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7)
- 2023(15671)
- 2022(13537)
- 2021(12368)
- 2020(10418)
- 2019(23562)
- 2018(23378)
- 2017(45690)
- 2016(25004)
- 2015(27765)
- 2014(27629)
- 2013(27576)
- 2012(25300)
- 2011(23004)
- 2010(22708)
- 2009(20590)
- 2008(19833)
- 2007(17617)
- 2006(15528)
- 2005(13207)
- 学科
- 济(103454)
- 经济(103336)
- 业(74104)
- 管理(69659)
- 企(51849)
- 企业(51849)
- 农(49093)
- 方法(47185)
- 数学(41970)
- 数学方法(41621)
- 农业(32625)
- 中国(25938)
- 业经(25419)
- 财(24624)
- 地方(22919)
- 学(22264)
- 环境(18934)
- 贸(18786)
- 贸易(18778)
- 制(18632)
- 易(18215)
- 技术(16027)
- 务(14924)
- 财务(14866)
- 财务管理(14838)
- 和(14544)
- 银(14485)
- 银行(14419)
- 划(14176)
- 企业财务(14118)
- 机构
- 学院(355785)
- 大学(354079)
- 济(142834)
- 管理(142824)
- 经济(139937)
- 理学(125614)
- 理学院(124284)
- 管理学(122198)
- 管理学院(121585)
- 研究(117609)
- 中国(87336)
- 农(81420)
- 科学(76260)
- 京(73454)
- 业大(64227)
- 农业(63243)
- 财(61275)
- 所(59560)
- 中心(55150)
- 研究所(54813)
- 江(51624)
- 财经(50273)
- 经(46132)
- 范(45159)
- 北京(45144)
- 师范(44641)
- 经济学(42123)
- 院(41571)
- 州(41229)
- 农业大学(40661)
- 基金
- 项目(254409)
- 科学(199226)
- 基金(185355)
- 研究(181111)
- 家(163373)
- 国家(161991)
- 科学基金(138561)
- 社会(115049)
- 社会科(108743)
- 社会科学(108713)
- 省(101486)
- 基金项目(100017)
- 自然(91999)
- 自然科(89827)
- 自然科学(89799)
- 自然科学基金(88219)
- 划(83990)
- 教育(81204)
- 资助(75100)
- 编号(73332)
- 成果(57010)
- 重点(56505)
- 部(55762)
- 发(54727)
- 创(52743)
- 科研(49186)
- 课题(49179)
- 创新(49174)
- 计划(47161)
- 国家社会(47091)
- 期刊
- 济(153787)
- 经济(153787)
- 研究(97283)
- 农(80655)
- 学报(64431)
- 中国(64339)
- 科学(56343)
- 农业(54622)
- 大学(48355)
- 学学(46292)
- 管理(46030)
- 财(43037)
- 教育(32176)
- 融(31944)
- 金融(31944)
- 业经(31357)
- 技术(27447)
- 业(25942)
- 财经(23605)
- 经济研究(22624)
- 问题(21633)
- 经(19975)
- 版(19254)
- 科技(18699)
- 业大(18427)
- 资源(16867)
- 技术经济(16826)
- 理论(16698)
- 图书(16117)
- 商业(15688)
共检索到502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珊珊 张广胜
随着非农就业的增加,兼业和土地流转现象普遍存在,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农户的能源消耗、化肥施用等农业碳排放行为。本文基于辽宁省辽中县稻农的调研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兼业将促进稻农的高碳生产行为,提高地块集中程度有利于稻农采取低碳生产行为,扩大种植规模将提高稻农的农业碳密度,但考虑规模经济对单产的影响,扩大种植规模可能降低农业碳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政策建议,包括促进兼业农户分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减小土地细碎化程度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垚 张戈
如何通过调整县域农业布局结构发展低碳农业,也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新课题。该文通过调查研究、现场走访的方式,总结了辽中县17个乡镇中几个重点农业乡、镇的现状、区域优势及其特点,根据这些优势、特点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北、中、南3个示范区域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布局 区域优势 辽中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户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永玲 刘钟钦 魏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逐渐成为农业经济投资的主体,农户投资非农化这一现象应运而生。而不论农户投资的产业如何选择,农户物质资本的投资都对投资收益和经济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本文以辽宁省农户投资于非农业的物质资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农户物质资本投资的总量、结构等方面全面的分析农户物质资本投资非农化的变动趋势。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户投资 物质资本投资 非农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刚 宋维明 陈建成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直接决定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辽宁省的调查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就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林改后,林农涉农劳动力投入人数和时间均有大幅增加;劳动力外出涉林打工下降,本地涉林打工增加;林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就业决策 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杰 王志刚 郗凤明
本文以农户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运用多项式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农户秸秆处置方式仍以传统农业利用为主,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户主个体特征、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环境关注程度、技术指导、信息获取能力、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村距县城距离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秸秆处置行为方式。为提高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要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综合补贴和资金扶持,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刘洪彬 欧文影 李思怡
利用辽宁省8个市县40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信息获取能力、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种植规模、技术认知、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政府补贴、技术培训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有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亚伟 李旻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抚顺市清原县219户进行调研,并构建农户林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农户收入多样性对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⑴清原县农户林地流转意愿不强,各地区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存在差异;⑵不同流转意愿农户的收入多样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⑶随着农户家庭收入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其流转林地意愿的概率将会变小,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转入意愿模型上。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吸引青年回乡创业、严格控制采伐指标、鼓励林业的专业化生产、加大对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亚伟 李旻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抚顺市清原县219户进行调研,并构建农户林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农户收入多样性对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⑴清原县农户林地流转意愿不强,各地区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存在差异;⑵不同流转意愿农户的收入多样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⑶随着农户家庭收入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其流转林地意愿的概率将会变小,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转入意愿模型上。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吸引青年回乡创业、严格控制采伐指标、鼓励林业的专业化生产、加大对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晓慧 吕杰 席晓玲
本文以辽宁省盘山县为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影响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以及不同类型因素对于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青壮劳动力比例、兼业程度、社会化服务、租地关系、租地信息和土地流转服务站对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有正影响;农机拥有量、水稻纯收益、水稻收入比例、资金短缺程度对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有负影响。
关键词:
水稻经营 适度规模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张丽娜 周荣伟
以辽宁省为例,利用对彰武、北票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产业的预期,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后续产业预期不高;农户参与后续产业既受到地块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决策行为表现为有限理性。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后续产业 参与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敏杰 应丽艳
农户从业行为是在特定环境下农户家庭成员做出的行为选择,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提供的1860户资料,在对辽宁省2005年农村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民微观的个人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从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来说明农户进行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找出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劳动力转移 辽宁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孙琳
财政支出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运用辽宁省1980年-2012年财政预算支出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利用单位根、协整及时间序列模型,构建二氧化碳排放方程与经济增长方程,实证分析辽宁省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理。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财政支出目前无法为碳减排带来负向直接作用;而负向间接作用微乎其微。对辽宁省整体而言,财政支出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净效应为正。由此,本文从财政税收角度给出了解决辽宁省碳减排难题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规模 碳减排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伟艳 王新利
为了确定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的农业经营行为产生机理的影响,找出影响农户经营行为的核心要素,进而确定农业补贴政策应当如何调整,本文通过对525户农户的实地调查分析,发现农户对农业经营认知因素看重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其中一些核心要素直接影响了各类农户的农业经营行为的产生。此外,基于调查数据获知,不同类型的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且认知程度对农户的农业经营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二者的关联性,国家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时不仅应差别考虑不同类型的农户,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而且应将政策的激励重点逐步转向引导、鼓励农户规模化经营及提高环保意识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百村千户”调研的实证分析
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辽宁省阜新市208户农户的调查与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辽宁省农户的调查
代际差异间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以辽宁省501个农户样本为调研分析数据
辽宁省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交易成本、农户认知及参与“农超对接”行为——基于辽宁省梨农的调查数据
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对家庭福利的影响——基于辽宁省昌图县的调查
产权制度安排对农户造林投入行为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
农户对财政支农政策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