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2)
- 2023(7412)
- 2022(6144)
- 2021(5619)
- 2020(4800)
- 2019(10878)
- 2018(10728)
- 2017(21691)
- 2016(11716)
- 2015(13323)
- 2014(13177)
- 2013(13463)
- 2012(12721)
- 2011(11752)
- 2010(11922)
- 2009(11189)
- 2008(11102)
- 2007(10128)
- 2006(9103)
- 2005(8130)
- 学科
- 济(61304)
- 经济(61234)
- 农(44754)
- 业(41469)
- 农业(29762)
- 方法(28549)
- 管理(27777)
- 数学(25733)
- 数学方法(25596)
- 企(21236)
- 企业(21236)
- 业经(16308)
- 财(15782)
- 中国(15281)
- 收入(11535)
- 制(11163)
- 学(10752)
- 地方(10574)
- 农业经济(9959)
- 贸(9807)
- 贸易(9805)
- 易(9529)
- 发(9428)
- 村(8936)
- 农村(8930)
- 策(8663)
- 体(8557)
- 融(8204)
- 金融(8204)
- 发展(8040)
- 机构
- 学院(179612)
- 大学(177548)
- 济(83050)
- 经济(81727)
- 管理(68827)
- 研究(60718)
- 理学(60607)
- 理学院(60075)
- 管理学(59232)
- 管理学院(58939)
- 农(52166)
- 中国(47457)
- 农业(40122)
- 财(36233)
- 京(35978)
- 科学(35772)
- 业大(33600)
- 所(31089)
- 财经(28955)
- 中心(28436)
- 研究所(28071)
- 江(26995)
- 经(26674)
- 经济学(26587)
- 农业大学(24845)
- 经济学院(24242)
- 北京(22041)
- 经济管理(21998)
- 范(21451)
- 财经大学(21331)
- 基金
- 项目(119141)
- 科学(94619)
- 基金(88780)
- 研究(87207)
- 家(77427)
- 国家(76670)
- 科学基金(65617)
- 社会(58435)
- 社会科(55032)
- 社会科学(55019)
- 基金项目(46644)
- 省(46541)
- 自然(40945)
- 自然科(40020)
- 自然科学(40006)
- 自然科学基金(39359)
- 教育(39248)
- 划(38234)
- 资助(36783)
- 编号(34969)
- 农(30516)
- 部(28232)
- 成果(28188)
- 重点(26504)
- 发(26455)
- 国家社会(24806)
- 创(24669)
- 教育部(24054)
- 课题(23512)
- 人文(23422)
- 期刊
- 济(94049)
- 经济(94049)
- 农(56799)
- 研究(52014)
- 农业(38464)
- 中国(35658)
- 学报(30783)
- 科学(27780)
- 财(25618)
- 大学(24582)
- 学学(23690)
- 管理(20982)
- 业经(20787)
- 融(20103)
- 金融(20103)
- 业(17509)
- 财经(15312)
- 教育(15121)
- 问题(14117)
- 经济研究(13482)
- 农村(13411)
- 村(13411)
- 农业经济(13380)
- 技术(13248)
- 经(13092)
- 世界(11688)
- 版(10631)
- 经济问题(10231)
- 技术经济(9231)
- 业大(9154)
共检索到265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艾春荣 汪伟
本文将农户的非农就业决策引入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模型,讨论了持久收入假说适合于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推广。理论研究表明,如果农户不受流动性约束,农户当期消费由持久收入决定,同临时收入不相关,农户农业和非农劳动投入由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劳动单位报酬决定,同临时收入不相关;当农户受到流动性约束且临时收入变化不太大时,农户当期消费仍然由持久收入决定,同临时收入不相关,农户农业劳动投入仍然由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劳动单位报酬决定,同临时收入也不相关,但非农劳动投入依据流动性约束程度而调整,以达到平滑消费的目的,此发现是对持久收入假说在发展中国家应用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本文运用山东省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
关键词:
非农就业 持久收入假说 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娟 张广胜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FDI的大量进入带动了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一揽子要素的流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FDI、非农就业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基于1988~2005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TATA10.0计量软件,建立联立方程组,运用似不相关(SURE)方法实证研究FDI、非农就业对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因素相互作用下,适度引进外资有利于缓解并缩小城乡收入不均等的,而目前非农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FDI 非农就业 面板数据 SURE估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金风 游旭平 史江涛
利用山西省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建立了农户就业天数决定函数和收入决定函数,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别考察了农户户主个人属性、家庭属性、人力资本、村庄属性对农户就业天数和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各属性中,人力资本在就业天数和收入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初中水平的劳动力与其总就业、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天数正相关。拥有技术职称、受过培训、健康自评对劳动力各就业天数、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非农就业 收入 人力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凤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居民住房消费方面的支出亦成不断上涨趋势,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支撑,利用1998年~2011年度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居住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住消费支出对持久收入的敏感性较强,即两者的相关程度较高。农村尤其高,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与持久收入的相关程度更高一些。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住消费支出对暂时收入的敏感性都较弱,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与暂时收入的敏感性尤为弱。
关键词:
持久收入 暂时收入 居住消费支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肖龙铎 张兵
本文基于微观视角分析了金融可得性通过影响非农就业来影响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个地区金融可得性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当地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在控制了变量的内生性之后,金融可得性每提高1%,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将提升1.74%;同时,一个地区的金融可得性对当地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大部分可归因于金融可得性提高带来的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的提升,即金融可得性可通过影响农村家庭非农就业,进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考察金融可得性对不同财富水平农村家庭影响的异质性发现,金融可得性通过非农就业渠道的增收效应在财富较少的农村家庭中更加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非农就业 农村家庭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肖龙铎 张兵
本文基于微观视角分析了金融可得性通过影响非农就业来影响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个地区金融可得性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当地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在控制了变量的内生性之后,金融可得性每提高1%,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将提升1.74%;同时,一个地区的金融可得性对当地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大部分可归因于金融可得性提高带来的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的提升,即金融可得性可通过影响农村家庭非农就业,进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考察金融可得性对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非农就业 农村家庭 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群 周春芳 高珊
本文以2005年江苏省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元log istic模型和明瑟收入模型,分别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及其收入的人力资本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非农就业 收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航 张盼盼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良策。鉴于此,文章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引入不确定性因素使研究更具前沿性。同时,通过采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寻找最优拟合我国2000—201 7年31个省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关系的面板模型,创新性地采用ARIMA模型确定滞后期,进而确定了持久收入和消费惯性。研究发现并确认了:包含滞后一期消费且无持久收入的单向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模型对拟合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具有合理性,将不确定性收入项加入上述模型也比较合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陶建平
运用基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两种分解方法的省际面板模型检验持久收入假说的三个假设。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为零;就诸省份而言,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进一步探讨了持久收入假说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原因。"λ假说"检验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过度敏感,其呈现理性化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本文运用基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两种分解方法的省际面板模型检验了持久收入理论的三个假设。结果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持久收入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安徽、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青海、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零,而其他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与暂时收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为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是过度敏感的,导致持久收入理论失灵。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分解方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红恒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增加农业生产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速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才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想加速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就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品的财政投入,改变公共资源城乡配置的不合理状态。
关键词:
农业生产 非农就业 农民收入 协整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黄敦平
本文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置入刻画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性偏好的滞后项,构建了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假说的扩展模型;将样本1985—2010年划分为两个子样本并分别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消费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比较强的消费习惯性特征,现期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期消费的影响;由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占其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少,后一个样本期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前一个样本期的边际消费倾向;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立强 周静
农村居民在非农工作岗位获得稳定的收入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的Mincer收入决定方程,应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技术,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进行了地区及就业身份的差异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交往、信任、社会互惠、政治参与以及就业身份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资本和就业身份对非农收入的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立强 周静
农村居民在非农工作岗位获得稳定的收入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的Mincer收入决定方程,应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技术,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进行了地区及就业身份的差异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交往、信任、社会互惠、政治参与以及就业身份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资本和就业身份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贵先 胡宝娣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现阶段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利用基于扩展的3变量VAR模型,考察了1985-2003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短期的正效应,但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进而指出,应该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非农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