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9)
- 2023(8094)
- 2022(6804)
- 2021(6354)
- 2020(5354)
- 2019(11932)
- 2018(11847)
- 2017(23443)
- 2016(12711)
- 2015(14059)
- 2014(13935)
- 2013(13773)
- 2012(12590)
- 2011(11456)
- 2010(11610)
- 2009(11173)
- 2008(11036)
- 2007(10075)
- 2006(9196)
- 2005(8400)
- 学科
- 济(53220)
- 经济(53124)
- 业(47029)
- 农(45431)
- 管理(37240)
- 农业(30042)
- 企(26367)
- 企业(26367)
- 制(17572)
- 业经(17415)
- 方法(15894)
- 财(15496)
- 中国(15156)
- 数学(14029)
- 数学方法(13909)
- 体(12673)
- 土地(11551)
- 农业经济(10054)
- 发(10011)
- 地方(9662)
- 体制(9588)
- 银(9520)
- 银行(9512)
- 策(9332)
- 村(9292)
- 农村(9283)
- 学(9280)
- 行(9101)
- 贸(8934)
- 贸易(8929)
- 机构
- 学院(180904)
- 大学(176767)
- 济(81435)
- 经济(79924)
- 管理(71397)
- 理学(61528)
- 研究(61144)
- 理学院(60969)
- 管理学(60128)
- 管理学院(59810)
- 中国(50151)
- 农(49627)
- 财(38550)
- 农业(37591)
- 京(36877)
- 科学(33914)
- 业大(32492)
- 所(30291)
- 中心(29868)
- 财经(29567)
- 江(28945)
- 经(26946)
- 研究所(26765)
- 经济学(24260)
- 农业大学(23541)
- 北京(22272)
- 经济管理(22204)
- 经济学院(21861)
- 州(21776)
- 省(21622)
- 基金
- 项目(118951)
- 科学(95636)
- 研究(91315)
- 基金(88406)
- 家(76021)
- 国家(75264)
- 科学基金(65454)
- 社会(61131)
- 社会科(57592)
- 社会科学(57579)
- 基金项目(47128)
- 省(46665)
- 教育(40127)
- 自然(39781)
- 自然科(38849)
- 自然科学(38841)
- 编号(38266)
- 自然科学基金(38193)
- 划(37890)
- 资助(34370)
- 成果(30744)
- 制(30009)
- 农(29065)
- 部(28113)
- 国家社会(25968)
- 重点(25922)
- 发(25883)
- 课题(25054)
- 创(24873)
- 性(24162)
- 期刊
- 济(98920)
- 经济(98920)
- 农(55041)
- 研究(54062)
- 中国(44382)
- 农业(36875)
- 财(29769)
- 学报(26375)
- 科学(26007)
- 管理(23045)
- 融(22358)
- 金融(22358)
- 大学(22013)
- 业经(21569)
- 学学(21120)
- 业(16743)
- 教育(16068)
- 财经(15151)
- 农村(14474)
- 村(14474)
- 问题(14189)
- 技术(14041)
- 农业经济(13878)
- 经(12991)
- 经济研究(12606)
- 世界(11530)
- 版(10750)
- 经济问题(10281)
- 农村经济(9471)
- 资源(9067)
共检索到283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 孔岩 樊鹏飞 冯淑怡
本文运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8个省份180个村庄871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定量研究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对农户当前及二轮承包到期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不同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当前想调整土地的农户占比为34.44%,而二轮承包到期时想调整土地的农户占比增加至56.72%,农户对土地调整的诉求在增加;农户非农就业对当前及二轮承包到期时土地调整意愿均有负向影响,且对后者的抑制作用更大;村庄土地流转对农户当前及二轮承包到期时土地调整意愿影响均不显著;从区域异质性影响来看,东部、西部地区农户非农就业有效抑制了其土地调整意愿,东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因财产价值显化效应激发了农户未来的土地调整需求。
关键词:
土地调整 非农就业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宋宇 李宁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之际,考察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及其形成逻辑,对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益、化解土地延包时的潜在矛盾以及保持承包地稳定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探究了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差异对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户支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低于本村平均水平越多,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越弱。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差异对中等收入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影响更大。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未能提升地少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受新冠疫情影响,土地就业保障功能得以显化,由此导致地少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趋弱。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普及同样会使地少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下降。
关键词:
土地承包关系 承包地 土地调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安海燕 张家源 何金彪
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陆续到期,“顺延+小调整”政策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历史、制度及现实背景,剖析了小调整与稳定的关系,并选取已开展二轮延包的XF、YL、QS和PY四个试点县(区)进行实践分析,探讨了小调整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1)小调整涉及调整对象的界定、调整方式的选择以及调整标准的确定三大核心议题;2)试点地区分别采用了“未承包地”调地模式、“进利不进地”分红模式、“混合调整”模式和“退地调地”模式。小调整的规模,按农户比例分别为6.67%、2.15%、2.27%和0.86%;按面积比例分别为3.24%、0.59%、0.14%和0.31%;3)小调整策略的选择受到村集体未承包地状况、村集体经济水平、确权基础和农户诉求的共同影响。因此,各地应重视小调整,结合村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产权形式,设计适宜的小调整方案,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确保延包工作的稳定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彬
2018年,中央公布了《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对二轮延包到期后相关工作做出了部署,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研究,剖析了农村土地延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落实中央提出的“长久不变”政策要求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辽宁 土地承包 二轮延包 长久不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晓洋 刘帅 郭庆海
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利用土地承包权退出试验区429户小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概率单位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非农就业、基础保障和土地租金对小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和基础保障显著正向影响小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是小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的前提条件。(2)土地租金显著负向影响小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经营权转出在土地租金影响小农户土地从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中具有中介效应;农村土地租金提高,小农户偏好转出土地经营权以获取土地租金的预期经济收益,进而抑制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为此,应提升非农就业的吸纳能力,逐渐完善基础保障条件,配给同质化的市民待遇,选择税收等经济手段适度适时调控土地租金,进而引导具备市民化的小农户土地承包权有序退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为了切实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漯河市土地管理局组织调研组,对全市三县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土地延包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土地延包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农民非常关注,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大热点。在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志 郑志浩
随着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延包时点的临近,进城落户群体的承包地延包处置问题亟需解决。理论分析与访谈调查显示:到期延包处置包含固有的现实依据、效率逻辑与产权归属逻辑;在未来延包时点,主要可以配给直接顺延、有偿退出、无偿退回、有偿使用四种方案;到期后全部直接顺延进城落户群体的承包地可能引发无地人群的不满,而有偿退出存在着标准难统一等问题;直接无偿收回进城落户群体的承包地可能会成为大部分村庄的主要选择,原因是受到户籍变动、公平心理与收入差异的影响;有偿使用方案得到了超过半数的访谈农户支持。事实上,进城落户群体的农村承包地权利处置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主体资格”问题,是对承包权的下属权利如成员权、继承权、退出权等土地产权理论边界的拓展与深化,也是对中国农地产权改革理论内容的细化与丰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也在不断地加以变革和创新,由此,长期的实践探索催发了"三权分置"的产生。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提高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为目标,从农户自身条件、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规模经营、农业科技等方面,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就业情况、家庭人口、劳动力人口、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机械化程度、农业土地收入、非农业收入会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通过加强国家土地政策在农民认知中的渗透;培育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明晰产权,提高农民的土地转出意愿,推进农村土地顺利流转。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文 苏亚斌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行为是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意愿构成了流转市场的微观基础,本研究以流转供给意愿的研究为切入点,讨论土地承包经营股流转中供给方的流出意愿,并试图构建流出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以期从市场供给的角度考察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微观主体的内部行动逻辑和外部影响因素。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土地流转 农户意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洁 刘昌平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将土地流转分为土地转出与土地转入两个维度,实证分析土地流转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土地转出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具有促进效应,而土地转入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具有抑制效应;采用土地转出金额与土地转入金额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土地转出金额越多,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可能性越大,但土地转入金额越多,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可能性越低;同时采用倾向值匹配解决样本选择偏差与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后,土地转出的促进效应与土地转入的抑制效应依然存在。第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土地转出会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与减少农业劳动时间而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土地转入会降低农户家庭风险偏好与增加农业劳动时间而抑制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第三,异质性结果显示,土地转出的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与新生代农户群体中;而土地转入的抑制效应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及第一代农户群体中。因此,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提高农户家庭非农创业与实践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关键词:
土地转入 土地转出 农户家庭 非农创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承包期届满的自动续期制度,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合理法律表达。自动续期是包括耕地、草地和林地在内的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的自动延长。自动续期应当自承包期届满时起算,其续期期限至少30年,且与前一个承包期相同。自动续期的条件主要包括农户主体资格、持续农业经营和集体土地存在等三个方面。"三权分置"下,承包期是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共同期限。土地承包权自动续期是土地经营权自动续期的基础。土地经营权流转下的自动续期,取决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同时,应当明确流转期限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有效。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承包期 自动续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佳 李世平
农民对土地产权的认知情况是影响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58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研发现,43.62%的农民认为自己有土地占有权,95.2%的农民认为自己拥有土地使用权,94.5%的农民认为自己有土地收益权,63.1%的农民认为自己拥有土地流转权。而49.48%的农民愿意用承包地换经济补偿,24.83%的农民愿意用承包地换城镇户口,14.14%和11.55%的农民愿意以承包地换城镇住房和城镇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险。另外,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农民对土地占有权的认知状况对其土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阳 王宾 王明昊
为了解当前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的看法和意愿,2006年6月,我们在安徽省凤阳和肥东两个县进行了一次农户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快速现场随机抽样调查法,在两县两个乡的4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获得了43份农户问卷,其中凤阳县22份,肥东县21份。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荣耀 叶兴庆
基于对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716个农户家庭的微观调研,就农户分化、土地流转对农户承包权退出决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分化并未促进土地承包权的退出,反而抑制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土地依赖程度较低的农户更倾向于退出土地承包权,但土地流转行为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分化程度较低农户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分化程度较高且已流转出承包地的农户有着更低的承包权退出意愿,即更符合退出政策目标指向的农户群体反而更倾向于继续持有土地承包权。这要求在进一步探索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时,完善配套政策,明确土地承包权的功能权属、设定受让人范围,让农户对持有土地承包权有着稳定合理的价值预期,从而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理性退出土地承包权。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农地流转 承包权退出 农地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