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2)
2023(17503)
2022(14824)
2021(13705)
2020(11913)
2019(27562)
2018(26847)
2017(51480)
2016(27843)
2015(31213)
2014(31003)
2013(30850)
2012(28436)
2011(25445)
2010(25666)
2009(24316)
2008(24414)
2007(21851)
2006(19237)
2005(17161)
作者
(79532)
(67040)
(66564)
(63350)
(42500)
(32238)
(30353)
(26154)
(25304)
(23929)
(22910)
(22615)
(21163)
(20930)
(20713)
(20584)
(19915)
(19551)
(19427)
(19322)
(16381)
(16316)
(16314)
(15492)
(15097)
(15025)
(14936)
(14609)
(13498)
(13379)
学科
(126277)
经济(126153)
(106082)
管理(90107)
(87268)
企业(87268)
方法(59104)
数学(49799)
(49611)
数学方法(49298)
(37304)
业经(34828)
农业(32765)
中国(30378)
(25966)
财务(25917)
财务管理(25872)
企业财务(24624)
(24101)
地方(23859)
(22331)
贸易(22322)
(21699)
(21291)
技术(20857)
(19240)
理论(18521)
(18474)
(18000)
(17379)
机构
学院(403198)
大学(397944)
(172313)
经济(169055)
管理(164983)
理学(142440)
理学院(141038)
管理学(138840)
管理学院(138106)
研究(127619)
中国(101795)
(81665)
(79611)
科学(76196)
(76043)
(64336)
财经(63716)
(63620)
中心(61980)
业大(61136)
农业(58773)
(57960)
研究所(57309)
经济学(52108)
北京(49962)
(48541)
(48494)
师范(48019)
经济学院(47354)
财经大学(46904)
基金
项目(268783)
科学(214588)
基金(198949)
研究(195494)
(171918)
国家(170415)
科学基金(149193)
社会(127538)
社会科(120844)
社会科学(120808)
(106448)
基金项目(105782)
自然(97034)
自然科(94894)
自然科学(94870)
自然科学基金(93228)
教育(88721)
(87332)
资助(80942)
编号(79035)
成果(62087)
(60291)
重点(59421)
(57451)
(57143)
创新(53169)
国家社会(53053)
课题(52423)
教育部(51916)
科研(51821)
期刊
(192089)
经济(192089)
研究(112260)
中国(77084)
(73601)
(64928)
管理(60910)
学报(58703)
科学(56771)
农业(49684)
大学(45329)
学学(43081)
(39939)
金融(39939)
业经(36550)
技术(36330)
财经(31772)
教育(31578)
经济研究(28985)
(27267)
(26667)
问题(25916)
技术经济(22351)
统计(21187)
(19961)
(19645)
世界(19577)
(19400)
商业(19081)
资源(19070)
共检索到599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明艳  陈利根  石晓平  
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其区分为配置效应、兼业效应、投资效应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表明,非农就业显著促进了土地流转,改变了农户的投资结构,特别是增加了雇佣劳动和机械对自家劳动投入的替代,但没有明显提高总土地投入水平,影响土地投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土地的经济收益而不是投资能力;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对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但要释放劳动力转移的土地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效应并将非农就业带来的投资能力转变为现实投资,必须在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同时配合农产品市场化、农业新技术供给等发展农业的政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文著  杨慧  
"龙头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是我国农产品营销合作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农产品营销合作的不断发展,现实中这种合作模式并不紧密,甚至是不稳定的。纵观文献,目前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合作关系治理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传统的正式契约与关系契约为基础,集中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书面合同的签订以及执行上。本文则认为,在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的研究中,仅仅关注合作双方所签订的书面合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了解那些隐藏在农户内心中认为是"不言而喻"或"心照不宣"的心理契约内容。由此,本文构建了农户感知心理契约在渠道关系治理方式对农户行为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模型,通过变量的操作性设计与数据调研,运用Amos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根  周曙东  
利用江西省36县34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与村民交流频率、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距离市场远近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而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可借款人数、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农户采用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来友  饶芳萍  马贤磊  石晓平  
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推动农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从农户非农就业类型的角度切入,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江西省东北部3个村3次农户调研数据,检验了农户不同非农就业类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分析表明,本地务工和外出务工均会带来农业劳动力质量约束效应、数量约束效应和收入增加效应,但本地务工带来的农业劳动力质量约束效应和数量约束效应均小于外地务工。本文首先利用双变量Proboit模型对调研农户非农就业决策与土地流转决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农户外出务工决策与土地流入决策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二者之间是联立的;然后采用工具变量法,并利用Probit模型对不同非农就业类型与农地流转的关系进行回归,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户农地流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户农地流入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本地务工和混合务工对农户农地流入和流出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背景下,应发展城镇非农产业,吸引农户异地转移就业,为农地流转创造条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来友  饶芳萍  马贤磊  石晓平  
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推动农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从农户非农就业类型的角度切入,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江西省东北部3个村3次农户调研数据,检验了农户不同非农就业类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分析表明,本地务工和外出务工均会带来农业劳动力质量约束效应、数量约束效应和收入增加效应,但本地务工带来的农业劳动力质量约束效应和数量约束效应均小于外地务工。本文首先利用双变量Proboit模型对调研农户非农就业决策与土地流转决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本文使用近期的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必须从劳动力流失的消极作用和汇款的补偿作用两个方面解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总值上看会因成员外出务工而减少,但这主要是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下降,农业收入并未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如果外出者是家庭的户主,农户的家庭经营就会萎缩得更为明显,甚至是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威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刘中婷  周丙娟  邓爱珍  吴萍  何维佳  邹秀清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6县(区)21村的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调查,对在不同生存发展环境下的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耕作目的、轳地投入、耕地流转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农民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在不断降低,他们耕种耕地的主要目的更多地停留在满足自家口粮上,耕地土壤改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意愿在降低,劳动力的投入更是很少,但他们对耕地的短期流转意愿却在增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强强  邹晓娟  黄建伟  
文章利用江西省365个农户调查数据,对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总数、家人是否有政府公职人员、农户是否亲自参与土地确权、村组是否成立土地确权工作理事会及农户对土地确权的认知程度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引导农户参与土地确权、完善土地确权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农户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村级土地确权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培训以提高农户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锦墉  胡克敏  刘滨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营销合作履约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以江西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户主的风险态度、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农产品类型、生产集中度、价格波动、销售难度、距离市场远近、合作伙伴类型、合同条款等多种因素对农户履约行为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何维佳  邓爱珍  周丙娟  
论文利用江西省42个县(区)74个行政村1 3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耕地流转行为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出打工对耕地流出影响最大,是农户耕地流出的最大驱动力;而经济收入与耕地流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耕地流入户的经济收入存在明显低于流出户的经济收入的趋势;地形特征对耕地流出行为有明显影响,地形越平坦,越容易流出,同样耕地越破碎,越不易被流入户接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目的】探究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明确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5省70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研究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林权抵押贷款可显著提升农户农业收入水平,一般贫困农户农业收入增加幅度最大,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农业收入影响显著;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参与程度均较低,其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及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有家人生大病对重度贫困农户贷款需求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补贴政策认知对非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家人在政府部门工作、养殖业收入比例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对一般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林权抵押贷款增收效果明显,但当前林权抵押贷款的扶贫功能不明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低,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不高。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要适应林业扶贫战略新需要,要拓展和提升林权抵押贷款功能和绩效,必须建立和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与精准帮扶模式,着力提升贫困农户承贷能力,切实提高贫困农户贷款可得性水平,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扶贫多元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合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扶贫功能及绩效的拓展和全面提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流涛  曲福田  诸培新  马凯  
构建了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分组比较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兼业类型对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和行为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农户的投入行为、施肥行为、土地利用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总体上说,兼业农户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化肥施数量、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低于纯农户,在兼业农户中二兼农户又低于一兼农户;同时,不同的土地利用行为又导致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从DEA效率来看,一兼农户略大于纯农户,并且二者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秋霞  陈昭玖  徐慧婷  
基于2017年江西省637家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和Tobit模型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呈个体劳动力专业化、农户生产兼业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均值为0.7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样本农户间绝对差异较大;赣北和赣南地区的劳动力配置效率略高于赣中地区但统计上不显著。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年龄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能培训对其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家庭特征中,家中有老人或小孩、家庭抚养比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芳文  杨国强  郭锦墉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经营者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将土地围绕外部利润进行博弈,选择更加有利的土地经营方式,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文章利用江西省834份农户调查样本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离农贸市场距离、农产品销售比例等变量上。另外,农业劳动时间比、土地细碎化与户主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务农年限及5年内担任村干部亲属的人数、参加农村合作社等因素均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基于此,该文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国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江西省2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考察影响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的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显著影响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种植面积、是否参加过环境友好型农业培训、是否接受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对环境是否关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