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7)
- 2023(6297)
- 2022(5307)
- 2021(4853)
- 2020(4206)
- 2019(9609)
- 2018(9596)
- 2017(19320)
- 2016(10516)
- 2015(11686)
- 2014(11458)
- 2013(11948)
- 2012(11312)
- 2011(10323)
- 2010(11037)
- 2009(11028)
- 2008(9781)
- 2007(8844)
- 2006(8101)
- 2005(7348)
- 学科
- 济(46060)
- 经济(46017)
- 农(44103)
- 业(40038)
- 农业(29326)
- 管理(22600)
- 方法(16120)
- 企(15714)
- 企业(15714)
- 数学(14859)
- 数学方法(14756)
- 业经(13831)
- 中国(12896)
- 制(10532)
- 财(10296)
- 农业经济(9817)
- 发(8954)
- 村(8925)
- 农村(8918)
- 服务(8871)
- 地方(8835)
- 学(8771)
- 贸(8586)
- 贸易(8582)
- 易(8436)
- 土地(8199)
- 劳(7465)
- 劳动(7464)
- 策(7424)
- 融(7412)
- 机构
- 学院(153622)
- 大学(150987)
- 济(67086)
- 经济(65708)
- 管理(57661)
- 研究(56696)
- 农(52964)
- 理学(49672)
- 理学院(49214)
- 管理学(48402)
- 管理学院(48172)
- 中国(44703)
- 农业(40954)
- 科学(35421)
- 业大(32998)
- 京(32429)
- 所(30707)
- 研究所(27728)
- 财(27663)
- 中心(26502)
- 农业大学(25349)
- 江(24642)
- 财经(21474)
- 省(20909)
- 业(20583)
- 北京(19966)
- 经(19637)
- 科学院(19267)
- 院(19217)
- 州(19087)
- 基金
- 项目(102572)
- 科学(79373)
- 基金(73962)
- 研究(73900)
- 家(66230)
- 国家(65544)
- 科学基金(54456)
- 社会(47039)
- 社会科(44060)
- 社会科学(44042)
- 省(40920)
- 基金项目(39397)
- 自然(35224)
- 自然科(34369)
- 自然科学(34357)
- 划(33822)
- 自然科学基金(33741)
- 编号(31737)
- 教育(31359)
- 农(30054)
- 资助(30008)
- 成果(25239)
- 发(23497)
- 部(23179)
- 重点(22832)
- 业(21875)
- 创(20986)
- 课题(20195)
- 科研(19676)
- 创新(19541)
共检索到242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师乐 史新杰 高叙文
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科学问题,其中小农户如何对接大农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建立了一个旨在解释农机在中国成为俱乐部商品的理论模型,随后利用2011—201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研究非农就业对农户农机使用行为的影响。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外地就业,还是本地非农就业,均对农户的农机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但增加了农户对农机服务的利用。从总体上来看,非农就业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采用排除异常值干扰的面板Logit模型,使用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回归和考虑内生性的PSM-DID等一系列检验验证了基本结论的稳健性。在土地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缺失的双重约束下,农机化的发展重点应落脚于提升适合跨区作业的高端农机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发展农机服务市场。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农机化 农机服务 托宾模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月清 钟甫宁
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非农就业机会可能减少农户的农机投资,从而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文章指出农户农机投资和服务利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农机服务使用量的影响。利用安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增加以后,农户会增加农机服务的投入以替代减少的劳动。这与已有研究发现的非农就业与农户农机具等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关系形成了对照,说明农户的农机投资行为和服务利用行为存在差异,非农就业机会并未减少农机服务利用,因而未必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机服务 非农就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凌啸 周应恒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其政策的效果值得特别关注。基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的视角,构建了大型农机需求的理论模型,运用双对数模型和13个粮食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探讨大型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对大型农机的需求;然而,对大型农机需求的促进作用最为强烈的是农机作业收入,这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农机价格和农民购买农机的个人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大型农机需求。此外,大型农机的需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华北、华中、华东、东北对大型农机需求都显著高于西南地区。基于培养农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信阳 韩一军
为了解农机作业服务研究的现状、特点以及不足,探究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规律,为完善农机作业服务研究提供依据。从概念界定、发展历程、供需状况和影响效应等方面对农机作业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农机作业服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农户面临的劳动力约束、资金约束、技术约束和土地约束引致的需求,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引致的供给,供需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目前农机作业服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需求侧和影响效应的分析,对供给侧关注不足。此外,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的研究偏少。在实证分析时,对农户异质性问题和内生性问题讨论不够。未来研究应着眼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供给侧改革,将乡村振兴的要求与农机作业服务发展有机融合,增强研究的战略性。
关键词:
农机作业服务 供需关系 要素配置 综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本文建立了农机区划的灰色SOM网模型 ,并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算法 ,建立了农机区划指标体系 ,并应用此模型对广东省农机区划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农机区划 灰色SOM网 模型 指标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永乐 刘宇浩
文章在理论部分通过建立家庭决策模型,分析了农户非农就业、土地流转与购买农业机械之间的关系,指出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购买农机。进一步,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两部分模型与Tobit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对农户购机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能够对农户的购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流转面积每增加1亩,农户购买农机的投入会上涨0.88%,家庭中非农就业人数每上升1人,农户购买农机的支出随之上升2.01%。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席爱华 陈宝峰
本文通过2006年对山西444户农机户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机服务最终的实施主体农机户的角度来分析其参与合作组织的意愿,揭示了影响农机户参与合作组织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机合作组织顺利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虹韦 钟涨宝
引入资产专用性视角,将农机服务划分为通用资产服务和专用资产服务两类,并探讨农地经营规模如何影响农户对不同性质农机服务的需求。研究结果发现,农地经营规模与农户的通用资产服务需求呈"U型"关系,与农户的专用资产服务需求呈"倒U型"关系,且自我服务与市场服务的替代与补偿关系是其主要作用机制。文中进一步检验了农地经营规模作用于农机服务需求的临界点,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仍处在临界点之前的阶段,即农地经营规模越大,农户对通用资产服务的需求越低,而对专用资产服务的需求则越高。因此,构建行之有效的农机服务体系应做到"对症下药"。对于通用资产服务,政府应该提高农机补贴,通过鼓励一部分普通农户购买小型农机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专用资产服务,政府则应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服务主体,以满足农户的农机服务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晖 吴霜 张燕媛 虞祎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以种粮大户、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农机投资和提供农机服务的主力军。基于2018年江苏省686个种粮大户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选用了多重跨栏模型并采用控制函数法实证检验了加入合作社对种粮大户农机投资与提供农机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未加入合作社的种粮大户,加入合作社的种粮大户购买农机和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动机更强,户均农机作业服务供给水平更高。具体而言,加入合作社的种粮大户,其农机投资和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概率分别上升10.5和12.5个百分点,户均农机作业服务收益约增加3.382万元。由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引导种粮大户兼具生产性和服务性的双重功能,并鼓励合作社将种粮大户组织起来,共同开展农机服务。二是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引导种粮大户投资相对短缺的农机装备。三是农机补贴向服务供给短缺的农机品种倾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阮若卉 陈江华
不断提高农民主观幸福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基于幸福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与代际异质性。结果表明,64%的农户选择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51%的农民自身感到比较幸福或非常幸福,农民主观幸福感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有助于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通过内生转换模型、更换核心变量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从作用机制来看,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代际异质性,其显著提升老一代的农民主观幸福感,但对新一代的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本文提出了大力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专业化与规范化方向发展,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持续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艳 马贤磊 石晓平
农机服务的快速发展能否解释农地流转并未推动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趋势而出现的“内卷化”现象,仍有待分析与验证。采用中国农村家庭大数据库(CRHPS)中的小农户样本,分析小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处境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机服务对其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农户采用农机服务显著地降低了土地转出并增加了土地转入,并验证了包括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收入在内的三个主要影响机制。研究论证了农机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土地流转中参与率增速放缓、小规模转入与部分转出对应的小农户复制以及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作用递减的“内卷化”现象。提出在制定完善农机服务政策时,既要满足小规模农户的生产需求以维持家庭生计,又要衔接土地转入户的服务需求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农机服务 小农户 土地流转 内卷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艳 马贤磊 石晓平
农机服务的快速发展能否解释农地流转并未推动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趋势而出现的“内卷化”现象,仍有待分析与验证。采用中国农村家庭大数据库(CRHPS)中的小农户样本,分析小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处境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机服务对其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农户采用农机服务显著地降低了土地转出并增加了土地转入,并验证了包括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收入在内的三个主要影响机制。研究论证了农机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土地流转中参与率增速放缓、小规模转入与部分转出对应的小农户复制以及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作用递减的“内卷化”现象。提出在制定完善农机服务政策时,既要满足小规模农户的生产需求以维持家庭生计,又要衔接土地转入户的服务需求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农机服务 小农户 土地流转 内卷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易 王欧 唐轲
利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对全国25个省农机合作社的调研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东、中、西部和不同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在小麦、玉米和稻谷的耕地、播种/插秧、植保和收割四个农机作业环节方面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西部的农机合作社相比东部成本低,收益也低;大规模的合作社并不一定会形成规模经济,社员人数和农业机械拥有量对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不显著,农机作业面积是决定农机合作社成本和收益最为显著的因素;大规模合作社也并不一定带来区域垄断,稻谷的分析表明合作社规模越大,其相应的作业价格越低。本文实证结果暗含今后我国农机合作社支持政策应当以中西部和大规模为补贴重点。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 成本 收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书茂 焦群英
多数农机转子属于挠性转子,其动平衡应该在工作转速下进行多平面矫正。传统的低速补偿两端面矫正方法,难以保证挠性转子的动平衡精度。针对农机转子特点提出的3级转速多平面矫正法,既简化了挠性转子复杂的动平衡步骤,又提高了转子实际工况的动平衡精度。所研制的全自动农机产品动平衡机,具有动平衡精度高、效率高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转子 动平衡 自动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巍
在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影响下,新疆兵团农机户经营在农机投资、经营权、作业质量、作业价格与结算方式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点。新疆兵团团场运用其权威机制,通过农机作业价格、作业区域与作业量、结算方式、交易费用、技术变迁等方面来限制农机户经营,导致农机户经营事实上的产权残缺。为此,通过区域市场化、取消农机管理费、农机作业价格自由浮动、农机户与农工直接结算等来减少新疆兵团行政力量的限制,以提高新疆兵团农机户经营的技术效率。
关键词:
新疆兵团 农机户 产权残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