索到369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大鹏 于滨铜 侯云潇
目前,中国城乡教育投资和教育结果尚存在较大差距,非农就业作为农村居民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家庭教育和投资行为有着深刻影响。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知识积累、技术内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假设,构建了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投资的二元结构模型,从教育投资角度剖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教育和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增长,并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投资差距;非农就业对农村教育投资的促进效应和对城乡教育投资差距的弥合效应,主要来自于短期非农就业,长期非农就业的农村家庭会产生对子女教育的忽视效应而削弱非农就业的教育投资效应;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效应与非农收入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伴随非农收入的增加,或将吸引农村劳动力较早地外出打工,由此可能产生一定的“中等教育陷阱”问题。研究为非农就业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为完善非农就业政策和促进城乡社会统筹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启发。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非农就业 城乡差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谢地
对于非农就业转移是否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本文采用改进后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吉林省1990—2011年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论显示,非农就业转移过程显著地缩小了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虽然"非农就业转移比"每增长1%,城乡收入差距仅缩小0.849%,却预示着非农就业转移在降低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具有可以挖掘的潜力。
关键词:
非农就业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吉林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均旭 常登宇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构建个体户口性质与高等教育扩张强度的交互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而高等教育扩张对城乡教育差距缩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托底”和“扩中”的作用途径来实现的,即可以通过降低农村居民最高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概率和提升其最高学历为高中的概率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但是,高等教育扩张对大专及以上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村居民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利地位并未获得显著改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扩张缩小了独生子女群体的城乡教育差距,而对于非独生子女,高等教育扩张仅在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省份中对男性群体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影响,这体现家庭教育投资的“资源稀释”与“男性偏好”的特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城乡教育差距 受教育年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敏楼
文章通过省际间的综列数据计量分析来探讨教育、人力资本与城乡差距的关系,基本结论是: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比较高,在城乡之间的普及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不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而高等教育则与城乡收入差距有"U"型关系,即开始阶段规模的扩大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随着规模的不合理和无序扩大,反而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教育 人力资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乡收入、贫富差距比较大。专家们一致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发展、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变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妮雅 杨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乡收入、贫富差距比较大。专家们一致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发展,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变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玲 张广胜
解决农村收入差距过大最根本的办法是促使农民非农就业迁移,增加其工资性收入。我国目前进城农民已呈现出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在此过程中,进城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其实现就业,获取收入有较大影响。当前政府对进城农民提供人力资本培育机会非常关键,因为教育机会(同迁移机会、进入市场机会一样)的不公平是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非农就业迁移 人力资本培育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骁 荣思诗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日本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从两个视角阐述。一是以城镇化水平为划分依据,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性上升阶段(1960~1976年),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8%。第二阶段:平缓上升阶段(1977~2000年)。相比上一阶段,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降低至0.15%。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1~2014年)。这一时期,日本的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日本经验 农村教育事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享光 汤龙 唐跃桓
本文基于2011—2017年的全国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下,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农村电商政策减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了农民增收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该政策在非贫困县、东部地区、ICT水平较高以及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更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资本和人口要素流动,以及政府主导下的财政资金支出视角对农村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进行机制解释,并发现各财政资金规划用途间的互补与互斥现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持续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合理安排资金用途,发挥电商农户的创业带动效应,积极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不断加大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力度,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投入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投入水平。2013年,自治区财政教育支出达到456.9亿元,比上年增加14亿元,增幅3.3%,其中:自治区本级教育支出65.7亿元,比上年增加19.6亿元,增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亮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各要素具有空间交互作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非农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省区间具有竞争效应,会使本省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本省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省区在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本省区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与邻接省区战略的协调。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现存的城乡差距中,最为迫切的也是能够解决的是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差距。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入手缩小城乡差距需要政府发挥的作用是: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均等化。为此需要改变长期依据各地的GDP所反映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各地生活条件的思路和相关政策。面对我国农村村庄分布广而分散的特点,需要在乡村集中化、城镇城市化和都市圈建设三个方面扩大以城带乡,扩大公共产品在农村的覆盖面。
关键词:
城乡 差距 统筹 次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超 黄斌
利用中国居民收入项目调查数据(CHIP),基于明瑟收益函数,采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及分位数回归,本文实证探讨了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教育年限与工资收入存在正向关,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推动工资收入上涨;2SLS-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下,农村居民整体教育回报率为14.3%,女性工资收益率为17.8%;分位数回归下,教育收益率随工资分位的上升而下降,表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但其实质是义务教育普及所致,客观上造成了次级人力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振国
城乡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差距很大,这拉开了城乡居民能力和收入的差距。目前,我国城乡阶层分化严重,城乡二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强化。对此,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和取消户籍制度与"剪刀差"政策,实施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
城乡教育 社会问题 政府责任 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
推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 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