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99)
2023(18770)
2022(16234)
2021(15029)
2020(12737)
2019(29525)
2018(29360)
2017(56785)
2016(30979)
2015(35129)
2014(35395)
2013(35052)
2012(32394)
2011(29248)
2010(29161)
2009(26994)
2008(26565)
2007(23952)
2006(20780)
2005(18170)
作者
(92740)
(77917)
(76964)
(73525)
(49018)
(37539)
(35092)
(30540)
(29384)
(27678)
(26332)
(26266)
(24504)
(24494)
(24123)
(24057)
(23859)
(22985)
(22286)
(22231)
(19505)
(19056)
(19045)
(17860)
(17506)
(17395)
(17291)
(17283)
(15906)
(15675)
学科
(127221)
经济(127076)
(89331)
管理(85138)
(67046)
企业(67046)
方法(59053)
(52700)
数学(51958)
数学方法(51282)
农业(34949)
(33832)
中国(32543)
业经(30904)
(28770)
地方(25473)
(23869)
(22214)
贸易(22207)
(21578)
(20033)
财务(19952)
财务管理(19906)
理论(19756)
技术(19063)
企业财务(18863)
(18744)
银行(18672)
(18360)
环境(18184)
机构
学院(448259)
大学(447121)
(176502)
管理(173671)
经济(172640)
理学(151226)
研究(150658)
理学院(149558)
管理学(146576)
管理学院(145812)
中国(111734)
科学(97812)
(94691)
(94497)
(78947)
(77775)
业大(76054)
农业(73657)
研究所(71189)
中心(69788)
(66519)
财经(63437)
北京(58964)
(58551)
师范(57880)
(57831)
(53827)
(53328)
经济学(52539)
技术(47723)
基金
项目(309318)
科学(241091)
基金(223339)
研究(220392)
(196925)
国家(195276)
科学基金(165952)
社会(137091)
社会科(129487)
社会科学(129447)
(122491)
基金项目(118594)
自然(110398)
自然科(107805)
自然科学(107768)
自然科学基金(105829)
(102669)
教育(101013)
资助(92613)
编号(90139)
成果(72605)
重点(69462)
(67539)
(66084)
(63369)
课题(61756)
科研(60073)
创新(59196)
计划(57595)
大学(57040)
期刊
(192459)
经济(192459)
研究(124886)
(91749)
中国(83624)
学报(79941)
科学(71155)
农业(62306)
大学(60152)
(60136)
管理(58961)
学学(57117)
教育(45766)
技术(38341)
(38117)
金融(38117)
业经(36083)
(30406)
财经(30289)
经济研究(29386)
问题(26294)
(25872)
(24763)
业大(21973)
图书(21777)
技术经济(21672)
科技(21631)
理论(20602)
统计(20403)
资源(19737)
共检索到644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基于"离土"和"离乡"非农就业的异质性差异,构建非农就业影响农户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验证"离土"和"离乡"型非农就业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结构的重新配置使贫困农户能够参与非农就业,从而使"离乡"型非农就业对农户收入差距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而本地非农经营活动的高度选择性则使"离土"型非农就业对农户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因此,畅通社会交往的渠道以降低农户社会交往成本,继续鼓励农户外出务工以积累物质资本,保证本地非农就业机会的通达性,以此抑制农户收入差距的扩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梁义成  Marcus W.Feldman  李树茁  Gretchen C.Daily  黎洁  
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SLF),本文发展了一个农户模型,阐释了在多重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农户的资本禀赋包括人力资本的分布特征和金融可及性等,如何决定农户参与两类不同的非农兼业活动。基于陕西周至山区的农户调查数据,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高人力资本水平是外地打工兼业的关键因素,而本地非农经营兼业还要求农户具备较高的物质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蕾  朱玉春  
基于陕西省623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从农户收入异质性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评价的因素。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随着对农业收入依赖程度的加强,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的评价出现了"U型"趋势,且影响农户评价的因素逐渐增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文涛  刘秀玲  
文章利用1978—2013年全国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对人口城镇化、就业非农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就业非农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推进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而劳动力向第二、第三次产业转移则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但由于过去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不合理的制度性原因,使得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村就业人口向第二、第三次产业转移受到阻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心斐  许恒  程宝栋  
概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农村教育的状况,揭示目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现状,以2004—2016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效应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农户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教育投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加农户教育投资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农户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在长期是显著的。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和农户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博   任景波  
三权分置政策实施以来,全国的土地流转规模迅速扩大。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问题的重要关注点是农民增收问题,随着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普遍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现有土地流转政策到底能否促进农户收入增长也成为各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首先基于土地流转的具体实践方式分析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普遍增收机制,然后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不同类型收入的增收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建平  
前不久,我到澳大利亚考察。澳洲是个牧业大国,号称“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奇怪的是,澳洲遍地“风吹草低现牛羊”,却见不到羊制品加工企业。一打听,方知全澳洲的羊制品生产加工,都集中在离堪培拉大约20公里的罗米拉加工基地;好大的澳洲,就这一个大型加工基地,乍听有点不可思议。可澳洲人说,这样才能保证资源加工的最高效益和附加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农  
本文利用农村调查数据 ,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两种出路 :向城市迁移 (地域流动 )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 (职业流动 )。结果表明 ,与地域流动相比 ,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成本较低的活动。此外 ,两种流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从生产活动的参与方面来看 ,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构成了乡城迁移的一种替代 ;从时间顺序上看 ,两种流动之间又存在着一种“互补”的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嘉伟  
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特征,通过建立无限生命周期(Ramsey)模型,讨论了个人劳动能力随机性差异经济中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问题,并基于我国部分地区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存在劳动力异质性时,不同的财政支出政策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性变化,社会收入流动性下降,经济中存在一个稳定均衡的持续性不平等状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颖梅  尼楚君  王怀明  
利用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以18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残差虚拟似然法(RSPL)来分析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个体健康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不同县的农村居民个体健康的异质性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年龄对其健康的效应的异质性。(2)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减弱收入对其健康的正效应;对于中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剧年龄对其健康的负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云  邓晓霞  
本文采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系统分析并验证农户资产异质性对其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之间存在较为普遍的资产异质性,且这一差异形成了农户不同的融资约束状况。农户资产水平对其融资约束状况的影响同时具有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门槛效应,故而农户资产的增长和补齐将同时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缓解其所受融资约束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丽梅  刘振滨  许佳贤  郑逸芳  
基于福建省南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农村427户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改善生活环境愿望的强烈程度、环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差异,为更有效地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调查表明,村庄到县城的距离是影响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对农村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的共同因素。村庄类型、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年龄、政策支持、环境政策执行评价、村委组织动员评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参与方式对部分收入组别的农户评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应强化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承上启下功能,构建开放、参与和合作的农村环境多元社会共治格局,并建立以农户需求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伯驰  曹景林  
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社会资本对于信息分享和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干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农村样本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贫困户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6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源于收入增长,而不是收入差距缩小。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所体现的社会资本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有效发挥减贫作用。就缩小收入差距的视角看,社会网络对农村的减贫作用比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更为显著。注重农村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构建,尤其是提高贫困农户的社会网络质量,对于农村减贫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高峰  
本文基于江苏农村的调研数据,通过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分析了农民非农就业市场上谈判能力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并比较个体异质性特征下的差异性,得出如下结论:(1)潜在生产力的不同使农民工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与雇主愿意支付的最高工资之间产生了一个剩余,这一剩余的分配将主要取决于雇主与农民工在工资谈判中议价能力的大小。在农民非农就业市场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比农民工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这种不对称特征对最终工资的影响是负的。(2)就全样本而言,农民工的谈判能力使工资高出基准水平24.66%,而雇主所获剩余将使工资水平降低28.19%,两种力量相抵消,将会使最终的工资水平比基准工资低3.53%。(3)不同个体的谈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彩华   管睿   余劲  
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Tobit和Order-Probit模型,从非农就业时间、就业区域和就业稳定性等多个维度重构非农就业充分性分析框架,并基于性别差异视角探究非农就业充分性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农地流转决策行为方面,家庭层面非农就业越充分越有利于促进农户农地流转;个体层面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男性非农就业时间和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农地流转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女性的非农就业时间、非农就业区域和非农就业稳定性对农地流转决策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地流转契约选择行为方面,女性非农就业充分性有利于促进农户签订正式化合约,而男性的非农就业稳定性降低了签订正式化合约的概率。研究结果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的非农就业充分性对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女性非农就业充分性有利于农户签订正式化合约。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充分性,实现劳动力市场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